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曾经参加过一个客家饮食讲座。我是六位嘉宾之一,主持人会轮流提出六个问题,请嘉宾各分享五分钟。
第一题是“什么是客家味道”。这个问题很抽象,很难回答。我该如何接招才能吸引台下数百位听众,不跟其他专家类似,又能清楚表达我的想法?
幸好我是第四个发言者,还有点时间准备。我拿出便利贴,画出金字塔结构,先写下想法:客家味道就是结合当地风土与生活智慧;接着必须具体化,才会有黏力。
我以芋头的绿茎——芋梗为例,写出三个重点:台中的大甲、高雄的美浓与高雄的甲仙地区怎么料理芋梗,各自的情节就是三地的芋梗风味:大甲不太吃芋梗,因为不好处理,都丢在田里任其腐烂当肥料;美浓是清炒,加点白醋;甲仙则有三吃——清炒、晒干煮排骨花生汤,还有加盐发酵成酸芋梗,用来配粥……
我边看观众表情,边拿话筒描绘芋梗的滋味,听到不少笑声。我借着小小芋梗的滋味,传达不同风土环境如何影响客家人的饮食味道。
主持人注意到我在现场使用便利贴做笔记,也观察到现场观众的肢体语言。“大家听到换你分享时,会很认真地往前稍微欠身聆听。”我回答,讲话生动有趣才能吸引听众,但也要紧扣主题,避免失焦。
讲话要生动,文章更要生动,这样才能引发读者兴趣。说话时可以解读听者的表情与肢体语言,写作时眼前没有读者,难以判断,就要靠对读者的同理感受。
情节要靠关节,让文章跑起来
在情节力之前的课程,强调精准度,想法、用语都要精确,接下来要学习如何让文章生动。
生动就是有动作的画面,有动作的文字要靠动词,句子与段落中有了动词,会立刻活起来,充满主动积极的力量。
段落思考中,名词与动词是关键。斯蒂芬·金在《写作这回事》中说:“一个句子是意思明确,包含名词、动词的一段文字,完整的想法由作家的脑袋跃然至读者的心,用任何一个名词加动词,就有完整的句子。”
金字塔的结构就像是人体的骨架,是稳定的硬件,但若没有力量的带动,就会很生硬。情节力就是让金字塔能跑动起来的关节,是发挥关键动力的软件。
接下来看看三种不同类型的文章,如何用动词让内容变生动。
■ 第一种类型
谈个人经验、观察、叙事与游记,可参考《时光的甬道》第一章“丰滨人的餐桌故事”开场前两段:
解 析
这两段主要都是名词与动词相连,有了动作之后,就有画面感。主题是观察阿美族大厨耀忠如何采海菜的过程。我写了一个有海浪的大场景,描绘了身在其中的耀忠为了采海菜必须跟大海搏斗的过程。
■ 第二种类型
写自己的生活经验或是人生看法,以及生活小故事。适度加入动词,会让文章更有自信。可参考我在《走自己的路》中描写女儿参加台球校队的心路历程。
解 析
每几句话之中,就会出现动词,几乎很少有形容词。这些动词都在强化画面感,让读者有身临其境的感受。如果使用太多的形容词,反而会降低画面感。
■ 第三种类型
偏向论述沟通的主题,运用动词可以加重语气、增强画面感,这样不会让理性分析的文字太枯燥,还能帮助读者理解、加深印象。
可参考《机会效应》第六章“自我破坏的进击”,谈如何创造人生第二曲线。
解 析
好情节要多用动词,相对少用形容词。形容词的问题是空泛,表达不够精确,不够深刻。
前文我用两段来描写大厨耀忠冒险采海菜的过程,也可以只写几句就带过:“阿美族大厨耀忠很勇敢,勇于挑战大自然,努力采海菜。”但是读者并不会有印象,也不会知道原来要听浪看浪,四小浪后有一大浪,还得蹲在海水中,摘下海菜放在腰间的网袋里……
要想好好运用动词,写作者就得多观察、多想象,认真描写细节、动作与变化,就像拍动作片一样,节奏紧凑,打造自己的写作特色。
情节就是细节,成为文字导演
情节不只靠动作传达,也需要运用细节产生画面感。比方我描写耀忠的动作,除了动词,还加上很多描绘现场的细节,这会让读者感觉历历在目,充满真实感。
细节不是细碎。许多人常常写了很多细节,却让人有不知道在写什么的疑惑感。问题在于细节没有紧扣主题,导致读者不知道为什么要读这些,也因此失焦。
细节需要紧扣主题才有意义。因此,我们要从大量细节中精挑细选,找出最符合主题、最让人有感觉的内容。《推理写作秘笈》指出,让文字变得生气勃勃的秘诀正是细节,一句有说服力的细节,胜过一整页的描写。
以《机会效应》第二章“刻意制造混乱”为例,有一段谈我家马桶有问题,从网络上找到一位马桶专家,请他来装马桶的过程。(划线部分是细节)
解 析
第一段我着重描写维修专家的准时,仔细写下他带各种工具,传达准备齐全的意思。第二段描写他会先征询顾客意见,也仔细安装马桶,有礼貌且细心。第三段刻意写出他跪着擦地板,充满自信地说话,表现他对自己专业的重视。没有这些小细节,就无法感受这位马桶专家的特色。
精彩的细节,会制造强烈的画面感。英文写作书籍有句名言,“呈现,而不要叙述”,强调不要一直叙述,而是要呈现画面,让画面自己说话。有画面感的文字能在读者脑中同步直播。
用细节营造立体感
我们常听到工作人员问导演,这个镜头要拍什么,要呈现什么内容?就是如何将平面的文字剧本,通过摄影机呈现出立体的画面。
镜头的角度,就是读者的角度。想运用画面感,就要练习当文字导演,文字就是你的镜头,带着读者在文字大海中遨游。“作者就像电影摄影师,在故事行进中操控观众的视线,所用的语言技巧就相当于摄影机的不同角度和镜头的快速切换。”史蒂芬·平克在《风格感觉:21世纪写作指南》中说。
文字导演有三种镜头可以伸缩运镜。“远镜头”是描写地点、大场景;“中镜头”将画面拉更近,呈现人物之间的互动关系;最后是“特写镜头”,这是将镜头贴近主角,可拍出脸部表情、反应跟感受,还有服装或运用道具的细节。
以《时光的甬道》第八章“甲仙人的餐桌故事”为例:
解 析
第一段是远镜头。从我的角度,看眼前黑暗中透着微光的山林,也看到一团移动的黑影。
第二段是中镜头。镜头拉到菜农赖大哥周围,看清他戴头灯、穿长袖衬衫、戴鸭舌帽,还背着箩筐。
第三段是特写。镜头带到龙须菜,像一列立正的士兵,也侧面表现赖大哥的手指头,传达他摘菜的好功夫。
三个镜头由远而近地移动,用画面呈现菜农的辛勤与技术,也让读者更清楚了解他们的工作。
如果是用叙述,只要一段或一句话就写完了:“我住在龙须菜农赖大哥的家,清晨和他一起采菜,了解他黎明即起,工作辛劳,这个日子数十年如一日。”
这就是旁观叙述跟主观呈现的差异。要如何让读者感同身受?不是告诉他们正在下倾盆大雨,而是让他们直接感受自己正被雨水淋湿。
情节要有纠结,引起情感共鸣
除了动词与精选的细节,情节力最扣人心弦的,莫过于创造悬念。
许多教人如何说故事的书,都会提到故事的核心是“冲突”。冲突是故事的引擎,没有冲突,就没有故事,没有冲突,故事就不会前进。
只要是故事,就会有冲突。冲突不一定得剑拔弩张。每个人都有渴望与目标,也希望一路顺遂,但结果往往不如预期。当目标遇到外来或内在的阻碍,就会产生冲突,有冲突就有内心纠结,就会让读者产生好奇的悬念,关心接下来会如何。因此,故事的动力就来自为何纠结,以及如何解决的过程。
不管说什么样的故事,最好的方法是能在读者心中产生最大的悬念,促使他们为了得知后续发展而不断翻页。《推理写作秘笈》强调,情节产生了自己的堂兄弟,也就是悬念。悬念会让你手不释卷,一直往下读,很想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情。
因此,故事有一个简单公式,目标+阻碍+纠结,就产生引人好奇的悬念,这也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因果关系链。
认知科学家卡门·西蒙在《被记住,你才能赢》中指出,根据幻灯片内容分享网站SlideShares在2015年的一份热门研究,“意外性”最能有效让人长期记住,并引发行动的变量。只要让人感到意外(无论这意外是好是坏),都会让他们产生额外的情绪与注意力。
只要超过原本预期,产生意外,就会吸引注意力,让读者继续看下去。电视剧播广告前,一定会出现让目标遇到阻碍的事件,这个意料之外的状况该怎么办,就先卖个关子,让你迫不及待想知道。
只要掌握纠结元素,就会产生吸引人的情节。除了写作,也能应用在一般简报提案中,如果内容丰富,讲得头头是道,不一定有吸引力。因为只有目标,欠缺阻碍,更没有让人关心的纠结,听众自然无法产生持续关注的吸引力。
《机会效应》第二章“刻意制造混乱”部分提到“直接跟农夫买”的“买买氏”,如何从广告文案高手放弃大好事业,投入农业营销,成为创办社会企业的首席执行官。我将这几段文字分析如下。
解 析
请注意两个重点。第一,目标、阻碍与纠结是一段接一段,三元素彼此环环相扣,不跳跃。这个过程会制造起伏的情节,超越读者的预期,读者就会想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
第二,即使是情节力,仍需运用鱼骨写作法。先写鱼头句传达目标、阻碍与纠结的重点,再用鱼肉句传达情节,用鱼尾句收尾,与下一段产生联结。
情节力是用来吸引、打动与说服读者的,不能只一味地说故事,而要紧扣主题,这样读者才会有收获。
以下再以“买买氏”金欣仪的故事为例:
解 析
最后四段重点与结论,要将故事收尾,回到勇于接受混乱的主题,运用结论强化故事的意义。
现实的读者让我们更务实,充分运用情节力,才能把外在的事实,变成他们内在的真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