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什么是行走的面具?在我看来,就是我们身上一个个显眼的标签。
标签,一个大家耳熟能详的词。在我们的生活中,它无处不在。
它可以是形容词,比如勇敢,乐观,活泼,泼辣,内向,直爽….
它可以是你的职业,比如护士,老师,快递员……
它可以是年龄,青年,中年,老年……
它甚至还可以是性别,男性,女性,还是…..
……
总之是能够代表你的一些特征。这些标签组合在一起,身边的人就能够想起你。
比如:
一提到电商,支付宝,企业家,演讲家,你就可以想起马云。
一提到东北,搞笑,小品,黑丑土,你就能想起宋小宝。
一提到明日之子,唱歌,原创,消愁,你就能想起毛不易。
可见,标签贴在身上,就给自己增添了一个特色,让更多的人记住了你,同时扩大了自己的影响力。它也是自我能力的展现,能够为自己争取到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二、但,贴标签真的是一件好事吗?
你可知道:
马云在成为电商第一人之前,是学英语师范专业的,和电商半毛钱关系都没有;
宋小宝在成为专业小品表演者之前,是洗碗工,和小品表演没有什么关联;
毛不易在成为明日巨星之前,是一名男护士,和明星歌手简直差了三百六十一行;
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
可见,有时候身上的一些标签也并不是一个好东西。
如果当初毛不易被男护士这一职业标签限制住了,音乐界就不会迎来消愁这样的好作品,毛不易也就不会一日成名,实现自己的梦想;
如果当初马云被英语师范这一专业限制住了,电商的发展不知会晚到多久,马云或许现在还是一名大学里面的英语老师。我们在过年时也会失去瓜分一亿红包这一大乐趣。
不过,所幸,这个世界上没有如果。他们现在都完成了对自我标签的突破和转变,打开了另一个自己喜欢的世界。
所以,有标签不是绝对的坏事,做人是需要有自我的个性以及特长去展现自我魅力。
但,另一方面,对于身上自己不喜欢或者可以转变的标签,为何不尝试去撕掉它,迎来一个崭新的世界呢?
比如你是女生,是否就一定要像亲戚说的那样只能去做老师呢?
比如你是行政管理专业,是否就一定要像周围人说的那样只能去做行政文员呢?
比如你是甲骨文专业,自己对这一专业又没什么兴趣,是否就一定要像周围同学一样继续深造去读研呢?
三、我认识的牛人是怎么做到的?
我认识一位现在正在创业的企业家,他本科就是学习甲骨文专业的。
但是他感受不到对这个专业的任何兴趣,于是他在大学期间就学习其他各种知识,并且各种折腾,开打印店,办演讲团等等,提升了自己的表达能力,在大学毕业后去当了新东方的老师,实现了专业标签的第一次突破;
在他从事老师的过程中,他发现很多学生存在迷茫,内向,自卑的问题,于是,他觉得让学生提升能力和素质,让大家学会认识自己比盲目教学英语来的更加重要。
于是,他毅然决然地辞职,组建团队,创办了自己的公司,现在已经帮助了成千上万的大学生提升自我,获得了成长。这是他实现职业标签的第二次突破。
四、读别人的故事,悟自己的人生。
反观自己,看看自己身上的一些标签,是否有一些已经限制住了你的思维,圈住了你的脚步,让你在舒适圈中故步自封呢。
仔细观察自己,如果有这种思维倾向的话,立刻察觉,并且做出一些改变。
相信你的世界也会因此变得有些不同。
![](https://img.haomeiwen.com/i9318635/1972460c4260981d.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