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干货首页投稿(暂停使用,暂停投稿)心理
在精神病院生活,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在精神病院生活,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作者: 方雁橙 | 来源:发表于2016-04-14 13:13 被阅读2552次
在精神病院生活,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如果说最初是好奇的话,等到那种环境就只剩悲凉和无奈了。

看着那些病人,笑容像被卡在了喉咙里,怎么也笑不出,三天的时间,大家努力调整情绪,但总是会不自觉的被周围的事物感染。

原本以为现在医疗设备,住院环境等方面应该已经很不错了,可是刚走进重症病区,一股浓重的药味混合着各种奇怪的味道,塞满了整个楼道,胃里立马开始翻江倒海。

正常人一进去就忍受不了那种味道,那些患者天天生活在那样的环境里,闻着各种奇怪的味道,一堆人挤在一间房子,病情稍微轻一点的,每天面对发病的人,夜晚又是各种状况,也会慢慢严重起来。

看到护士给患者换药的时候态度也不是很友好,其实也实在做不到那么耐心,听带领我们的医生介绍,每个医生都有四五十个患者,护理人员也很少,这无疑加大了每个人的工作量,再加上患者一般不会很配合治疗,每天面对不同症状的患者,时间久了耐心也会被消磨殆尽。只要自己不出问题就已经阿弥陀佛了。

每次快到病区的时候,总会有许多患者挤在铁门口,望着外面,等我们进去后,很多人眼神一直追随着我们,渴望交流却又因为胆怯不敢靠近。

我们也很矛盾,想要对患者多一些了解,想去和他们交流,却又无法消除内心的恐惧,怕他们会伤害到自己。所以每次跟着大部队匆匆进去,匆匆出来。

每次铁门关上的时候,身后都有很多患者扒着铁门让医生放他出去。平日生活中没有接触,可是真的到了那种环境,看到那些患者,听着铁门在你身后被锁上,里面是一群没法主宰自己命运的可怜人,那种脊背发麻的悲凉和无奈是那么真切的存在着。

他们都没有错,可是除了病痛带来的痛苦,还要承受来自社会,家人的不理解,甚至歧视。

医生说有些病情不是很严重的患者,以药物治疗为主,但家人的关怀和社会的接纳对他们的康复同样重要,如果接回家会比在医院的效果好。

可是对有些患者,就连亲人都视他们为累赘。刚好有这样的治疗机构,不管治疗效果如何,不论环境怎样,只要能收容他们,那就是一大解脱。

我们总是说生活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可是所谓的公平只是对大多数人而言。

那些患者中有些父母双方都有精神疾病,他们一出生就携带着致病基因,生来就和别人不一样。他们从小就要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又何谈公平。

考虑到女生进重症男病区不安全,医生带出来一个从小就患有癫痫病的哥哥,五官端正,长相清秀,可是在他身上丝毫看不出年轻人本该有的朝气和生机,很多人都觉得可惜,直到见习结束,大家还在笑说还真是个看脸的时代啊,长得俊在哪都能被注意。

他在和我们交流的时候说他早就对生活失去了信希望,这个世界上已经没有什么值得他留恋了,他说他一直觉得自己只能活到26岁。听他讲述自己的经历,突然觉得我们很残忍,虽然我们小心翼翼地提问,生怕不小心就触碰到他们不愿回忆的记忆或刺激到他们,但是又想知道一些有关他们病情的事情,看到带队老师在听一个因为遭强奸导致精神疾病的患者讲述她的经历时,眼里闪烁着泪花。

我开始怀疑我们去见习的初衷,它的意义在哪里,一大队人马浩浩荡荡的闯进他们平静的生活,原本的生活模式被打乱,还要配合医生回答我们的问题,或许太久没有和别人交流,他们渴望能有人和他们一起说说话,可是之后我们消失了,他们又要回到高墙内,铁门里的生活。才刚刚看到的一丝希望,马上就消失了。

其实他们中的有些人,活着真的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没有家人的关怀,无法融入社会,没有能力去做想做的事情,发病的时候简单的生活自理能力都会丧失,想到自己什么都不能做就会越发自卑,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也会逐渐丧失。

除了吃药控制病情,心理治疗更是必不可少的,可是就我们所见到的,除了心理康复区的患者,其他人基本上没有接受心理治疗的机会。

心理治疗不受重视,专业人员缺乏,设备不齐全,这些都是表面现象,说到底还是因为我们国家的心理学发展太慢。

第一天带领我们的医生已经在那家医院工作了十几年,他说现在的情况相比之前已经好很多了,不论是医疗设备,医护人员,还是住院的环境都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之前那里根本没设心理康复区,医生也少的可怜,新的住院部还没有修建起来,病房有限,很多病人挤在一个房间,床铺之间没有空隙,医生经常要去协调病人之间的冲突。

他说我们国家在对待这些患者的态度和重视程度上是远远赶不上西方很多国家,但这些年来可以看得到变化,这是很让人欣慰的,但一些观念上的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去改变。

在康复区碰到了一位大叔,除了因为长期服用药物,导致反应稍微有些慢,其他一切正常。我们和他谈了很多,他也很乐意给我们讲述他的生活。

当我们问到既然已经康复了,为什么不出院时,他沉默了。我本来以为只是没到出院的时候,后来才知道,他们中很多人住院已经有十几年,没有结婚生子,父母年纪大了,也没法照顾,没有家属来接就一直住下去,直到生老病死。

有的可以出院却因为社会和周围的人不接纳,出院后没法正常的生活,就只有呆在医院。也有些患者康复后,远走他乡,离开熟悉的环境,去陌生的地方重新开始,在那里没有人知道他们有着怎样的过去,不用忍受别人异样的眼光。

医生说有时候重新回到社会甚至比治疗更难,因为周围的人都戴有色眼镜看他们,不能接纳他们,所以即使康复了他们也没法融入到社会。

虽然只有短短的三天,感触真的很多,看到他们觉得自己是那么幸运,至少没有成为家人的负担,可以健康的生活,可以去做想做的事情。

可能用他们的不幸来衬托出我们的幸运,不是很好。但我们应该看到自己拥有那么多的美好,更该好好珍惜。

套用一句高大上的话:对弱者的态度,衡量一个社会的文明。我们每个人都有平等呼吸的权利,面对这些患者,无论是社会,还是家人都应该多一份理解,多一份包容,少一点歧视和冷漠,有时候真正打到他们的不是疾病,是周围人对待他们的态度。

相关文章

  • 在精神病院生活,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如果说最初是好奇的话,等到那种环境就只剩悲凉和无奈了。 看着那些病人,笑容像被卡在了喉咙里,怎么也笑不出,三天的时...

  • 一生都不会碰一下的情侣

    那是怎样的一种修行 那是怎样的一种梦境 那是怎样的一种痴情 那是怎样的一种初衷 一生都不会碰一下 只剩下纯纯的友爱...

  • 在硅谷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文章来自公众号【中美留学资讯平台】 由于是世界上最早研究和生产半导体的地方,Santa Clara得到了一个闻名世...

  • 在大理生活是怎样一种体验?

    大理,风花雪月。 这个时节,古城里的花开得正欢,但苍山上还残留着白雪。甚至一阵乌云飘过后,苍山顶上会变得更白。 以...

  • 在保加利亚生活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闲来无事,翻看以前的照片,忽然看到和同学在保加利亚游玩时的图片,它把我的思绪带回到了2015年的10月。 保加利亚...

  • 高度不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最近很流行各种讲“×××是一种怎样的体验”,例如 “成为富翁是一种怎样的体验”,“装逼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等等,...

  • 生场大病,宅在家里养病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最近似乎很流行谈“体验”,比如 “在X国当官是一种怎样的体验”、“男朋友长得丑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吃不起土是一种...

  • 逛青楼,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

    文、摄影/郑艺 落笔之前,先要声明一下,我可是正正经经的良家妇女啊!如此郑重的声明,是因为接下来我要说的是:逛~青...

  • 凡语人言|高度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高度自律是一种怎样的体会,昨天偶尔看到了这个话题,就在想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呢,能做到自律的人就已经很难得了,而“高...

  • 又见红嘴鸥

    美丽的红嘴鸥在湖面上飞翔, 那是怎样的一种惬意和欢畅! 可爱的红嘴鸥在湖面上歌唱, 那是怎样的一种自由和梦想! 是...

网友评论

  • d4feb3585c06:有时候希望自己是一个真正的神经病,不为别的,只因为那个地方真诚
  • 大大大蕊蕊:其实我们跟西方国家差的不是一点半点,文明素质的欠缺比物质基础的欠缺更加可怕,地广人稀的中国,既不如日本那么小,那么好管,也不如西方国家那么发达,物质基础跟得上,走起来真的是任重道远,可是又庆幸我们一直在进步。
    方雁橙:@Personator希望在进步的同时,会多一些温暖,少一些冷漠。
  • a5a296c363e5:谢谢有这样充满理解和关怀的文章
    方雁橙:@闻离平 也谢谢你有耐心看完。
  • 二一书生: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方雁橙:@二一书生 他们的世界我们理解不了
  • 齐懋:我也想去了解和接触精神病人 可能并没有我想象中那么有趣 但是总是想去一次
    齐懋:@冰糖小姐 嗯嗯 多一些体验有助自己的精神世界
    方雁橙:@齐懋 @虽然不会很有趣,会对生活多一些领悟。
  • 0c1e87696d68:国家人口太多,问题也多,心理疾病涉及到的方面又广,问题出现的速度远远超过解决的速度。在没有得到国家重视之前,几乎不会有人自愿献身这一领域。只能说保持乐观心态,相信一切会慢慢变好的吧
    方雁橙: @是钰芸不是珏芸也不是钰莹 确实是这样,很赞同你的观点。
  • bb52f6c74e03:感觉精神病患者出院了,人们还是会畏惧和远离,因为不知道他会不会精神病复发,人们的潜意识里都不愿意去靠近,希望每个患者都能被这个世界温柔以待吧
    方雁橙:@茫小妞 其实大多数人都是善良的,恐惧往往源于无助,如果我们多去了解一些,可能会结果会更好一些
  • ac27e62e8119:正常的人出院社会不接受。回去承受着医院的巨大压力,思考着正常人的事情,却生活在一个身不由己的环境。别人有病愿意去治,有些人有病自己不去治还骂别人有病。不在院里的就正常了吗,怎么就有资格去看不起。不接待他们了
    ac27e62e8119:@WORST无心人 恩嗯
    方雁橙:@WORST无心人 是呢,这是我们需要去反思的
  • de8599984191:冷漠才能最大的病
    方雁橙: @星宇默思 没错,所以人要有软肋才更可爱
    de8599984191: @冰糖小姐 冷漠可以使人崩溃,也可以使人成长,但向他们都被它逼疯的可怜人。
    方雁橙: @星宇默思 是的,冷漠有很大的杀伤力
  • 碧海蓝天芸芸众生:看完后内心很沉重
    方雁橙: @碧海蓝天芸芸众生为什么我评论找不到表情呐。。
    碧海蓝天芸芸众生:@冰糖小姐 那是当然,人还是要乐观向上的:smile:
    方雁橙: @碧海蓝天芸芸众生这只是一方面的现象, 还是会有很多温暖的
  • 沈茶:很心疼
    方雁橙:@沈茶 善良的人儿
  • 青草木心:确实
    方雁橙:@6383e3843dcc 是的,一群无助的人。
  • 朽木不可雕:他们需要正常的生活,他们却难有正常的生活。感觉普通精神病医院都是环境很不好很多很多人一个房(我没有去过)。可能很贵的医院会好很多,但那有怎么样。精神疾病真的很少有康复的,他们都是痛苦的,或许他们比我们承受的痛苦大多了……人和人都是平等的,可因为他们留在自己的世界中,变的离开了社会……
    朽木不可雕:@冰糖小姐 因为有时他们像个炸弹,虽不忍伤害,却又……
    方雁橙:@朽木不可雕 是的,很多问题现在是没法从根本上解决的,及时我们明白那些人的无奈,但是心理上还是不能完全接纳,还是会有戒备。
  • 影子的花花影子:前几天回老家,去精神病院看望一位远方亲戚,才真切感受到患者那种渴望自由的眼神和迫切与人交流受人关注的心思。那一刻我第一反应是感到他们很可怜,而我内心是不敢接近,是害怕的,正印证了作者那些话,整个社会对他们是冷漠的,没有任何人敢保证会对他们有耐心,有关爱。甚至我猜作者长篇大论一番,也不一定做得到!
    方雁橙:@花花世界无常哈哈 没错,我也做不到,只是看到他们内心确实有触动到。全社会基本上都做不到,更需要去关注这个问题呐。。
  • 妖瑾:中国的心理学发展的太过缓慢,很多人都知道心理学的重要性,却没有多少人会投身于这个事业。
    妖瑾:@闻离平 很多人都是,我自己也自学心理学,初衷也是感兴趣,想打开一个新世界罢了。有没有决心走这个路,自己也不知道。但是学了以后,身边的人确实喜欢找我聊天了……
    a5a296c363e5:@妖瑾 就像我学心理学,其实也只为解我自己燃眉之急罢了
    方雁橙:@妖瑾 @妖瑾是的,在没有看到心理学在我们国家的发展前景前,基本上都不会去把它作为终身奋斗的事业

本文标题:在精神病院生活,那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pg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