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如何穷并快乐着?

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如何穷并快乐着?

作者: 邓昭君 | 来源:发表于2020-05-31 23:09 被阅读0次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孔子说:“君子吃不求饱、住不求安、做事灵敏、言谈谨慎、积极要求上进,就算好学了。”

这句话论述了好学的四个特征,第一个是食不求饱,第二个是居不求安,第三个是做事情不拖沓,执行力强,并且言语谨慎,不轻易承诺,第四个就是靠近有道,道德修为很高的人,以此来修正自己的行为,具有这四个特征,就表明这个人是一个十分好学的人了。

像前两句话,其实是跟我们现在的生活背道而驰的,因为我们现在很多人为什么要工作,基本上就是为了食求饱,居求安,就是这两个很现实的目的。

孔子那个时期就是春秋时期,那个时候的物质条件其实是非常匮乏的,孔子比较出名的一个弟子叫颜回,他那个时候一箪食一瓢饮,就已经非常满足的一个状态了。

现在我们总是要等到物质条件非常丰富的时候,然后再开始去考虑到学习的事情,其实不是这个样子的。

因为物质追求是欲求不满的状态,当你住上了商品房,你可能想住别墅,住上了别墅,又想住庄园皇宫,因为人的欲望是不断的被满足,然后又到一个更高层级的一个欲望。

所以经济学里面有一个概念,叫稀缺,之所以会稀缺,就是因为欲求不满。

朱熹也用一句话来论述这个观点,就是存天理灭人欲,他认为吃饭就是天理,贪吃就是人欲。

所以在这里可以对照一下,自己在物质方面是否有一个很执着的追求,非要求大鱼大肉呀,然后住豪宅呀,这样子的话,只会让自己的欲望成一个无止境的状态。

很多让人感到快乐的事情,并不是一定说物质条件要达到某种水平的时候才可以实现,像读书啊,学习啊,这些都可以。而且当物质条件不具备的时候,恰恰是更适合学习进步并且斗志最强的时候。

敏于事而慎于言前半段主要是讲拖延症的,就是做事拖沓,执行力不强,造成拖延症的本质原因是什么呢?

拖延症的本质是内心没有力量,不能面对接受自己不完美的地方,我们总会认为自己不行,没有勇气去迈出行动的那一步,这种时候,我们更要做到少说话,多做事,才能逐渐获取自信,让生活步上正轨。

就有道而正焉,靠近那些比你优秀的人,道德修养非常高的人,靠近他们,然后对照自己的行为修正自己不足的地方,这个跟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行也有共通的地方,实际上就是一个以人为镜的过程,看到别人的优缺点来对照自己,然后一步一步修正自己的行为。

这句话的话,主要是讲了好学的四个特征,其实也可以从三方面来理解,就是从外在的物质追求和内在的自我修行,以及从外到内的一个自我对照的过程,如果说这三点都可以做到,那么就是一个好学的人。

这句话还传递了一个很重要的意思,并不一定说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了之后才开始学习,不要给自己设定这个标签或者标准,或者说是这样一个门槛,学习从什么时候都可以开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如何穷并快乐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edz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