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人悅己
猫猫随想 | 穿越千年读苏轼

猫猫随想 | 穿越千年读苏轼

作者: 郝晶读书会 | 来源:发表于2018-07-10 22:35 被阅读639次
    猫猫随想 | 穿越千年读苏轼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丙辰年的中秋节,公元1076年(宋神宗熙宁九年),距今快一千年了,苏轼高兴地喝酒直到第二天早晨,喝到大醉,写了这首词,同时思念弟弟苏辙。

    译文:明月从什么时候才开始出现的?我端起酒杯遥问苍天。不知道在天上的宫殿,何年何月。我想要乘御清风回到天上,又恐怕在美玉砌成的楼宇,受不住高耸九天的寒冷。翩翩起舞玩赏着月下清影,哪像是在人间。

    月亮转过朱红色的楼阁,低低地挂在雕花的窗户上,照着没有睡意的我。明月不该对人们有什么怨恨,为什么偏偏在人们离别时才圆呢?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这种事自古来难以周全。只希望这世上所有人的亲人能平安健康,即使相隔千里,也能共享这美好的月光。

    佳句赏析:最后一句,是值得庆幸的画龙点睛之笔,“婵娟”是美好的样子,这里指嫦娥,也就是代指明月。“共婵娟”就是共明月的意思,典故出自南朝谢庄的《月赋》:“隔千里兮共明月。”

    既然人间的离别是难免的,那么只要亲人长久健在,即使远隔千里也还可以通过普照世界的明月把两地联系起来,把彼此的心沟通在一起。

    “但愿人长久”,是要突破时间的局限;“千里共婵娟”,是要打通空间的阻隔。让对于明月的共同的爱把彼此分离的人结合在一起。

    古人有“神交”的说法,要好的朋友天各一方,不能见面,却能以精神相通。“千里共婵娟”也可以说是一种神交了,这两句并非一般的自慰和共勉,而是表现了作者处理时间、空间以及人生这样一些重大问题所持的态度,充分显示出词人精神境界的丰富博大。

    猫猫感怀:在中国古代众多的诗人中,我最欣赏苏轼这位豪放派诗人。我从他的诸多诗词中都可以看到一个饮酒成癖,月下漫步的诗人形象,《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是他最脍炙人口也是他最著名的诗词之一。

    他的人生态度一向豁达乐观,但这首很难让我把一个秉性难改的乐天派跟他挂钩,因为同时,他也写出了一些对自己人生境遇的无奈。

    他把自身所处的环境与当下心境结合,写得那么美,一切是这样的自然流露,有感而发,并且毫不掩饰自己的真性情。这让我想到他可能有时口不择言,过于心直口快,也让自己吃了不少苦头。政治上屡次被贬,甚至逮捕,仍然忍辱苟活。

    他那放任不羁的性格似乎与当时的时局格格不入,他被卷入政治的漩涡中只得顺从忍受,暂时忍耐,因为功名利禄对他来说,太苦。因此他的这首词也流露出想要远离政治上的勾心斗角与利害权谋,寄情山野的心情。

    这首词之所以千古传唱,到了现代还被人编成了歌曲,是因为最终他还是怀抱希望,期盼着美好的未来,并没有完全陷在消极悲观的情绪中,而是以超然达观的思想排遣心中的愁绪,表现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与向往。

    其实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对同一件事物可能均有不同的看法,这其中没有对与错,因为我们都有着一颗向往美好与温暖的心。所以今天的失意之人啊,好好的,安生睡吧,明天的黎明终会来到,生活一定会越来越美好的,晚安。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猫猫随想 | 穿越千年读苏轼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uiu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