校园文化是学校管理者和全体师生员工在学校建设、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的实践活动中,共同创造、积淀、提炼成的一种环境、一种氛围、一种精神,影响和制约着校园人的活动和发展。健康优美的校园环境就像是一部立体的、多彩的、富有吸引力的教科书,它有利于陶冶学生的情操、美化心灵、激发灵感、启迪智慧,也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
现代学生朝气蓬勃、活泼好动,死读书、读死书已有悖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基于这一认识,学校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积极创建文明、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生活。活动初,学校领导召开会议,鼓励每一位教师和每一位学生积极献策。很多教师在工作之余从图书室、从网络上搜集资料、筛选资料、整理资料。一个礼拜后,汇集了方方面面科学文化知识的资料用E--mail发送到了学校的公共邮箱,再经过反复地甄别、挑选、制作,几天后一幅幅各式各样图文并茂的墙体画挂满了校园的每一面墙。还有的墙面根据它的位置特点刷上底色后,直接请校内的书法家们在上面展示自己的拿手作品,如《沁园春·雪》,由一位书法爱好者写在西墙壁上,特别美。
我们看到了一个崭新的校园,一个充满书香气的校园,一个彰显祖国丰厚文化底蕴的校园。昔日光秃秃的墙面变成了一片芳草地,一行行优美的文字是一首首流动的诗。漫步校园的每一寸土地,我们都能读到一两句或启迪人生、或警示劝诫、或催人奋进、或教你做人、或净化心灵的优美而深刻的语句。“海阔凭鱼跃,天高人鸟飞”把人的思绪引向广袤的境地,让人精神振奋;“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告诉学生们要有不怕吃苦的精神,要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看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老师和学生们不由得背诵起书中的《论语》。课堂中,老师也大力倡导学生多背诵《论语》,学会做人。看到牛顿的头像及简介,学生们想起来了物理学中学的“万有引力”;看到张衡,想到了地理课中学到的“地动仪”;看到二十四孝图,学生们想到了中国的一句俗话:百事孝为先。教师园地的大幅墙壁画上写着陶行知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从这路过的每一位教师默读着这些至理名言,心中暗暗告诫自己要做一名无私奉献的教育者,发奋要成为一名像陶行知那样的教育者,为此,他们广泛阅读教育书籍,学习教育理论,并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写出了一篇又一篇的优秀教育教学论文。
那一幅幅墙体画好似一位位不开口的老师,为学生讲述着一个个生动的故事,讲述着一个个深刻的道理,讲述着一项项科学发明的由来,讲述着一个个伟人的辉煌人生,它们在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引导着师生的思想和行为。古人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环境对人的影响虽不像植物那样直接,但那种无形的陶冶作用,是每一位师生都能感受到的。
学校无闲处,处处熏陶人。我们发掘、利用校园的环境,形成了浓厚的立体环境文化,使一草一木、一墙一板都成为知识的载体,都能说话,都起到教育人、启迪人的作用,把校园精神和科学文化知识融进校园的每个角落,整个校园成为“立体的画,无言的诗”。我们师生置身在这样赏心悦目的环境中,不仅会产生愉悦的心理体验,并积极约束自己的言行,使之与这种优美文明的环境协调一致,从而推进了学校的和谐发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