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蔡澜仅仅从成就、大致是一个怎样的人?
年近八十多岁的蔡澜先生,他是作家、美食家、主持人、电影监制。他热爱美食,并且对美食有着很高的追求。热爱阅读、热爱写作 、人格高尚、对亲人、朋友都很好。
2.许知远老师与蔡澜老师对话中的重要问题?
①在明代末期,享乐主义是一种选择?而在现在这个时代,享乐主义是一种选择吗?
随时都可以想。想通了什么都可以。关键是,很多人不敢想。
想通,就意味着着打破传统的思想边界。需要不断扩大格局之后,才能够做到享受生活。而他十几岁有机会去看到更大的世界。而十几岁有着深厚的文化功底。而当下的我,从思想层面也比较狭窄,从有过的世界方面,也比较的狭窄。
②你小时候,喜欢看什么书籍?(最晦涩的书籍。《战争与和平》《约翰·克里斯朵夫》之后,之后什么都看
③许知远说,我最崇拜的“读圣贤书”最后是为了什么?天下
蔡老先生,我曾经也有过这样一个阶段。但是,现在我没有了。从三十、四十岁开始。当我意识到我不能够改变世界的时候,我选择去改变自己。
(个人思考):许知远先生有一种伟大的志向很不错,而蔡老先生,他们只是处于人生的不同的阶段。而当你能够只关注自己,成为更好的自己,在某种程度上,也在一定的影响着这个世界。
3.接近一个小时的对话,哪些观点与画面令你印象深刻?
① 许知远老师与蔡澜先生对话时,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他非常自然且随和的笑容,他打破了我对接近八十岁老人的刻板印象,一头雪白的短发有型的倾斜,给人一种积极与正向昂扬的感觉。好像骄傲的说,看我有一头雪白的头发,完全没有因为年龄渐老的忧愁和死亡的恐惧。
②蔡澜先生喜欢生活,选择的取景也是菜市场,他说,那些蔬菜们都会说话。透出了他热爱生活、仔细观察生活以及经历世俗仍然保留的极其珍贵的纯真。
③特别逗,觉得很滑稽的一个画面就是许知远不断询问蔡老先生,我觉得应该实现“读圣贤书”最终实现“心怀天下”?
许知远老师,身上有着一种自觉的传统读书人的想要改造这个世界,他的话语体系中的假设是“这个时代太多的流于表面的肤浅和停留于感官的肤浅”,缺乏深度。
他希望尽自己的力量,去影响这个世界,不得不承认的是他的纪录片的确重新塑造着观众的思想。而蔡老的态度就是,不要想那么多。正如美国基督教神学家ReinholdNiebuhr “接纳自己不能够改变的部分,然后努力去改变自己能够改变的部分。”但是,要做到真的特别的难。
从灵性的角度:许老师身上就是缺少了连接本体,缺少了冥想,缺少了禅修。我更加欣赏“蔡老”先生的潇洒和豁达。我认为他的潇洒与自由并不是随波逐流,而是不断的拓展自己的眼界和格局之后的自由和洒脱。他活的很快乐、他是享乐主义但同时也是高目标的奋斗主义,他自由但有原则、温柔且坚定、潇洒与深度并行。
八十几岁的蔡老先生,能够达到这样的境界也是因为他在每一个年龄阶段都全力以赴的去拼搏、去探索,我们欣赏他的豁达和潇洒,但作为青年人的我们也应该热血、拼搏、卓越作为自己的青春底色,才能够不负生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