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不断的试错的过程中,最终会形成一套自我运行的机制。这个机制不会是定性的,它也一定变化的。
我们在与世界的交互过程本质上是让自我的秩序不断的兼容外部世界。但这个兼容过程,却是要不断的试错。早期的生物是通过个体的死亡来完成试错,现今的人类则是通过学习来完成试错,具备学习能力的生物,不需要个体的死亡,也能够找到自我的生存之道。
高级的学习能力对于生存能力是必要的,甚至它是衡量一个生物体重要标准。通过极强的学习能力,能在短时间内适应环境,甚至改造环境的能力,是整个生物种群中BUG级的存在。学习能力,似乎是所有生物体都具备的能力,但人类却是把这种能力给点满了,这也使得人类有称作万物之灵的资格。
在认知世界的过程中,会不断的犯错,而能够在错误中学习到规律的个体,则能够跟好的生存。没有学会规律,就会在试错过程中耗尽资源,个体也会因此也死亡。自然界大体上是如此,人类的社会也差不多也是如此。但人类社会又有些许的不同,人类的部分个体会帮助其他的弱小个体,最终形成群体。群体的凝聚力,使得人类可以做出超过个体能力的东西。个体的分工协作,加之各种博弈出来的规则。
使得社会群体不断前进,但群体在发展到一定规模之后,个体之间的利益出现冲突,规则不在适用时,群体就会分裂。
分裂之后的群体,又会以新的规则重新聚集在一起,如此反复。这种分分合合,也是一种试错行为。不仅是个体会试错,群体本身也会试错。个体会发生的事情,群体也一定会发生。在试错过程中,某些个体会因为学习不到规律,而耗尽资源而死亡,群体也是一样会耗尽资源而消亡。所以在试错过程中,学会规律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控制在试错过程中的资源消耗。
成功仅仅只是一个偶然,失败才是常态。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