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出这个词,最近今年被频频提起,大概主要是因为自媒体崛起而带的节奏。所谓“用输出倒逼输入”、“输出大于输入”云云。
之前对于输出这个词的理解,有些狭隘,仅限于写作这件事情上。但是最近疫情期间,闲暇的时间多起来了,也就有了更多的思考时间。在人人都想做副业的潮流中,也琢磨着业余时间可以做点什么。
把自己能做的、有兴趣做的、能带来收入的事情做一个筛选,发现点其实还挺多的。
比如:喜欢跑步,那么可以做一个小的跑步社区,教大家正确的跑步,还可以带领大家养成习惯;
比如:擅长编程,也可以写一些教程,放到网上,教会新手;
。。。
要么是工作技能、要么是业余爱好,从来没有想过能输出出来,作为自己的一个产品从而让自己能给更多人带来好处,至于作为副业的收入,顺带而已。
简单来说,就是作品意识不足。
前两天在翻看许岑的公众号的时候,发现他就是一个作品意识非常强的老师:弹吉他、弹钢琴、厨艺、英语、PPT、学习能力、研究能力、卖衣服。。。这些都做成了教程放到网上,供新手、老手学习参考。
至于收费这件事情,其实是为了过滤掉一部分不愿意付出学习成本的读者,为了提高自己的品牌力;另外,也是为了倒逼输出,因为付费用户肯定比较挑剔,这样就形成了一个正向的循环。
另外,输出的范围还可以更广一些,比如你作为一个写作者,能否有自己拿的出手的作品发表?当然这是比较高的要求了,毕竟大部分人能坚持写作就是很了不起的一件事情了。但是如果抱着能有作品在知名媒体上发表,那将会促进你更好的写作。
比如编程,你是否能有像样的开源/闭源产品?
比如设计,你是否有值得骄傲的产品?
比如喜欢读书,那么是否有自己的心得?对于一部作品是否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看法?
。。。
不管做不做副业,如果你有比较好的输出(作品),你的收入都不会太低。
毕竟,社会还是看输出的,如果你有让别人看得见的输出,别人才会更认可你,然后才能为你反向输出价值。
以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