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4.27,周四,农历三月初八,郑州,晴,14-26℃
春节过后,累计第62天早上跑步5公里,(正月3天,二月26天,闰二月25天,三月8天)(农历2022年累计跑步221天)
尼采说过这样的一段话:“我衡量人之伟大的准则,就是对命运的热爱:
伟大之人坦然接受命运,不想有任何改变,将来不想,过去不想,永远都不想。
不仅要承担必然性,更不要遮掩它——在必然性面前,所有的理想主义都是谎言——而是热爱它。”
由此,我想到了老庄。
老子说:“道法自然,无为而为”;
庄子说:“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素”。
老子,庄子,尼采,三者之间,是否都有相通之处?那就是对命运的“接受”——接受并进一步去热爱。
接受,才能安之若素;
接受,才能坦然服从安排;
热爱,才能在接受的基础上,对生活形成更大的动力。
我们完全可以不必去“扼住命运的咽喉”。
“为者败之,执者失之”,当我们想去“扼住命运咽喉”的时候,“命运的咽喉却恰恰也正在扼住我们”。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就是告诉我们,别总想着去取代,各司其职各行其道就是最好,做好自己的本分才是自己的正道。
我们要懂得随遇而安,顺遂而为。
斥鴳“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矣”;
蜩与学鸠“决起而飞,抢榆坊而止,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
大鹏“水击三千里,抟扶摇羊角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且适南冥也”。
这叫什么?这就叫接受命运的安排。
“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不强求不刻意,不攀不比、不竞不争。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即便颜回在世,也不过是“一瓢饮,一箪食,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以至于孔子称赞:“贤哉,回也”。
两小儿辩日,辩来辩去,辩的还是同一个太阳;
吃东西吃到肚里,全部都混合在了一起,变成了碳水化合物;
或者说,“无非就是稠的变成了稀的”;
生与死有什么区别?“死”无非就是“生”的另一种形式的延续。
所以,道通为一,不必去纠缠命运的好与坏,公与不公;
只要服从命运的安排,你依然会是生活的赢家。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人无贵贱之分,能力却有高下之别;
既然如此,那就让我们有多大能力办多大事,不不是非要越俎代庖,张冠李戴。
存在即合理。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小人物有小人物的幸福,不必争辩,接受就好。
这就是命运对我们最好的安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