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我正式开始在伴鱼平台上累积自己的初期粉丝。想了不少的办法去挖掘受众的需求,从开第一节发音课,到现在两个主流课程同时开设。平台上目前有粉丝1500多,英语社群也有了将近700人。今天是我一次和平台上的认识的朋友见面,感觉很特别。
见的是一个老师,不是学员,估计和你们想的不太一样。之前我们在电话上简单聊过,今天他特地从外地赶过来。我们聊了一个下午,谈了对于平台的看法,对于语言学习的发展趋势,对于自媒体的理解等等的装逼的话题。聊得正欢时他突然说他很喜欢四大天王时期的港台音乐,也特别喜欢做菜,会做各种各样的美食,最近还尝试了拍了一个视频来记录他做菜的过程。
我很好奇的问,“那英语,音乐和做菜这三件事,你如何排序你的竞争优势?”
他回答说:“音乐,做菜,最后英语。”
我接着问,“那你为什么选择用英语作为创业的切入点,而不是音乐和做菜呢?”
“因为我是英语专业的,而且我觉得我就应该朝英语的方向发展。”
“为什么一定要找英语的方向发展呢?再说这三件事,相比之下英语还不是你最擅长的。”
他想了想,说:“我可以从另外两个角度切入的吗?我一直以为英语是我唯一的道路。因为这是我一直以来的工作。”
聊了一会后,他决定把他的自媒体之路和英语学习分开,专注于音乐和烹饪这两块,这时他整个人是放松的。
这段对话虽简单但有意义,我们经常会被思维惯性带着走,感觉自己要做这个,应该做那个。而自己的内心其实是不确定的,或者甚至是相违背的。我是个跳槽非常频繁的人(估计就快被甲方们列入黑名单了吧),我从事零售培训7年多,最近的几次跳槽也都是在这个职能上螺旋式上升。但是我每次在店里实习的时候,都感觉到其实我的兴趣并在这个行业。出来后我慢慢开始明白,原来我喜欢的更多的市场运营和新媒体,相信如果再回甲方(希望不要有这一天吧),我会选择和新媒体相关的工作。
在和不少朋友聊天的过程中我都会感觉到他们对于自己从事工作的种种不喜欢,也会明确的表达自己真爱的领域是什么。但几乎无一例外的,都凑活着,认为这是个常态,慢慢会适应。我理解很多有了家庭,生活压力大的朋友他们的苦衷,确实做一次大胆的尝试的机会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负担不起。但如若你没有这番压力,完全可以任性一回,直面自己的内心,毕竟,就算失败了,又怎么样,大不了回去呗。
我很喜欢Steve Jobs在Stanford演讲时说的一段话,“Your time is limited, so don't waste it living someone else's life. Don't be trapped by dogma — which is living with the results of other people's thinking. Don't let the noise of others' opinions drown out your own inner voice.And most important, have the courage to follow your heart and intuition. They somehow already know what you truly want to become. Everything else is secondary.”
我只想问你一句,给你一个亿,你会辞职去追梦吗?(请在留言里回复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