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听教授的课,教授讲到OECD国家的强势开端计划,education and care,为什么教育在前照护在后?这让我想起来我离开家的那天晚上,甜心经历的事带给我的思考!
4号晚上郑州飞青岛,5号转机到首尔,我刚下飞机,在去往酒店路上,甜心发来视频电话,她在卧室给我发视屏电话,哭着喊着说爸爸,哥哥你们出去,一开始我以为是因为妈妈离开了,到晚上想妈妈才哭的这么伤心。她把哥哥和爸爸请出卧室,关上门,自己坐在床上用夏凉被蒙着被子坐里面和我视频(可见她自尊心多强,不想被别人看到自己哭的样子)。说,妈妈我要给你说一件事,今天我去peipei姐姐家,拿着我的手账本,姐姐说我的手账本贴的乱七八糟的,手账本根本不是这样贴的。说到这里哭声更大了。我赶紧安慰到:宝贝,好难过哦,如果我特别喜欢的一个东西被我喜欢的人说特别难看。我想我也会像你一样伤心的!宝贝,你想想看,姐姐的手账本是不是按照她喜欢的方式贴的?你的手账本是不是也是按照你的喜欢的方式贴的,你贴的时候想着的是不是你喜欢的故事?她点点头说是,此刻哭声小了一点点,不过眼泪还是不住地往下流。我接着安慰到,宝贝你能给妈妈讲讲你手账本里的故事吗?(我要帮助她合上情绪脑,开启智慧脑)她开始主动的止住哭声说,妈妈妈妈你看,我这里贴了草莓,还有一个小姑娘在窗边,她的妈妈去韩国了,她妈妈说她要去一次回来,然后再去下次,就永远不去了,在家陪着她……听到这里我的心里五味杂陈,眼角也湿润了,但我要镇定帮助她从这件事情里学习和发展自己,我接着说,我听了你的故事我好感动,你把妈妈和你的故事记在手账本里了。妈妈特别喜欢你的故事,真想抱抱你,爸爸在不在,让爸爸代替妈妈给宝贝一个大大的爱的抱抱吧。她说爸爸在,然后我老公给她一个大大的抱抱,亲了亲她。
我接着说,我们每个人都会用自己的方式记录和贴自己的小本子。我们贴的时候或者画画的时候想的是自己脑子里的画面,只要我们自己喜欢,把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放在里面就好了。但是我们不能要求每个人都喜欢。有人不喜欢也有人喜欢,对不对,但是最重要的是自己要先喜欢才行。她点点头。
此刻已经不在悲伤难过,转头又说妈妈,你看我的眼睛是不是肿起来了?我说还好,有一点点泪痕,洗个脸就好了,明天早上就什么也看不出来了。说着就鼓励她去刷牙洗脸,拿着视频电话,不一会就把睡前洗漱做完了,我说那就让爸爸给你讲个喜欢的故事吧。她主动给我晚安,挂掉了视频。
从这事情里我可以深刻的感受到一个孩子的成长不能只是吃饱穿暖,更重要的是要借助于生活点滴让孩子基于此可以学习和发展自己,毕竟她要逐步脱离爸妈,脱离家庭走向社会,成为有独立思考和处理问题能力的个体。教育与照护是孩子成长过程中不变的永恒主题,但是我们往往忽视教育的重大意义。对待孩子的情绪,以成人的价值判断有无意义来应付孩子的问题,甚至草草了事,不可耐烦,这反而错失了成人真正可以支持到儿童发展的大好时机。每个成长的瞬间加在一起就构成了孩子早期教育里的人格基础。
生活处处皆教育。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借助于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来养育我们的孩子,为她成为她自己而努力。
![](https://img.haomeiwen.com/i16877874/af26fcd06fc100f4.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