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仁、仁政与王道

仁、仁政与王道

作者: 旖旎榛 | 来源:发表于2022-12-03 09:59 被阅读0次

    今天我们要对于“仁”、“仁政”还有“王道”进行一个辨析,那我们要怎么理解这三个词呢?实习,儒家的政治思想,就是去“立己达人”,那我们现在所学到的,有关于儒家的人物也只有孔子和孟子。所以根据时代来看,“仁政”其实就是孔子所推行的主张,而“王道”是孟子所推行的主张,那么孔子的策略和孟子的策略有什么异同呢?

    先来说一下相同之处吧。其实孔子和孟子的思想,他们所要强调的是“立己达人”,而外推其实都是指把内心的,那颗“仁心”推出来,把它推到政治领域后,就变成了“仁政”。所以,其实每个人都有仁心,但我们要让仁心擦亮,并且去发出光亮,一步步推到他人,而不是被灰尘覆盖,这就是“仁政”和“王道”的相同之处。

    那相同之处说完后,就来说一下不同的地方吧。那我们先来说一下关于孔子生活的时代,也就是“仁证”。虽然已经说是“礼崩乐坏”了,但是还有外在的一个“礼”,还有一个形式。所以孔子想要“恢复周礼,推行仁政”,他希望让诸侯国都归顺于一个周天子,归顺于一个礼乐制度,恢复一个人伦对等的社会。

    你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春秋时期呢,虽然会有分裂,但是他们那颗真正称霸的心,还没有发展起来,只是各自安稳、互相发展的一个过程。

    可到了孟子,就完全不一样了。孟子的时代已经是处于战国时期,这时候他们诸侯国争霸的心都起来了,此时的“礼”已经不复存在了。所以孟子就提出了“王道”,是想让这些诸侯国中产生一个像“周天子”一样的人,能够让大家去归顺,用“仁政”去让大家“主动归心”,去“庶之”、“富之”、“教之”,也是在一定意义上的“与民同乐”。

    但这会不会有什么问题呢?就是“王道”还是要建立在一个有仁心的君王,得道道君王身上,他能去把内心的“仁”推向百姓。那么孟子这样一个理想的“王道”会出现怎样的问题呢?我们说想让这样的“仁政”外推,那就必须要君王的内心有“仁”,但是当我们遇到了君王德性不高的时候,那该怎么办呢?

    其实会有一个幅度的降低,就比如我们前面所讲的齐宣王,他并没有“道”,因为他说过“寡人好货,寡人好色”,但对于他,孟子依旧能换一种方法让他达到“与民同乐”的地步,也就是将你的货和你的色,同时也要让百姓拥有这些,去和百姓一起拥有,所以这其实也是一种“仁政”的体现。

    但问题是不是又来了,在孔子的时候,子贡曾说让孔子把“道”的标准降低一点,那对于君王,这个标准是不是也降低了?也是否违反了本来的儒家意义呢?其实并没有,因为在孔子时期,他没有把仁和道分开,就是这两是合二为一的,而在孟子这里,对于齐宣王这种道不太高的君王,这也逐渐有了“道统”和“政统”的雏形。

    那既然已经有了“政统”和“道统”的雏形,再联想一下我们今天的“开三统”,但是还少一个“学统”,那它是怎么演化来的?我的猜想可能就是在历史中,在中国还在用刀剑打仗时,而国外已经可以用坚强力炮了,所以这可能是我们要向西方学习,将“学统”开发的一个原因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仁、仁政与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xzyf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