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一个朋友昨天跟我聊天,说他又辞职了。毕业才两年的时间,这已经是他第7次辞职。
两年以来,每一次的离职理由都不一样。
“加班,常常都加班到没时间回家喂猫,还有没有天理。”“我是个策划,居然让我去跑腿贴发票,这算什么事。”
其实在当代的职场中,朋友这样的情况并不是个例。
我深深地觉得,对于工作的态度,其实在无形之中,显露出你的层次。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32379/5c82bfd3720999fe.jpg)
年轻人一言不合就离职的话题,早就被很多人讨论谈及。
据数据统计显示,中国大概有8%的2011届毕业生有4个以上的雇主,38%的2015届毕业生,刚刚工作不到6个月就申请离职,甚至有几乎95%的毕业生,在工作仅短短两个月之后,就已经有了辞职的念头。
这些屡次离职者,一直都没有安定下来,一直都抱着自以为是的态度。
在浪费了几年的光景之后,依旧饱尝着失业和就业的痛苦。
2.
或许,你讨厌的不是这份工作,而是工作本身。
央视新闻的女主播欧阳夏丹,最近这几年逐渐受到众人关注。
凭借着利落的外形和爽朗的主持风格深受观众喜欢。
小的时候,她最大的爱好就是看电视。
怀揣着这份对电视行业的热爱,她通过努力如愿加入了央视,并且从《第一时间》一路走到《新闻联播》的屏幕前,还主持了春节联欢晚会。
可是在一次采访时,这个做着自己梦寐以求事业的女主播,却给出了出人意料的答案。
欧阳夏丹说,“其实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只要每天进出电视台看到那一面墙的荧幕,就觉得心里很痛苦。”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32379/cb2e81a5019a8457.png)
生活中许多人和她一样,没有真正理解工作和兴趣之间的关系。
我们觉得兴趣给我们带来的愉悦感,将兴趣带入到工作当中,愉悦感也自然会充满着生活。
可我们却忘记了一件事情,工作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消耗的事情。
当我们把兴趣带入到工作一段时间之后,就会慢慢发现,工作可以给人快乐这件事情,会是虚假的。
我们每天还是需要早起,需要加班,需要做一堆自己并不喜欢却还必须忍着头皮去做的事情。
其实工作本来就不是能让人特别开心的事情,相比于各种舒适的文娱活动,给予我们更多的是无休止的辛劳和付出。
如果我们自己没有办法抗拒工作带来的繁琐,没有办法坚持工作,也无法负起责任的时候,那么无论换多少分工作,自己依然会感觉到无所适从。
3.
获得快乐的最好方式,就是做好现在。
《武林外传》这部情景喜剧,已经成为了一代人的童年记忆,让许多人一直记忆犹新。
在剧中,同福客栈其实就是一个众生百态的职场,郭芙蓉就是最典型的职场员工。
郭芙蓉之前的身份是大小姐,为了成为一代女侠,她离家出走,闯荡江湖。
结果却阴错阳差来到了同福客栈,还当起了一个不起眼的杂役。
这个没有生活经验的大小姐,可以说什么都做不好。
既不会洗衣服,也不会扫地。刚开始工作的时候,整天除了抱怨就是抱怨。
郭芙蓉如果放在现代,跟那些满怀一腔热血,想要闯荡出名堂,却处处碰壁、屡屡失败的大学生如出一辙。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32379/5b6000b5878ede06.png)
相比而言,同在一个职场的白展堂,对待工作的态度就完全不一样。
他是大名鼎鼎的盗圣,却甘心屈身在一个小客栈中。
不多说一句抱怨的话,整日勤勤恳恳,每天兢兢业业地跑堂,做好自己的工作。
白展堂说,“苦和累,你总得选一样,人家的苦,你也未必知道。”
对于他自己来说,他的现状是快乐的,他知道这就是工作,抱怨是毫无作用的,自己只能做好分内的事情。
其实不单单是工作,生活中有很多事情都无法受自己控制,但我们却能够改变自己做事的态度。
4.
我们对于工作的态度,早就在无形当中,显露出自己的人生层次。
成熟,就是不再将喜好当做选择标准。
《奇葩说》中曾有一个具有趣味的辩题,“高薪不喜欢和底薪很喜欢的工作,选哪个?”
对很多历经过磨难的人来说,绝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蔡康永说,喜欢是一件危险的事情。
如果我们仅凭“喜欢”作为选择一项工作的条件,那无外乎是一种冒险。
就算是江南四大才子之一的唐伯虎,也曾在诗中表达被生活所困的酸楚。
“天然兴趣难摹些,三日无烟不觉饥。”
兴趣是人生难以摹写的梦想,而生活,永远都离不开简单的一蔬一饭。
![](https://img.haomeiwen.com/i13332379/7cb3b7cece5a9f6f.png)
李思恒也在《奇葩说》中说,“成长就是不再把喜欢和讨厌,当作我们选择一件事的唯一标准。”
当我们不再凭喜好作为自己的工作标准,人生的层次将会大不相同。
工作虽然辛劳,但我们也能苦中作乐。
只要认清自己的定位,清楚自己的优势,就能够扬长避短。
提高自己的执行力,发挥核心竞争力,拒绝过得过且过的日子,选择在工作中成长。
做好时间管理,并且能够区分工作时间和个人生活。
多培养自己的情商,在工作中收获更融洽的人际关系。
只有真正做好手中的事情,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才能够踏踏实实体会到其中的点点滴滴。相比于持续工作、待业、再就业的过程,做好现在,才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
只有能够踏踏实实做工作的人,才会具有更高的人生格局。只有可以认认真真工作的人,才会有更高的卓越眼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