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今天逛了一天B站的认识。在心理学和社会学等学科中,对于我们自身对于周边事物的感受范围,有一个定义,叫做感受性。人类的感受性相对来说是比较低的。
一般来说,如果对于周边事物的感受能力强,那么其实不是太好的事情,因为这意味着外界的事物比较容易影响我们。
反之亦然——当我们对周边事物不太敏感时,则更容易专心。
我们的父辈则不然,由于一直保留了几十年之前的生活方式,所以他们可以在今天也延续这种方式,可以概括为1%的生活。
1%的生活也可以被称为极简主义生活。
顾名思义,也就是删繁就简,将生活中冗杂的成分都去掉,只去尝试应该的生活。
最简单的,在装修时,大部分人会倾向于选择表面华贵的精装修,不惜以大价钱来彰显自己所谓的“上流品味”。
这种行为往往只是为了迎合别人的看法,想在他人眼中成为令其羡慕的人,失去了本心。
极简主义则不然,拿装修来说,主人的所有一切出发点都是自己的需求,如果自己觉得不喜欢,那么无论多么奢华名贵的材料都是不需要的。
在消费中也是一样的,有的消费者秉承一个理念:只要打折了,就应该去买,如果这时候不买就相当于亏了。这种消费观只在乎商品表面价格,而不在乎自己是否需要这件商品。
只有真正知道自己需要什么的人,才能放下一切,决心“断舍离”。
当你真正内心坚定,能够了解自己,就会放下贪婪,变得极简。慢慢舍弃并不需要的物品,斩断跟世界不必要的连接。
与其将百分之百的精力都用在追求无用的事物上,不如少用一些精力,同时将注意力放在那百分之一的自己应该注意的事情上,这样既可以活得更加轻松,也可以让自己更有满足感。
追求极简生活的人并非没有是清心寡欲的“性冷淡”作风,只是有时候生活越精简,杂念越少,欲望显得更珍贵。
只有当我们把自己欲望之外的多余事物删去,只保留自己心之所想,那么我们的生活才是真正快乐的。
怎样变得简单?
无论是精神上,还是物质上,要清楚自己内心真正的需求。
只要确定了一个目的,那么剩余的都可以舍去,这就是简约生活的关键步骤。
PS:今天消费了275,但是我觉得有必要,买了无印良品三件衣服一件裤子才不到两百。我想想裙子太多了只是短袖因为天气原因洗了干的速度达不到换洗的速度,因此需要几件。而且这些只要舒适即可。
还买了网格购物袋和大的购物袋,颜色很喜欢。希望拿到也喜欢。不过买的衣服裤子可能穿不到。我一向高估了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