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佰》这部影片,最近一直炒得很火爆。观看后,我有一些想法与感悟。
截屏自豆瓣APP这部影片根据真实故事改编。在1937年,那时还是民国,也正是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爆发了淞沪会战,国民党几十万军队全部撤走,而守卫上海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却始终坚守阵地。
《八佰》电影剧照这部电影有着鲜明的对比,以苏州河为界,河对岸是歌舞升平的天堂,而这边却是血雨腥风的地狱。
其实这部电影很多个场景都足以让我们泪目,但最为壮烈的,无疑是日军使用坦克进攻四行仓库时,壮士们一个接一个地将炸药包捆在身上,喊着自己姓名,不顾一切地跳下。当面临敌人的包围和猛攻时,一位士兵喊出“娘,孩儿不孝了!”后,便背着炸药包纵身跳下高楼,与敌人同归于尽。四行仓库是士兵们最后的阵地,也是他们的坟墓。在烈焰笼罩、敌军四围中,士兵们用尽最后一滴血与最后一颗弹,也要向敌军索取应付之代价。
“上等兵李志飞,一等兵张承寅,列兵赵小山……”那些面庞清瘦的士兵们,操着不同口音留下了自己的名字和遗言,他们原本就是最普通的百姓,本该过着平稳安宁的生活,却在一声声炮火、轰炸声中来到了战斗前线,保家卫国。
因为仓库紧邻苏州河岸,密集的枪声吸引了大量租界民众在河对岸围观。刚开始的时候,租界民众抱着一种“不可能”的态度,仓库里几乎是面对面的枪战与肉搏,而河对面的租界却是歌舞升平、光影交错,好像一副看戏的模样。且亲眼目睹了我军21岁士兵陈树生,身绑手榴弹从残破的墙体洞口跳下,与攻楼的日军同归于尽。这是一场“直播”式的战役。民众的爱国热情瞬间被激起,踊跃捐赠物资。此时此刻,虽不能一同抗战杀敌,但他们与八佰壮士的心是在一处的。中国国民知道:八佰壮士,是血性男儿,是保卫上海四行仓库的英雄。外国侨民,观察员终于改变了他们对以往“东亚病夫”这个耻辱称号的固有看法,原来,中国军人,不怕死,不贪生,只为国家而战!
有很多租界区民众,冒着生命危险为国军战士送电话线,几乎每一个人都被日军的狙击手击中。而赌场老板的弟弟刀子,自称“跑得快”,又成为了一位抱着电话线跑过桥的人。很多次,他都险些被击中,直至最后,胜利就在彼岸时,他永远地倒下了,在这之前,他用尽全部力气将电话线抛给了国军士兵。他的死,无疑是重于泰山。
这部电影也有一些不足。我认为最为明显的就在于对历史的不尊重,也就是篡改了历史。虽然在片头,已注明“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但追根溯源,这部电影的主题是记载历史,就不应有太大出入。
我们知道,“四行仓库保卫战”是淞沪会战的一部分,也是范围很小,规模很小的一场战役。但是,在电影中似乎规模过于宏大,缺乏历史真实性。
此外,电影中涉及到了一场关于枪杀战俘的重头戏,若我们对于历史上的国际法有所了解,或者说清楚历史上的国际法的话,我们就会知道,战争中俘虏是不允许被枪杀的。不论当时是什么情况,这一点都是在国际上不被允许的。但是在这部电影的剧情中却确确实实涉及到了,而这一点就是电影剧情与历史真相相违背的一点。
对于历史上真正的结局,是“八佰壮士”越过苏州河,撤离到对岸的“公共租界”。四行仓库战斗持续了四天四夜,蒋介石原本指望的国际调停也落了空,10月31日,他下令仓库守军撤离,并委派上海市代市长俞鸿钧和警备司令杨虎与英国租界当局达成协议,同意中国军队经租界撤退,回归在上海西面的第88师建制。日军本来也同意中国军队撤离,但立刻又变卦,给租界方施加压力,要求解除中国军队的武装并扣押中国军人,否则日军就会开进租界追击中国军队。当中国军队撤退进入租界后,英方即提出解除武装的要求,谢晋元据理力争无果,被迫交出了武器,随后中国军人被送到难民营关押起来,成了不是战俘的“难民”。
而在电影中,似乎士兵们在进入租界前就已经死的死,伤的伤,没过去的比过去的要多得多。实际上,88团只伤亡十余人,其余士兵全部撤离到对岸。
当然,不管怎么说,电影终究是电影,“八佰壮士”的英雄壮举总会彪炳史册,谢晋元团长这样的英雄人物会永远被我们铭记。
1937年,上海四行仓库硝烟弥漫,墙上布满弹孔;大半个中国都燃起抗战的烈火。
2020年,四行仓库成为一个教育基地,启迪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苏州河畔的公共租界早已成为历史,远处的浦东新区蒸蒸日上。
我们的祖国,早已摆脱任人宰割的局面。华夏儿女,以国家为荣耀,为国家而自豪!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