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初中学生的翻译更加准确,是我们教学初中文言文的重点和难点。下面就以《小石潭记》为例,来说明一下这个问题。
初中文言文的翻译在我们这里要占八分,其中课内和课外各四分。而要得全这八分,不能仅仅靠理解,也不能仅仅靠记忆,它还包含了许多综合的能力,比如组词、换词、联想、猜想等的能力。
一、组词、换词能力
1.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译文:隔着竹林,可以听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心里为之高兴。
分析:组词如,隔(隔着),换词如,闻(听到),篁竹(竹林),乐(高兴),这些是基础,只是为什么要这样组词,换这个词而不是其它词,这就要联系全文来分析理解。
2.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译文: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
分析:这一组翻译的组词更加明显。如,青树(青翠的树木),翠蔓(翠绿的藤蔓),参差(参差不齐)。“蒙络摇缀”的翻译换词还可以借助偏旁部首来进行联想,如络(缠绕),披拂(随风飘拂),组词换词准确了,如果没有特殊句式,准确地串词成句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注意特殊用法
1.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译文: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
分析:这几句的翻译要注意名词作状语的现象。西南(向西南),斗(像北斗星),蛇(像蛇那样蜿蜒),这三处理解了,这几句的翻译也就迎刃而解了。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译文: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
分析:这两句的翻译也要注意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如犬牙(像狗的牙齿那样),其余就是组词和换词的能力了。
总之一点,学生在翻译前,首先要学会分析判断,灵活运用老师教过的常用方法,其次,要能熟练而准确地组词、换词、猜想,最后选定最适当的那个词语来翻译,千万别做思考的懒汉,用死记硬背来学习文言翻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