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
顾曼桢和顾曼璐的悲剧归根结底,是因为有一个不作为的母亲。
一个母亲在失去丈夫这根顶梁柱之后居然还不能立起来,要靠一个十几岁的女孩出卖身体来撑起这个家,真的是太可悲了!
她口口声声说一切为了孩子们,但其实她除了在家里等米下锅以处,并没有为这个家做过什么贡献。
当曼贞说姐姐结婚了就不要再伸手跟她要钱时,母亲觉得祝鸿才能养得起她们一家,就没想过这种仰人鼻息的日子,曼璐会不会过得很艰难。
当然她也是担心曼桢一个人养家太辛苦了,但是这些话表面听起来让人觉得这母亲好像真的很疼孩子,但是真疼孩子会和孩子一起共担风雨。
曼桢和曼璐是被逼着成长起来的,如果她们的母亲但凡肯为了这个家付出一点,曼桢不会活得那么累,曼璐不会自甘堕落。
这个家其实并没有到穷途末路的地步,小说中顾母亲自己就曾经说过她们乡下还是有几亩薄田的,如果回去,通过乡里四邻的帮助再加上一家人齐心协力未必不能共渡难关。
可是他们非要留在上海,原因有点可笑,居然是因为小地方没有好学校,不能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都让自己的女儿出去卖身了,还在乎有没有好教育吗?
难不成乡下的孩子就读不好书了?说白了还是不想自己受委屈,也不想让儿子们吃苦,至于女儿,只要能拿回钱来,一切都不重要了。
所以,这样的母亲,让人看了可气又可恨!
注:《半生缘》读书笔记二
![](https://img.haomeiwen.com/i7811682/05f3a9d63f67631f.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