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问自己,我是个奇怪的人吧?是不是世界上所有的人都和我一样,还只是我见到的人太少了,所以我不了解其他人。
不过经常是自己的一些乱七八糟的想法蹦出来,和很多奇奇怪怪的梦。就算正在画画,和好朋友在外面玩儿,如果突然咯噔一声,也必须要写下来。各种一段段的文字碎片,记录了各种阶段的心路历程,没什么道理,没什么逻辑。
妥妥地扔下了颜料,揪出耳机,两耳不闻窗外,就能沉浸于自己的思路里,它有时是激情澎湃,有时是暗淡萧然。
这次是为了恭喜我感觉跨过了画画非要与技法论长短的坎儿而写,一直羞于给别人看自己的画,总觉得自己画的不好,技法不够深入,画面表达能力又欠缺,比自己画画好的那么多,始终在绘画过程中小心翼翼,一边碰撞,一边成长。
现在反而有点儿后悔,如果不是自己在这方面如此敏感,就会更多地愿意把自己的缺点暴露出来,可以更厚脸皮地去请教别人,更愿意分享,也就会进步更快。
昨天听完企鹅妈妈的课,说的真好,技法永无止境,现在分享自己的画和画了几十年再分享压力其实一样大,圈子里比自己画的好的人永远不会减少,比自己画的差的人也永存在,会有人夸你也有人从高处评判你,每一幅画的好坏,不应止于技法的娴熟,为它赋予意义,表达自己,它的意义就被无限放大。
做一个有自己想法的人。没有高度的标准,活在自己的生活节奏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我使自己进步的方法就挺病态的,其实是隔绝,想做什么事,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羞于同别人表达,不敢让人知道,超怕别人的评判,给自己创造一个适合做自己想做的事情的环境,走在荒野,孤独了一点儿,自由了一点儿,没人往下拽,索幸也再没那么多的打击。
之前有个老师说我,你怎么老坐不住,心不定。我说,我现在不适合画画。他笑了,那什么时候适合?
去年又见到了那个老师,是在画室。他说,你像风一样。我答,现在是我该画画的时候了。
没有长期画画的习惯是真的会坐不住,养成了每天画画的习惯后。建立绘画思维是我的进阶目标,我尝试用刻意训练改变自己的思维方式,一直知道自己是有固定思维模式的,转换成绘画思维其实是有点儿难的。例如,我有什么要表达的事情第一反应是用文字记录,一般输出的东西都比较抽象,也比较随心,过于注重细节,没有创作的大纲,写作是我的个人爱好,写的时候比较随心所欲,想到什么写什么,我不爱写小说,所以没有情节,这是我有时东西表达不清楚的弊端,而一副插画如果想表达一个场景,需要同时考虑的事情比较多,更需要一个大纲。
因为多年对自己输入的东西都比较抽象,所以呈现出来的东西也会很抽象,文字更有那个意境,但很难被人理解,第一步准备做的事情,就是在有什么想要表达的东西的时候给自己一个选项,这东西我能通过绘画记录么?
尝试用色彩去表达情绪,印象派的画风最适合此时,大大的笔触厚重的颜料,似乎画笔和本体是一个系统,甩手一挥间沉抑着的能量,能随着毫无规律地涂抹释放。
在录制绘画课程中建立原创转化思维,像做阅读理解一样,看到一节很有创意或者表达形式很好的课,分析源头,用了什么主题什么素材和表现形式什么样的思路做出的这节课,用倒推的方法了解了大纲,再想办法运用这种表现形式,做出改编后的原创的作品,而不是直接套用。将思路草稿记录下来。
用插画的形式画日记,围绕着自己感兴趣的某种表现形式,先轻轻地开始,建立起纯原创的思维,好不好看先不管,记下来,草稿形式的就可以,有时间后期用软件做成系列图。
不过技法还是蛮重要,熟练地运用,就有选择权可以选择用或不用,画是载体,重点在于表达,但表达的形式可以更加如意呢,手绘加油吧。
在回忆儿时,能否将当时场景绘制出来,能否画出在深受感动却不想被人发现的状态,能否将时间带给我的温暖感恩画出来,能否,将未来的幻想画出。
现在虽然还是朦朦胧胧的,可却是真的期待啊,期待自己一层一层剥开绘画当中更美妙的世界,石缝里浇灌,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