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大学是什么专业?”
“通信工程”
“噢,那你还算学的比较深入。其他评审有什么问题?”女教授扭过头看向旁边两位教授。
“没有的话,你可以结束了。”
我长长出了一口气,终于结束了。答辩刚开始,就被她严厉打断,“你把我们这儿当成什么了?扯那么多没用的!”心里咯噔一下,以为要黄。
不是前面的几个人答辩,你问东问西,问个人经历,问单位情况,还问别人女考生有没对象,怎么我多说几句,省得你们发问,你就炸毛了?好在脸皮够厚,没有影响后面的发挥。
这是近几年,最紧张的一次考试。进考场前,我劝慰自己,能过就过,过不了拉倒,但紧张之感如影随形,因为自己确实很想要。拥有一个证书,不代表就有多高水平,但它是一个脚印,寻找兴趣爱好与学习工作深度结合的路上,多了一个深深的脚印,便是一种莫大的鼓励。兴趣、爱好、擅长、精熟,每进一步,都耗费大量气力,仅凭一腔热情是很困难的,需要自己寻找激励。
关于考证那些事儿别人经常问我,心理咨询师的证书有用吗?说实话,没什么用。我专门在网上扒了扒,大神说的有道理。有心理咨询师的证书并不代表就有能力搞心理咨询的服务。心理是一门庞大精深的学科,派系林立,理论庞杂,学习了不等于学会了,学懂了不等于会实践,会操作也不等于就能解决问题。
曾听一位很厉害的女教授讲课,她从事心理咨询三十多年,学问跨越医学、心理学、法律学、教育学,然而,她还需要几十年如一日,耗尽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来提升自己。因为,人是最复杂的动物,人的心理问题千奇百怪,什么情况都可能遇到,什么时候都可能遇到新情况。而且,衡量某个证书的含金量的,通常是它能不能当敲门砖,或是能不能直接挂靠变现。从这个角度看,它确实挺鸡肋。所以,在强制要求之前,单位很少人愿意去学。
几十天压迫紧张的备考状态,随着一声“可以结束了”忽然消散,细细回味,自己的收获其实比想象的大。
关于考证那些事儿一是重温了深度学习。
学习状态最好的时候,应该是中学时代,围绕一门学科,只字不差的阅读,一个知识点一个知识点的讲解,一题接一题的练习,吃烂嚼碎,吃干榨尽,自己愿意去学,也有大把时间。我理解,这种学习才算是系统的深度学习,对我们产生的影响也远比我们认为的要大。
这次又找到这种感觉,几本大书,需要像牛吃草一点点啃掉,红色的蓝色的标识线密密麻麻,习题做了一套又一套。近年来,大事小事琐碎事如潮水来来去去,裹挟着自己在浪涌中翻来覆去,磨的光滑圆溜,如果没有考试作为牵引,个人很难沉下来这样去学点东西。愈发觉得,少年易学老难成,岁月匆匆不饶人,大把学习的时间没有了,能读善记的脑子也退化了,明明很简单的内容,怎么就是记不住。再不学习,自己就只会刷手机了。
关于考证那些事儿二是提醒了自己需要更新学习方式。
当一页一页识记,一个一个知识点消化,回过头来再看,大多似曾相识,不知所云,产生一种深深的挫败感,自己的学习方式其实还是那种最原始最低效的,与小学中学以来并无本质上的进步。
我想起朋友圈里的大神,用一张张精美的思维导图简单明了勾勒一个观点、一篇文章甚至一本著作,在提炼总结中加深记忆理解;
我想起王烁提倡我们要做知识的游牧民族,用20%的时间去掌握一门学科80%的内容,不追求卓越完美,尽可能多的去接触新学科,像牛羊一样追逐繁茂的草地,不断游动,不断尝试,让知识与知识产生奇妙的链接反应。
我想起罗胖提到的知识大迁徙,主张我们要甘心去当一只知道很多事的狐狸,而且一知半解就好。除了专长之外,要尽可能多地、碎片化地掌握一些知识的皮毛。不用系统,不用深入,一知半解就行。
忽然有些明白,原来我懂得这么多的,只是从未践行的道理,就像做了一个大梦,梦里波澜壮阔,气象万千,醒来发现自己还躺在床上,一动没动。改变,若不从一点一滴开始,所有的进步都是幻象。
关于考证那些事儿三是心理学真的很有意思。
网上听讲课录音,老师描述一个病理性赘述患者的病症,医生问他,上次给你开的药你吃了吗?正常的回答,吃了或是没吃。
他不,他会掰着指头一字一句地说:医生,你上次给我开了两种药,一种叫×××,一种叫××××。这两种药你让我每天吃3次,每次各一粒。为了治好病,我是完完全全按照你说的办法吃药的,既不多吃,也不少吃。我每天吃三次药,每次一样吃一粒。今天正好吃完了。
虽然很啰嗦,但老师提醒,遇到这样的情况,千万别打断他,不然他非得从头再来一遍。台下哄堂大笑。不知怎的,我忽然想起《疯狂动物城》那只名叫闪电的树懒。
千变万化,深邃迷人,对我来说,心理学实在太有意思了。希望我能在这个点上,坚持多走几步,把它趟成一条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