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剥削论(一)2018-06-07

剥削论(一)2018-06-07

作者: zouxiao | 来源:发表于2018-06-07 07:24 被阅读35次

    (一)

    众人共同劳动创造的价值经过分配以后,剩余的部分被少数人占有的现象,叫剥削。

    剥削的产生,有两个必要前提。一是经过分配以后的价值尚有剩余;二是少数人有意识地占有这种剩余。

    没有价值的剩余,剥削就失掉了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在蛮荒时期,人类与天斗与地斗,常常衣不遮体,食不果腹,今朝以野兽为食物,明日则成为野兽的食物;人们不得不结伴而行,相依为命,常常朝不保夕,每天都有性命之忧。而正是这个时期,人们过着没有剥削的生活。

    没有主动的占有,剥削就失掉了赖以存在的意识基础。在共产主义时代,人类道德极为高尚,社会物质极大丰富,劳动成为最重要的乐趣而非养家糊口的手段;人们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主动的占有在这些高尚人类的高尚灵魂中没有容身之所。人类将在这个时期,幸福的过着没有剥削的生活。

    人类源起于一个没有剥削的时代,并将最终生活和灭亡于一个没有剥削的时代。

    凡此两个时期之间的,都必然地存在着剥削。而我们则是偶然的,处在这两个时期之间。

    以上是我们熟悉的关于剥削的历史。

    (二)

    当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时,人们普遍痛恨剥削的非正当性。

    因为被剥削意味着属于自己的东西被他人拿走而自己对此无能为力。

    被剥削使人产生被剥夺感、被压迫感和对世界对他人的无力感。

    (三)

    当成为剥削他人的对象时,人们普遍致力于维持剥削的正当性。

    因为剥削意味着拿走他人的东西而他人对此无能为力。

    剥削使人产生占有感、压迫感和对世界对他人的奴役感。

    (四)

    被剥削的使人厌弃和剥削的使人向往,推动着人类历史上演了无数气势磅礴、恢宏动人的暴力革命。

    陈涉、吴广一句“壮士不死则己,死即举大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直白的讲就是,“他们凭什么剥削我们,我们就可以凭什么剥削他们。”

    梅尔吉布森在《勇敢的心》中,行将被屠戮之时,以华莱士之名高声呐感“Freedom!”,另一种表达就是,“你们的行为是不正当的,不正当的行为应当改变。”

    陈吴和华莱士代表着人类对剥削的两种主要认识。

    陈吴的认识可以概括为:剥削是一种客观存在。生而为人,当成为剥削者而非被剥削者。华莱士的认识可以概括为:剥削是人类自主选择的行为。人们不应当、也有能力选择正义的行为。

    故而,陈吴的胜利并不导致世界的更加美好,虽然历史上他们也没有胜利,但总是与他们类似的人取得胜利。所谓换了人间,不过是剥削者的改头换面而已。

    华莱士虽然死掉了,但他的认识却给这个世界提出另一种可能性:这个世界可能变得更好。

    正如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言: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五)

    问题在于:人性能否与那样一个美好的社会相匹配?或者说,人类是否配得上一个美好社会?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剥削论(一)2018-06-07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jw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