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地带:西南中国的社会性别、族性与认同》沈海梅
内容简介:本书在2012年出版,通过展现西南三个族群傣族、彝族、白族在语言、身体、服饰、婚姻、仪式、信仰诸方面所传达出的社会性别与族性之间丰富的维度,解读了各族群在民族国家整治过程中实践民族身份认同的不同社会情境,深入剖析了通过性别权利关系作用于认同实践二呈现出的社会性别差异。
本书开篇就提到了我们田野营课上的好些内容,通过梳理西南的定义、不同文化中心(西方&中国)下的西南研究等提出自反性的重要,提出要以“中间地带”的这个兼具空间与时间的视角重新定位西南,将其作为不同边疆不同文化(中国内地&东南亚、西藏&东南亚)的交汇联结处或者双方权力交锋的中心,在其多重的关系、丰富的维度中任何一处都是可以作为研究的中间地带。本书是以社会性别的视角来聚集人群日常的生活、往来的关系、风俗的变化等诠释权力的运作,不是非此即彼的胜利,而是多元流动的衍生。
作者的专业背景是从历史到人类学,结合中间地带的时空转换,让我看起来比较容易理解这些场景及其相应的解读,就想到了系列漫画《我媳妇儿叫高丽丽,我已经忍她很久了…》和尖椒部落的《月经即政治》专题,这些日常平凡的生活内容和相关的评论转发也在促使我思考,在民族志的文本书写之外,可以用什么方式来如何呈现生活场景中“性教育”潜移默化的影响,如何反思全面性教育的重要。为什么呢?原因一:个人水平,感觉学会书写自我民族志是个好漫长的过程,对于这些民族志里的理论有些阅读理解上的困难。原因二:新的方式,课堂上提到“知识生产的过程是权力运作的过程”,想到了厕所图标、厕所比例、口号标语等习以为常的事物的翻转,也是在呈现一种新的建构方式和权力表达。
(一)前期
提出目的:想用本书解决的问题是什么?
提取关键词:与目的相关的关键词或句有哪些(不超过16个)?
精选解答:选择3个关键词进行总结或衍生回答
(二)节点
读了3遍上篇前三章,找到了两个未来工作切入点
1、性别在现场:日常生活的场景中,不同的人所感受到的“性别与我”
2、人在历史经验与当下场景中学会和他人相处:在性暴力中,受暴者如何找到自己的内在力量与周遭的支持网络;目睹者如何看待当下与应对未来;施暴者如何运用暴力之外的方式(不伤害他人、不伤害自己)与人相处。
其中,影响施暴者背后因素很多,择一点聚焦:情欲表达的匮乏,从“防成狼&性愉悦”的角度出发:(上图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