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家园

作者: 不思少爷 | 来源:发表于2018-10-06 14:24 被阅读0次

任何境况的主观独断必然导致某程度上价值判断缺失,“人”的固有天性使我们无法分毫不差地厘清、满足对真理绝对纯粹的追求与自我特殊价值获取的同时饱和,偏差总有残存,由于在纯粹意境中掺杂他物必然破坏其纯粹性,可命之为一种“恶”,或者是一种施“恶”的欲望,这或多或少地存在于我们自身而隐隐发挥着功效。因此,当我们看待每位思想家的观点时总会闯入一层“真理的迷雾”而不觉,我们总带着未来的深意从此圆跨进彼圆、在梦魇延缓的快感中得到自我充盈,迷失对终极、绝对意境的直接指向及对潜藏于灵肉下的超越性反思。

我们视之为”失落性和解”,即自身对一种无害偏见麻木且被动妥协的良好适应,它既混和于时间又隐埋于时间。此处表现出的矛盾性,时间单纯给它身份,其本身必然不依赖时间存在,终归是一颗被一层层虚无包裹的世界种子。比如,时间仿佛无法被侦察,是透明的,但若盯着一辆车行驶一段路,比起前一种情况能稍体察到时间在此过程一方面以流动、流逝之态涌现其身,另一方面其搭载光影的形式混淆真幻虚掩其身,于是我们更领会到Aristotle——“时间是依照先后而定的运动数目”,即“现在”组成的系列,它以必然矛盾性造就其独特的“失落性和解”之果,是置零性的,甚至是归灭性的,看似毫无纷扰,而我们最大缺点是总忽略或过滤掉此稳定背后所蕴含的驳杂裂变、重组、熔炼后的易碎。这个以“真理”之貌示人的赝品予我们第一动力,在光滑圆轨道顺沿惯性不停自转,我们本属于“圆轨道”而不是往任意方向做自由落体的“无形体”。

只要有场域约束,我们就不能自由蔓延吗?即如果我们活在“人”这个场域,便无法抛却“人”的属性或精确地说是场地(意志活动,写意之家园)去论断外在于我们的存在,进而产生目的意义的失落,从而使精神无力伸延吗?是。作为人,无论说话,行动,思考,都是一种欲念、意志,是意志体在究取自由的芳香,是“人”这个场地阻碍了其进展,而不是我们所想谈的——“人”之整体被钢筋水泥构成的场地,或者是被自然空间所困的情景,我们的家园由此看来并不是被一花一草、一砖一瓦叠起的生存空间,而是存于我们自身的、对自身一切行为加以监管保证的一个“律法之园”。

我们的思行始终在“人”所被赋予的一切属性或场地内稳定且无意识地进行,始终为自己的品行,性格,习惯,本性所共谋,意志(纯粹人格)想冲破此“大场地”,但皆作“失落性和解”,除非事先判决或商量好,我们是由此场地出发得出结论,否则将无休止陷入理论上的“无政府状态”。当然,这是以承认作为人的本质,必须是时刻欲超越自缚去向往更广阔的积极意义的存在为基础的,否则,“失落性和解”不存在,自由意志更不可能存在。从另一角度,或许可超越“失落性和解”,即“家园”真正与我们融为一体,成为纯粹意志组成部分,这时才真真正正成其为“家园”本身,不然它永远只是“家(枷)锁”。

相关文章

  • 论家园

    任何境况的主观独断必然导致某程度上价值判断缺失,“人”的固有天性使我们无法分毫不差地厘清、满足对真理绝对纯粹的追求...

  • 长工发财记

    文/一江 【声明】文章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文字家园】 从前有家地主老财,良田论顷,骡马论群,谷子麦子...

  • 杭州论剑(中华新韵)

    钱塘江畔涨春潮,教育专家剑论高。 智慧家园齐建起,五湖四海任翔翱。

  • 学习新知识

    学习习近平的“两山论”的知识点 学习,文化知识 @绿水青山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共同建设我们的美好家园……共同...

  • 踏雪寻梅,静待花开 | 简书心理专题2017下半年推荐作者招募令

    走再远的路,是期冀回到家园;飞得再高,我们都将倦鸟归巢。论再多的理,是渴望贴近心灵;写得再深,我们仍需返璞归真。假...

  • 能量将帅挑战第82天

    时间:2021年5月28号 地点:天津市,西青区,碧水家园 作者:阮博杰 《论沟通的重要性》 22:19~22:5...

  • 赵书成〔正宫.白鹤子〕论弃狗

    赵书成〔正宫.白鹤子〕论弃狗 富康才溜狗,因疫反生烦。义犬失家园,举世皆惊叹。 问心谁有愧,丢弃怎能安。宠物本无辜...

  • 8/30

    怒火家园/尘雾家园

  • 论哲学是家园与哲学应为王

    在对哲学的认识与讨论中有人认为哲学是故乡是家园,。十八世纪德国著名诗人天才定义哲学为哲学是怀着一种乡愁的冲动到处寻...

  • 34、重力的本质是什么?

    这里是家园、这里是家园、这里是家园。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家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rha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