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听见我说的话吗?

作者: 包包工作室 | 来源:发表于2018-02-07 16:12 被阅读33次

            某天,我到单位另一个部门办公,在休息聊天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件有意思的事儿。部门虽然只有5个人,聊天的过程却很热闹。仔细听我发现,一个话题的发起者,得到的回应内容并不是原来的话题了,而是几乎每个人都开辟了一个新话题,相当于,每个人在自说自话,最后,大家会再针对某个人强烈要求得到回应的话题聊一下,一次“热闹”又“愉快”的聊天随即告一段路。我和这个部门的同事交流我的观察,他们哈哈大笑,告诉我说,“习惯了,我们部门群聊的时候大部分都是这样”。

            这个发现当时只是作为一件小事儿,笑笑就过去了。但当我逐渐开始有意识的观察我和我周围人的聊天、对话的过程后,竟然得到了相似的结论。

            我们,很大一部分人,在沟通交流的过程中,自说自话是常态。

            我们可以试着回想下自己平时的沟通状态,看看下列情景有几个符合我们在沟通时的状态。

            1.打断。“你”的话题,引发了“我”的某个想法,于是“我”开始专注自我表达,忽略了“你”的话题。

            2.敷衍。“你”的话题,“我”根本没兴趣,用点头,“嗯”,“哦”等回应。

            3.否定。“你”还没开口,“我”就觉得“你”是错的,内容“我”根本不在乎。

            4.“你”的想法和“我”不一样。宝宝不开心,宝宝有小情绪,宝宝坚持自己的观点,宝宝是对的,“你”说什么“我”都听不进去。

          随着观察的深入,有个问题自然就冒了出来,我也经常用这个问题来提醒自己,“我到底为什么要沟通”?“沟通的目的是什么?”

            我的回答是,“沟通”是为了有效的传达“我”的想法,征求并获得“你”的意见建议,最终达到解决问题,获得更好结果的目的。而我们的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存在着沟通失败的情况。有可能是一次和家人、朋友的对话;有可能是一次和同事、领导的沟通;有可能是和服务客户的交流;还有可能是和陌生人的一言不合……

            那为什么会发生“沟通”失败的情况呢?“我”在沟通中,可能会有哪些误区呢?

          1.倾听才是有效交流的前提。沟通的前提是听而不是说,要注意沟通对象的反馈和回应。“我”常常忘了做“倾听者”,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急于表达“我”的观点。而“沟通”,其实是一种交流互动,“沟通”的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先获得“你”的想法,而倾听就成了非常重要的手段。

            2.沟通的内容是为了沟通的目的服务的。一个好的“沟通”,一定是首先明确了“沟通”的目的。“沟通”的过程最好让双方互相理解,充分表达,而达到最初的目的。而一旦目的明确,我们所有的沟通内容自然就有了方向,说什么,怎么说,也自然清楚了。

          3.“情绪”是阻碍有效“沟通”的绊脚石。放下“情绪”,放下“主观判断”,才能让沟通的过程有意义。比如,生活中很常听见的一句话就是 “我是为了你好”。当“我”用这句话开头,或者做结论的时候,“我”就好像被赋予了无限的话语权,“我”可以不顾忌“你”的感受,“你”的想法,任意表达“我”的观点甚至情绪。而这样做的结果呢?所以,请别给自己的坏情绪披上“我是为了你好”的外衣。

            4.“我”也是“你”。“沟通”是有对象的,是在“我”和“你”中发生的。在不同的沟通场景中,每个人的角色不同,多从两个角度考虑问题,会获得更多的体验和反思。

            从更广义上来看,“沟通”是我们生活的常态,“沟通”无处不在。读书的时候,我们和作者沟通;我们通过自我觉知认识自己,和自己沟通……而修炼“沟通”的能力和水平,需要“我”的持续思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 万万千千:哇!包包这篇文章写得太感同身受了!逻辑清晰,观点鲜明!
        心理学研究每个人都是自恋的,都希望别人能懂自己的语言并获得认可,最好还能“我”说了算,所以从人的本性来说人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的。
        这种自我的本性会受到环境和道德的约束,而得到相应的控制,情商高的人拥有更好的共情能力,可以站在对方的角度换位思考的沟通,比较容易达成一致。情商低的共情能力差,固执己见,“你”就应该听“我”的!
        我个人认为,人的思维是很难统一的,但应该注意控制自己的情绪,稍微注意谈话的礼节,考虑一下对方感受,理解并指出对方谈话内容你认可的观点,再谈你不同的意见,沟通应该会轻松很多。
      • 许豪杰学而知否:很赞同组长的观点,我在去年的公开课里也讨论过这个主题。据我的观察,沟通失败是一种常态,人们在谈话中,将自己思想传达给对方的准确率不到50%,和自己的孩子沟通,准确率不足30%。正如你文中所说的,自说自话,不愿倾听,情绪等等都会影响沟通。而且我也发现人们带有情绪也是常态。这些都让我们的沟通充满了不确定性。

        另外,通过文章也发现,包包你很细心啊,能跳出自我,从旁观者的角度来审视自己和周围的环境,这个功夫了得。

        看了你的文章让我也再次警醒,控制自我情绪,学会倾听,才是高效沟通的出发点。

      本文标题:你能听见我说的话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haz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