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论语新解

论语新解

作者: 甘棠书院 | 来源:发表于2022-02-25 11:15 被阅读0次

    2022年2月16共学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论语·学而》篇第一章

    【注释】(此处以钱穆先生的《论语新解》为底本。)

    [语音]

    子曰:或说:“子,男子之通称。”或说:“五等爵名。”春秋以后,执政之卿亦称子,其后匹夫为学者所宗亦称子,孔子、墨子是也。或说:“孔子为鲁司寇,其门人称之曰子。称子不成辞则曰夫子。”《论语》孔子弟子惟有子、曾子二人称子,闵子、冉子单称子仅一见。

    学:诵,习义。凡诵读练习皆是学。旧说:“学,觉也,效也。后觉习效先觉之所为”谓之学。然社会文化日兴,文字使用日盛,后觉习效先觉,不能不诵读先觉之著述,则二义仍相通。

    时习:此有三说。一指年岁言。古人六岁始学识字,七八岁教以日常简单礼节,十岁教书写计算,十三岁教歌诗舞蹈,此指年为时。二指季节言。古人春夏学诗乐弦歌,秋冬学书礼射猎,此指季节为时。三指晨夕言。温习、进修、游散、休息,依时为之。习者,如鸟学飞,数数反复。人之为学,当日复日,时复时,年复年,反复不已,老而无倦。

    悦:欣喜义。学能时习,所学渐熟,入之日深,心中欣喜也。

    有朋自远方来:朋,同类也。志同道合者,知慕于我,自远来也。或以方来连读,如言并来,非仅一人来。当从上读。

    乐:悦在心,乐则见于外。孟子曰:“乐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慕我者自远方来,教学相长,我道日广,故可乐也。

    人不知而不愠:学日进,道日深远,人不能知。虽贤如颜子,不能尽知孔子之道之高之大,然孔子无愠焉。愠,怫郁义,怨义。学以为己为道,人不知,义无可愠。心能乐道,始跻此境也。或曰:“人不知,不我用也。”前解深,后解浅。然不知故不用,两解义自相贯。

    不亦君子乎:君子,成德之名。学至此,可谓成德矣。

    本章乃叙述一理想学者之毕生经历,实亦孔子毕生为学之自述。学而时习,乃初学事,孔子十五志学以后当之。有朋远来,则中年成学后事,孔子三十而立后当之。苟非学邃行尊,达于最高境界,不宜轻言人不我知,孔子五十知命后当之。学者惟当牢守学而时习之一境,斯可有远方朋来之乐。最后一境,本非学者所望。学求深造日进,至于人不能知,乃属无可奈何。圣人深造之已极,自知弥深。自信弥笃,乃曰:“知我者其天乎”,然非浅学所当骤企也。

    孔子一生重在教,孔子之教重在学。孔子之教人以学,重在学为人之道。本篇各章,多务本之义,乃学者之先务,故《论语》编者列之全书之首。又以本章列本篇之首,实有深义。学者循此为学,时时反验之于己心,可以自考其学之虚实浅深,而其进不能自已矣。

    学者读《论语》,当知反求诸己之义。如读此章,若不切实学而时习,宁知不亦悦乎之真义?孔子之学,皆由真修实践来。无此真修实践,即无由明其义蕴。本章学字,乃兼所学之事与为学之功言。孔门论学,范围虽广,然必兼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学者诚能如此章所言,自始即可有逢源之妙,而终身率循,亦不能尽所蕴之深。此圣人之言所以为上下一致,终始一辙也。孔子距今已逾两千五百年,今之为学,自不能尽同于孔子之时。然即在今日,仍有时习,仍有朋来,仍有人不能知之一境。

    学者内心,仍亦有悦、有乐、有愠、不愠之辨。即再逾两千五百年,亦当如是。故知孔子之所启示,乃属一种通义,不受时限,通于古今,而义无不然,故为可贵。读者不可不知。

    【白话试译】先生说:“学能时时反复习之,我心不很觉欣畅吗?有许多朋友从远而来,我心不更感快乐吗?别人不知道我,我心不存些微怫郁不欢之意,不真是一位修养有成德的君子吗?”

    薛逸然:今天我们开始学习《论语》,我们先有一些关于《论语》一书的整体性认识。

    《论语》的成书问题。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编纂而成。钱穆先生认为可能是以有子和曾子的弟子为主编。杨朝明先生更进一步认为是以曾子的弟子子思为主编。但无论何人,《论语》的特点是“正实而切事”。

    《汉书·艺文志》记载:

    《论语》者,孔子应答弟子、时人及弟子相与言,而接闻于夫子之语也。当时弟子各有所记,夫子既卒,门人相与辑而论纂,故谓之《论语》。

    《论语》的成书有这么几个特点。

    第一,孔子弟子随时记录孔子言论。

    《论语》中,不论孔子本人的话还是孔子弟子的话,都应来自孔子弟子的记录。在孔子长期的教学生涯中,他的弟子常常随时记录老师的言语。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子张向孔子请教“行”的问题,《论语·卫灵公》记曰:

    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子张书诸绅。子张觉得老师的话太好了,于是“书诸绅”,也就是把这些话写在腰间的大带上。

    第二,《论语》材料是孔子弟子集撰的结果。

    《论语》是“门人相与辑而论纂”的结果,唐人颜师古注说:“辑与集同;纂与撰同。”这样,所谓“辑而论纂”,其实就是“集撰”或者“撰集”。

    也就是把弟子们平时记录的内容加以收集整理。整理的方向是保留本人所说语句的原貌。这是《论语》与《大学》《中庸》等书的区别,他是我们了解孔子最准确的文本。

    子思曾说“或亲闻之者,有闻之于人者,虽非其正辞,然犹不失其意”。《子思子》(包括《中庸》篇)中大量的孔子言论,有不少应该就是“闻之于人者”,虽然“不失”夫子之“意”,但可能“非其正辞”。

    相比而言,《论语》所记则应当属于孔子之“正辞”。

    试举《论语》中几例

    《季氏》记载说: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礼》,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

    《子张》篇中的记述更具有典型意义:子夏之门人问交于子张。子张曰:“子夏云何?”对曰:“子夏曰:‘可者与之,其不可者拒之。’”子张曰:“异乎吾所闻:君子尊贤而容众,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贤与,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贤与,人将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

    作为孔子的再传弟子,子夏门人向子张求教问题。子夏所言与子张不同,最后子张还是以自己从孔子那里听到的相告,《论语》这里所表述的还是孔子的思想。

    《子张》篇中又记述说: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曾子的这两段话,都是直接转述的孔子言论。

    第三,《论语》的编纂在孔子“既卒”之后开始,子思之时完成。

    何谓“既卒”?去世之后不久就开始了《论语》的编纂工作。

    《尚书·金滕》有“武王既丧”的说法,《史记·鲁世家》作“武王既崩”。无论“既丧”还是“既崩”,都表示武王去世以后不太长的时间。《文选·辩命论》注引《傅子》还有一种说法:“昔仲尼既殁,仲弓之徒追论夫子之言,谓之《论语》。”

    《论语》中记载有曾子临终之言,该书的成书上限应该在曾子去世之后。成书时间下限,通过当代的考古发现我们可以有更准确的认识。郭店楚墓竹简研究的成果证明,其中的儒家著作属于久已佚失的《子思子》,同时也证明《隋书·音乐志》引沈约所云“《中庸》、《表记》、《坊记》、《缁衣》,皆取《子思子》”是有根据的。《礼记·坊记》中已经出现了“论语”之名,《坊记》曰:子云:“君子弛其亲之过,而敬其美。”《论语》曰:“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高宗云:“三年其惟不言,言乃欢。” 《坊记》为《礼记》中的一篇,而《礼记》乃是汇聚原有典籍而成,《坊记》也当为戴圣取自子思之书。

    如果《坊记》引用的《论语》之言还有可能是《礼记》编者所添加,那么,郭店楚简的引述则应当可以旁证乃至坐实《论语》的早出。郭店楚简的《语丛》中也引述了《论语》中的句子:《语丛三》第五〇、五一简,据研究,可以隶定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语丛三》第六四、六五简,两简有中线作为界隔,是“毋意、毋固、毋我、毋必”。《论语·子罕》曰:“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顺序虽有差别,但二者至少应当同源。

    看来,战国时的楚国不仅有《子思子》流传,也有《论语》流传。郭店楚墓竹简中有不少语句与其他文献记载的孔子言语相近,情况大致都是如此。出土郭店楚简的古墓,其年代约在公元前300年左右,墓葬中的书籍成书时间应在其前。这就意味着公元前300年以前,《论语》已经在南方的楚国流传,也证明子思在其著作中引述《论语》很有可能。

    《坊记》中明引《论语》,而且《坊记》与郭店楚简的许多篇章明显属于《子思子》,则子思生活的时代《论语》应当已经成书。由于材料有限,子思生卒年不十分清楚。钱穆先生研究子思在世时间约为公元前483年~前402年,今有学者研究子思在世时间约为公元前491年~前400年。则《论语》成书的下限当在公元前400年以前。《论语》中记有曾子临终之语,则《论语》的成书时间上限应当在曾子去世的公元前428年,所以,《论语》成书的具体时间,大体可以限定在公元前428年至公元前400年间的二十几年之中。

    而这一时期的儒门众人,自然以子思子身份最为特殊。《论语》由子思主持完成更为合理。

    一方面,《论语》出于曾子门人,阅读《论语》,其中厚重的曾子言行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曾子门人,他人一般不会如此编辑;另一方面,《论语》形成于孔门后学分化的背景之下,而孔门的严重分化又难以聚集这么多的材料。要解决这样的矛盾,合理的推论只能是众弟子将材料汇聚到一起,最后主要由一人进行整理、选辑、编订,而这位整理编订者应在孔门之中地位尊隆,而且应是曾子门人。

    主要内容引自钱穆先生的《劝读论语与论语读法》

    (一)吃紧为人

    《论语》的中心思想是讲做人的道理。我们读《论语》,首先和根本的,也是学做人。钱穆先生说:“诸位莫问自己所研究者为何,皆应一读《论语》,懂得‘吃紧为人’。即是要在做人一事上扣紧。中国传统义理重要正在讲‘人’。此则并非一项理论,成不成系统,合不合逻辑,或仅是一种知识。一部《论语》,重要教人并不在知识或理论上。”朱熹《论语集注》引程子谈读《论语》:“程子曰:‘今人不会读书。如读《论语》,未读时是此等人,读了后又只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

    我们今天也应以这样的态度读《论语》,以这样的标准衡量读《论语》的成绩。

    朱熹说,《论语》的特点是“就切实做工夫处教人”,讲的都是“切己可行之事”。读的时候要联系自己的日常生活,切身体验来体会理解,切忌只求高深玄妙,从观念到观念作空洞的演绎。

    (二)不先立论

    这是朱熹提出来的。他说:“某所以读书自觉得力者,只是不先立论。”

    不先立论,就是不要拿自己已有的观念来解释和理解《论语》。读《论语》前我们已经读过不少书,接触到许多不同的思想、理论,头脑里不是一片空白,难免会以先入之见来看《论语》,影响我们了解《论语》的原意。不先立论就是告诉我们,要先把自己这些已有的观念放一放,虚心地去读、去体会,自觉地避免先入之见的干扰。

    他批评当时一般学者,不虚心仔细体会孔孟经典的原意,只是依着自己的想法去解释经典,硬把自己的意思说成是经典的原意,实际只是用经典来印证自己的观点。“某尝说自孔孟灭后,诸儒不子细读得圣人之书,晓得圣人之旨,只是自说他一副当道理。说得却也好看,只是非圣人之意,硬将圣人经旨说从他道理上来。……他本要自说他一样道理,又恐不见信于人,偶然窥见圣人说处与己意合,便从头如此解将去,更不仔细虚心看圣人所说是如何。……只是将圣人经书拖带印证己之所说而已。”(朱子)

    不先立论,特别要注意的一点是不要以西方现代的观念去理解和解释。近代以来,西学传入,国学的研究和发展,进入中西会通的阶段。今日世界更进入经济全球化,人类共处于地球村的时代,不同文化的交流、碰撞日益频繁和加剧。会通中西,吸取它文化的精华,丰富发展国学,是当务之急,愈来愈受到学者的关注。认清时代的潮流,关注中西比较和会通,是对的,然而须知这样做的基础是对中华文化的特质和中西文化的差异要有深刻的了解。特别对于初学者来说,不注意了解中华文化的特质和中西文化的差异,急于作中西比较和会通,实际上就会自觉不自觉地以西方文化的思维方式和观念来理解《论语》,而不能真正理解《论语》和中华文化。这是需要特别提出以引起注意的。

    (三)从《论语》本身了解孔子思想

    中西文化在宇宙观、思维方式,以至表达方法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读《论语》时不可不加以注意。钱穆先生说:

    “中国思想,其从入之途及其表达方法,总与西方的有不同。西方一位大哲学家的思想,总见其有线索,有条理,有组织。他们提出一问题,关于其所用的名辞与观念,必先有一番明确的界说。他们讨论此问题,千回百折,必有一项明确的结论。读中国书便不然。若我们依着研究西方哲学的心习来向《论语》中寻求,往往会失望。

    “我们把研究西方人哲学思想的头脑来研究《论语》,每易于《论语》中提出许多不成问题的问题来,主要在于中西双方思想从入之途不同,因而其表达方法也不同。读《论语》,应该依照孔子的思路来读,才能于孔子有了解。孔子思想的表达方法,也即在《论语》里明白可见。因此我们只该从《论语》本书来了解孔子思想,不该先自缚在西方哲学之格套中来寻求。”

    常见有人提问,仁、义、礼等等的定义是什么?或要整理《论语》的“公理体系”,便是这方面的具体例证。

    (四)逐字逐句求解,读一章得一章之益

    要求《论语》本意。基本的方法是逐句逐章地读,逐章逐句地求确解。钱穆先生说:

    “读《论语》贵于读一章即得一章之益。……逐字逐句求解,解得一句,即明白得此一句之义理,即可有此一句之受用。若解释得多了,凡属《论语》论仁处,我都解得了;《论语》不提到仁字处,我亦解得了;孔子论仁论道的真意义,我自然也解得了。此是一‘会通’之学。义理在分别处,亦在会通处。会通即是会通其所分别。若《论语》各章各节,一句一字,不去理会求确解,专拈几个重要字面,写出几个大题目,如‘孔子论仁’‘孔子论道’之类,随便引申发挥;这只发挥了自己意见,并不会使自己真了解《论语》,亦不会使自己对《论语》一书有真实的受用。那是自欺欺人,又何必呢?”

    钱穆先生在《孔子与论语·孔子诞辰劝人读论语并及论语之读法》中说:“读《论语》,可以分散读,即一章一章地读;又可以跳着读,即先读自己懂得的,不懂的,且放一旁。你若要精读深读,仍该如此读,把每一章各别分散开来,逐字逐句,用考据、训诂、校勘乃及文章之神理气味、格律声色,面面俱到地逐一分求,会通合求。明得一字是一字,明得一句是一句,明得一章是一章。且莫先横梗着一番大道理、一项大题目在胸中,认为不值得如此细碎去理会。”

    这里他说的“先横梗着一番大道理、一项大题目在胸中”,“《论语》各章各节,一句一字,不去理会求确解,专拈几个重要字面,写出几个大题目,如‘孔子论仁’‘孔子论道’之类,随便引申发挥”,这是当前许多读者的通病,值得引起注意。

    (五)不要忽略具体的人和事

    《论语》的中心思想是讲做人,他不是光讲道理,许多地方是通过具体的人和事来讲。读《论语》不能只注意直接讲到思想的部分,而忽略讲具体人和事的部分。钱穆先生说:“全部《论语》,多是在讲具体的实人和实事。若忽略了《论语》中所讨论到的具体的实人实事,则全部《论语》所剩无几。……抽离了具体的人和事,超越了具体的人和事,凭空来讨论思索,那便近于西方哲学思想的格套。……我们若明白此意来读《论语》,自应更多注意到《论语》中所提到的许多具体的人和事,却不应凭空思索去求了解。因此讲求孔子思想,不宜脱离人事。”

    钱穆先生说:“既然孔子的思想和义理,都扣紧在人事上,因此读《论语》,也并不能专注意‘仁’字、‘礼’字等许多字眼。换言之,《论语》中凡牵涉到具体人和事的,都有义理寓乎其间,都是孔子思想之着精神处。要懂得如此平铺用心,逐章逐句去读《论语》之全部,才见孔子思想也有线索,有条理,有系统,有组织,只是其线索、条理、系统、组织与西方哲学有不同。”

    薛逸然

    本章学字,乃兼所学之事与为学之功言。孔门论学,范围虽广,然必兼心地修养与人格完成之两义。

    区别就是为学之“事”与“功”。其实也就是“明德”与“亲民”。两者虽然道理一贯而下。但是孔门论“学”的特点,往往会分开讲。

    要“时习”。不是拿出一个题目只做义理的阐述,更不是思维逻辑上空讲。落在具体的境遇中,不离日用行常,切己切事。《论语》这个特点特别明显。

    本篇为《论语》首篇,共十六章。该篇记有孔子言论八章,另有有子的论述三章、曾子论述二章、子夏论述一章,还有子贡与子禽、子贡与孔子的对话二章。

    “学而”篇为论语首篇,提纲挈领,而第一章第一句自然是重中之重。字字玑珠,要细心体会。首句把握准确了,《论语》的学习才能步入正轨。

    “学”,篇首第一字,整本论语乃至儒家入道之途,就在这点出来了。后人称夫子为“圣”,夫子从来自称“学”。生而知之者,举世难寻,儒家所讲入道之途,在学。志于学,志于道。

    “而”,虚字。古文中虚字特别重要。表态度,表语气。学而——,《礼记》“学然后知不足”,《大学》“知止而后有定”,皆是要先学。

    “时”,一天,一月,一年,一个时代,一个世界。儒家重“时”,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也”。说儒家因循守旧,顽固不化的,那是《论语》第一句话都没有读懂。关于“时”,儒家各典籍都有非常重要精彩的阐述。最简单的,钱穆先生举的两例,用现在的话表述,大体相当于时间管理与人生规划。这属于外在的“时变”。更为重要的还有“时中”。《中庸》第二章就讲“君子而时中”。

    “习”,鸟数飞也。“之”也是虚字。习之,并非简单的知识复习,而是重生命印证与躬行践履。后世"学习"二字,渐失真意,阳明先生以“知行合一”示诸生,大本大源在此。其理一也。

    中华文化念兹在兹的一个“道”,“知道,问道,体道,悟道,行道,弘道,达道”等等,儒家告诉你要“学而时习之”。如何“学而时习之”,整本《论语》给我们做了展示。

    儒门讲道,“不离日用行常内,直到先天未画前(王阳明《别诸生》”

    郭建华:乐是一种体会体验,是自我感觉,共同感觉,乐不是让别人看的,而是自身要追求的一种状态,所以要向内求,修行自身不断提升生活的幸福感和追求幸福的方法,为大道志向与同道中人共为知音或者寻求相同的圈子让内心充实,包容不完美不理解接受客观事实,吾性自足,不因别人不知内心波动。

    贾跃胜:发于内心之喜悦皆因外在所学所友,人在这个世界上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所以其喜其乐必缘于与人事的互动交流!所以只有对外做好事,忘却自我才有真乐!以奉献天下之心做事其乐也无穷!心大乐大!乐于自心信息之通达无碍!

    先立于“至善“再去历万事,把握当下,享受过程,乐在其中!因为每历一事即明一理,怎会不悦不乐呢?然若未立于至善,有一个自我在,便每历一事都会有难解之痛苦!

    缪丹:今天早上关于我学习见善的学习分享

    我想起在和+共享图书馆这几年做志愿者的一些经历:

    善,就是爱,

    分享就是爱,

    奉献就是爱,

    付出就是爱,

    共享就是爱。

    和+共享图书馆就是在集所有人的贡献,一座空馆,所有来的人员都是志愿者,从馆长到每天服务的每一个人,也给更多愿意去付出奉献的人一个平台。

    大家都在利他付出的时候,得到很多,越付出承担,越幸福。

    王阳明说

    ,无善无恶心之本体,善恶本在我们的起心动念间,我的蜜糖可能是你的砒霜,你的蜜糖也可能是我的砒霜,同样一个人,在我看来是善的。而在你看来可能就是恶的,所以任何事物本身都没有善恶。是我们的心赋予了他们或善或恶

    万物一体。是阳明心学的世界观,要把天地万物都当成自己身体和心灵的一部分。拥有担当精神,有人认为这很难,但王阳明的看法是,只要你有以天地万物为一体的念头,就能做到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就是知行合一,前提条件是无善无恶!

    关于善恶的学习

    又让我意识到在每一个当下,觉知我的每一个念头是多么的重要。觉知就是生命!

    祝福大家安住每一个当下。

    靳婷:

    感谢薛老师的分享

    读了您书写的内容后有几个体会

    1读书不能死读,要把读书的感悟和古人的气象结合自己当下的生活融会贯通,打成一片(您讲过的左宗棠)

    2不能仅用西方式的概念性表述和逻辑性表述去理解论语,更应该用古人的体验性表述去理解论语

    3任何学问学到最后都是为了有用,指导人生,(您讲过的吕祖谦)而不是知识堆砌,学识的卖弄,边学边悟边行,边行边学边悟,边悟边学边行,这三者不断穿插,让自己的大脑回路、精气神都吸收经典的潜意识,用生活和工作,处理各种关系去衡量我们学习的效果,反推过来再学习,螺旋上升。

    王福明

    感悟有二:

    一是孔子之境界:我想,“人不知”的境界大概是不能也不敢企及的了,如果有所进步,“有朋自远方来”的境界,也算是人生的极大成功!当然,别人知我贤而来友我亲我,是世界人所共同追求的事。而要有所进步,只从“学而时习之”做起!学而习是一切之根本之源头,是最切实和当务的了!

    二是孔子的心理或称态度:此篇作为首章,三处竭提其态度:“悦,乐,不愠”也,不愠也许非乐,但总有平静而乐的意思。梁漱溟师言:“没有孔子的心理,也就无所谓孔子的伦理”,又记得薛老师讲《大学》里的话“…你感觉很美好对吗?留意他,保持他,培养他…”。故,我觉得,学孔子之和乐态度,先乎学习孔子之义理。

    @薛逸然青岛”知天命”是不是明白了解懂得命理学?

    薛逸然:不是。现在的命理学属于方术范畴。

    而对方术的追求,主要来自小我私心杂念的影响。心中缺少浩然正气,有恐惧,有贪婪,有懒惰,有各种私欲,自然容易喜欢各种方术。历代大儒,何人传道讲这个?

    “悦乐君子”,此种生命状态,需细加体会。横向来说,世界诸多学说,皆言世间之苦。儒门开篇即讲悦乐。功夫入手处实有不同,从此“悦乐”处用功,方可渐入君子之境矣。

    《习之日新社》

    2022年02月21日 (周一)

    领读人:靳婷、王彬

    《论语新解》 钱穆/著

    学而第一 (二)

    [语音]

    [语音]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

    有子:孔子弟子,名若。乃孔子晚年来从学者。

    孝弟:善事父母曰孝。善事兄长曰弟。

    好犯上者鲜矣:上,指在上位者。犯,干犯。好,心喜也。鲜,少义。

    作乱:乱,谓逆理反常之事。

    务本:务,专力也。本,犹根也。亦始义。

    本立而道生:孔子之学所重最在道。所谓道,即人道,其本则在心。人道必本于人心,如有孝弟之心,始可有孝弟之道。有仁心,始可有仁道。本立而道生,虽若自然当有之事,亦贵于人之能诱发而促进之,又贵于人之能护养而成全之。凡此皆赖于学,非谓有此心即可备此道。

    为仁之本:仁者,人群相处之大道。孝弟乃仁之本,人能有孝弟之心,自能有仁心仁道,犹木之生于根。孝弟指心,亦指道。行道而有得于心则谓之德。仁亦然,有指心言,有指道言,有指德言。内修于己为德,外措施之于人群为道。或本无“为”字。或说以“为仁”连读,训为行仁,今不从。

    按:《论语》有子、曾子二人不称名,或疑《论语》多出此两人之弟子所记,或是也。《孟子》谓:“子夏、子张、子游,以有若似圣人,欲以所事于孔子事之,曾子不可而止。”则有子固曾为孔门弟子所推服。《论语》首篇次章,即述有子之言,似非无故而然。

    孔子教人学为人,即学为仁。《论语》常言仁,欲识仁字意义,当通读《论语》全书而细参之。今试粗举其要。仁即人群相处之大道,故孟子曰:“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然人道必本于人心,故孟子又曰:“仁,人心也。”本于此心而有此道。此心修养成德,所指极深极广。由其最先之心言,则是人与人间一种温情与善意。发于仁心,乃有仁道。而此心实为人性所固有。其先发而可见者为孝弟,故培养仁心当自孝弟始。孝弟之道,则贵能推广而成为通行于人群之大道。有子此章,所指浅近,而实为孔门教学之要意。

    【白话试译】

    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孝弟该是仁道的根本吧?”

    薛逸然:

    上一句说学,学什么?学道,学仁。从何处开始学?本句告诉我们,从孝悌开始。

    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弥漫周遍,无处不是。但正因为无处不是,往往流于虚妄之谈,缺少切己修身之事。要有一个发端,一个着手之处才行。

    人伦亲情为人最基础的情感,由此作为入门之基正合适,由小我之私情升华为孝悌之道,既是人心向道心的转化。

    看此句,就可知《大学》修齐治平来源。为人孝悌,为修身;不好犯上,讲齐家;不好作乱,讲治国。君子务本,本立道生,则是天下平。

    我们学《论语》,注意的是不要只做义理探求,要落到自我修身上才好。试看钱穆先生所说:“本立而道生,虽若自然当有之事,亦贵于人之能诱发而促进之,又贵于人之能护养而成全之。凡此皆赖于学,非谓有此心即可备此道。”

    “学而时习之”,我们是否有每天去做修身的工夫,是否每天有时间有意识的去温暖己心,是否能在跟家人交流的时候发觉,现在的状态不对,我应该调整。我在家中要保持温情与敬意。

    本立,怎么立?日日做,时时做,工夫到了,也就立住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偶尔想起来修一下。《论语》读再多遍,义理说的再高明,也于己身无多大益处。

    读时是此等人,读后还是此等人,便是不曾读书。

    并非古人所做都是好的,古人所讲都是对的。这些表现,都算不上孝悌。不止这些,最著名的《二十四孝图》,亦非孝道。若孔、孟复起于地下,看到有人对二十四孝顶礼膜拜,津津乐道。一定会大声呵斥:“是何言与!是何言与!”

    孝,为道,为仁。此些行为,可符合仁义乎?不可,则亦不可称为孝也。

    夫子传孝道,就是为了让后世能少一点这种破事!

    靳婷:对于孝悌的理解,我跨越了几个阶段,

    1孝敬父母,停留在对父母言听计从奉若神明的形式上,对先生明知道不妥却不敢违抗父母的要求的做法匪夷所思,曾误认为是中华文化的糟粕,是统治阶级为了借孝悌君臣父子之名管理国家百姓的工具,那时候心里这样想,当然对西方所谓独立民主心生向往。

    2近年来,愈发体会,孝敬父母是借由孝敬父母这件事培养自己的仁心,继而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各种知其所止都是亲民在不同角色上的体现,都是万物一体、众生一体、一体之仁的体现,呈现的是中国人的宇宙观,大本大源观。

    3《孝经》中,夫孝,天之经也,地之义也,人之行也。”指出孝是诸德之本,认为“人之行,莫大于孝”,国君可以用孝治理国家,臣民能够用孝立身理家。

    4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是孝之始;“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是孝之终。认为“孝”要“始于事亲,中于事君,终于立身”。

    5借由3和4中对孝的解读,看到自己对孝的狭隘理解曾停留在24孝,现在终于明白中国文化对孝的设计的伟大与高明,真正的孝是继先祖之志,叙先祖之事,是中华文化生生不息流传千古的原因。

    6之所以有了孝的存在,我们感受到了在各个岗位上都能忠于祖先,忠于父母,忠于自己,忠于良知,忠于人民,忠于天道的平凡又伟大的人。

    7薛老师总是强调我们体会细微之处自己的仁心,对此现在体会更深刻了,孝如同种入心田的种子的善因,大家一起收获传承伟大的中国文化的果,成就了大家,继而成就自己。

    薛逸然:@爱英语的西方姐姐(WE)嗯。不过朱子与阳明皆属儒学一脉,大同而小异。

    冥想瑜伽之属,小同而大异

    魏雅凡:我个人觉得从历史的角度看古代孝悌者 比如伍子胥为父伍奢兄伍尚报仇过昭关一夜白头  投奔吴国 后扶持吴王阖闾打败楚国 鞭尸楚平王 不也是孝悌之人吗?这个时期是春秋战国与孔子是一个年代的人 ,当然楚平王是昏庸无道也好 是受费无忌谗言也罢 。王阳明时期宁王反叛 据说为人也孝悌 不然只靠钱财也买不来那么多的人去帮他 也出于对他的人品和为人处世的尊重才会有人愿意加入他们的战队 ,再一个是小说水浒上的宋江不可不谓孝悌 他很孝敬父亲其中一个环节和众弟兄约定好去梁山这时有人突然捎来了口信说他父亲去世了 他悲痛欲绝 连夜徒步回家奔丧以徒步明其孝道之志,父亲的教育使的他一生都耿耿于怀 就怕别人说他是贼寇 以至后来请安道全给他把脸上刺配的字都修的看不出来了,所以说宋江举出一面大旗替天行道 言外有反奸臣不反朝廷之义 ,其下场 还不是一杯鸩酒魂归故里 虽然这是小说也说明了施耐庵个人的观点 。不一定孝悌就一定不会反叛 所谓君不正臣投外国 父不慈 子本他乡 。这只是我对这一章这一句的个人看法 。在后面孔子说 要反求诸己 每个人都做好了 那就是世界太平 ,钱穆先生说仁字在论语中出现很多次 要重全本论语中细细品味,才能知道什么是仁。我们学习儒家思想 就应该在儒家经典上下功夫,怎么把孝悌在生活中去落到实处 不是去辩论。我实不敢辩论 ,只是我的一点点对这句话的感觉而已 我这样打打字一个是锻炼了自己打字的能力,一个是l我对历史的一次温习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仅此而已。勿怪

    流水:孔子思想的孝是“生之以礼,葬之以礼,祭之以礼”,也是“不敬,何以别乎?更是“慎终追远”

    我们现在的人不要求自己这么做了,可以找出各种理由!

    孔子的孝是内心的敬,对父母敬爱,不违逆,不牢骚,不嫌弃,不埋怨就是孝,而这些我们恰恰难做到,为什么?心没有敬意。敬意从哪里来?从长者先,幼者后开始,从小做到就会贯穿一生。

    当我懂得这些已经是而立之年,对传统文化学习比较晚,但一接触便深深爱上,在自修的过程中,我不时反省自己,发现以前对父母说话的态度太硬,不缓和,不谦卑,决心改正!同时,也感受到孝文化中包含着丰富的内涵,例如,百善孝为先,做人做事都是从孝的基础上而来,一个人如果不孝顺,或者说为父母做事,但是内心不敬,也不算真正意义上的孝。

    因此,我发现很多人都以为自己孝顺父母,其实读了论语才懂得这个道理。

    贾跃胜:仁、孝是一个人修炼包容心的下手法!一个人如果连父母兄弟等亲人都不能包容,那对别人的包容就是不得已,非真有大心胸!更谈不上治国平天下了!不能容人即会陷入种种矛盾和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仁,孝不是表面文章!是真修行,孝的是父母,修的是自己!家庭是个大道场!是每个人不想面对也必得面对的,是一个人的命!修即成长,不修即痛苦!孝父母,爱他人都是为自己开心!有恨有怨都是自己不能包容而形成的郁结!说明一下,这里的“开心”容易被误解为自私心理,改为“扩心”较妥!

    2022年2月22日

    论语新解

    领读人:景彤彤  张子武

    原文: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巧:好义。令,善义。务求巧言令色以悦人,非我心之真情善意,故曰:“鲜矣仁”。鲜,少义,难得义。不曰“仁鲜矣”,而曰“鲜矣仁”,语涵慨叹。或本作“鲜矣有仁”,义亦同。

    白话试译:先生说:“满口说着讨人喜欢的话,满脸装着讨人喜欢的颜色,(那这样的人)仁心就很少了。”

    张子午:个人理解的孔子这样说的原因:

    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其本乱而末治者,否矣。

    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

    巧言令色以悦人,非我心之真情善意。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方面,我们可以把这句话当成识人的经验,对身边能说会道,花言巧语的人我们保持警惕,另一方面,要告诉我们自己,做人为人要真诚。不是能说会道的人,仁爱之心就很少,而是这种人本身仁爱之心就少。

    王福明:我以为这是孔子讲:人不仁的状态是怎么样的——时时处处见见其虚伪!

    巧言令色于人也必喜别人巧言令色于己,想起鲁迅的话,原话忘了,意思是“奴才也必要有奴才以求心里的平衡”。

    当今社会通常把巧言令色当作高情商来看……

    薛逸然:上句属于扬善,这句属于去恶。

    语言是内在思维意识的外显。巧言令色,则意不诚。谎话说多了,就成为习惯,自己都分不清自己内心真实想法。

    学仁,就应该从实处学起。

    可以参考《论语·颜渊》

    司马牛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弟子司马牛问仁,夫子告诉他要说话谨慎。司马牛觉得“仁”应该是一个非常高大宏阔的概念,孔子谈的太浅薄了。曰:“其言也讱,斯谓之仁已乎?”

    夫子告诉他就应该从小处,实处入手,才能真正的提升自己。最终达到仁的境界。

    司马牛犯得错误,也是我们经常犯的。见不贤而内自省矣。

    《孔子家语·五仪解》中,记载了孔子谈到各类人时,都谈到了“言”的问题。比如说“庸人”,“心不存慎终之规,口不吐训格之言”,

    士人则“言不务多,必审其所谓”,

    君子则“言必忠信而心不怨”,

    贤人“言足以法于天下而不伤于身”

    2022-2/23

    星期三

    领读人:缪丹  范家驹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都再三的反省自己。为别人做事是不是尽心呢?

    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守信用?

    老师传授的知识有没有复习?

    圣人的智慧

    这是孔子弟子曾参的一句话,其核心就是自我反省。儒家的学说,非常重视反省。可以说,反省是人的理性自觉达到一定高度后的产物。

    曾子提出了具体的反省内容,我们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呀?我们和朋友交往,是不是很守信用啊

    我们是不是只听老师传授知识,而自己不复习呢?这些反省的内容都是曾子日常的主要工作,他的目的是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质量。减少失误和纰漏,然而要做到这点,却需要极高的自觉性和很大的勇气

    然而人很容易在纷繁复杂的人生旅途中失去自我,当我们稍有点成就时,会飘飘然,不知自己为何许人也,遇到挫折和失败的时候,又会妄自菲薄,自怨自艾,等到夜深人静,一切繁华和喧嚣都悄悄隐去。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心灵的时候,才能真正的审视自己,静坐长思己过。今天哪些事做对了,对在哪里?哪些是做错了?错在哪里?人生的成功和失败,往往在于那些被我们所忽视的细小的环节上。而只有当大脑处于相对冷静的状态下,才能明察秋毫。

    人们需要反省的是基于以下两个因素,一是主观原因,每个人都不是十全十美的,人总是在个性和智慧方面存在着种种不足和缺陷

    二是客观原因,我们都生活在现实中,别人的言论和判断都可能对你产生影响。导致你的行为可能出现错误,想脱颖而出,成为优秀的人物。就必须时刻反省自己

    范家驹【反省】

    今天我和缪丹老师搭档领读,知道昨天晚上有应酬,不一定有时间准备。

    把钱穆老师《论语新解》带到办公室学习,但一直快下班才拿起来翻了下,然而并没有动手准备。

    后来去饭局的路上,发信息给缪丹老师(缪丹老师爱学 乐学 勤学,是我的学习榜样),心里指望着缪丹老师。

    反省有三:

    ①自己想学,但仅限于想的层面;

    ②带着书,翻了一遍,浮于表面;

    ③为自己晚上有应酬找借口,存在等靠要的思想。

    薛逸然:

    【论语1.4】前两句在讲学仁修道的入手处,此句讲真学假学,修与不修最重要的区别。 曾子现身说法,告诉我们用功的状态,日三省吾身。

    曾子是这样的。我们要怎么做?我们可以思考至少两点。

    1、有没有日日用其力于仁矣乎?这就是志于学,我们有没有这个志向?

    2、就是要有重点,要聚力。

    我们说,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修行。这没错。只是实际应用的时候,当我们说任何一件事情都可以,其实往往意味着没有哪件事情真的去做了。

    朱子曰:学者须先置身于法度规矩之中,使持于此者足以胜乎彼,则自然有进步处。若自无措足之地,而欲搜罗抉剔于思虑隐微之中,以求所谓人欲之难克者而克之,则亦代翕代张,没世穷年,而不能有以立。

    我们需要给自己列一个计划,选择几个事项作为专门用力处。否则,只是想要修心,只是说要提高心性,没有特意的去修习,很多年过去了,都不会有什么进步。一遇到事情,该愤怒还是愤怒,该沮丧还是沮丧,心根本定不住。

    大家曾经在知识星球上写过一段时间的修身日志,后来渐渐就放下了。有可能没有在知识星球写,而是有自己的一个本子在记录。也有可能不是每天都写,一星期写一次,自省一次。当然,也有可能根本就没有做过。

    可以慢慢来,每天坚持不了就一周一次。可以有中断一段时间,再继续开始。但是,要有意识的实际去做工夫。这个很重要。实际去做,修身工夫才能逐渐绵密。心性修养才能真实提高。

    大家愿意去做的,可以继续开始。

    范家驹:有意识修身养性,

    但没有真想清楚。

    想着学国学经典,

    也想学成长思维,

    想要的东西太多。

    正如薛老师所说,

    选择专门用力处,

    做好扫除断舍离。

    感谢薛老师教诲[玫瑰][玫瑰]

    魏雅凡:

    三省吾身三在古代也当多的意思道德经说三生万物嘛每天多次反省自己这是让自己修身,进步,完美,的好办法。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忠从这个字上看上面一个中字下面一个心字我们古代祖先造字很有意义 也就是说要把心摆正与人谋给人家人参谋能不不心摆正吗和朋友交往能不讲信用吗传授别人的功课自己温习了吗自己先要做到。(曾子杀猪教子)的故事大家都应学习。这些事每天都要多次反躬自省 看看那一点还没有做到尽力向着君子的层次上递进。

    今天的人很难做到反省自己有事都把错推给别人 不要说与人谋事了就连信字也丢了我听说过比如治国者以仁治国仁行不通了用义治国义行不通了以礼治国也行不通了再以智治国最后用信治国习。早在老子教育人故失道而后德,失德后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看来礼仪是最起码的为人处事的甚至国与国之间的最低要求!我们今天的人是悲哀的别说老子的要求做人的最低标了就这个信字我们今天早上的人也做不到了所以才用依法治国 这是人进步了还是退步了呢?!以前上古也不是没有法律但那时候的人,用我们今天的话说就是规格高 是自己监督自己的管理模式可以画地为牢现在的人可以吗?!美国那么高的监狱还有能逃掉的z这是聪明进步了吗?!未必是!在这个信誉缺失的时代我们要怎样才能把先把这个“信”字捡起来一个是现在国家已经出台了对不诚信的团体个人失信人的惩罚这个政策很好。希望继续加大惩罚制度。二是以身作则教育家人教育学生激励学生再回家告诉父母要做到诚信一人影响十人十而百百而千千千万万个人都讲诚信了社会也就好起来了。人性皆善良知之心人人具足故人是可以教得好的。所谓 -诺千金!诺:当应允讲答应了别人的事就要做到否则就不要答应不管是各行各业都要以诚信为根本。事业才有所成,做人才能根基牢固。我没有接触儒家时也有过不诚信说到做不到的事很多 例如喝酒我就做不到戒掉它以至于今天之下场,也是自做自受,怨不得别人。

    能三省吾身就是态度谦虚并勇敢的去面对加以改正就是修身,这一章个人觉得是在教导我们通过与人谋和朋友交传不习,来反躬自省也是教导我们正人先正己正己必修身。

    贾跃胜:识得根本,不离当前,随意做去,皆是修行!执于仁,执于礼,一旦固化,执着于形式,便已离道,即非仁非礼!我认为孔门心法妙就妙在不立标杆,没有固定的标准。圣之时也!功夫在当下,在心上!孝也,忠也,无非是个下手法而已,停留在事上、形式上,就失道了!当觉察到自己某事处理不当时,不当纠结于具象的事情,而是看到自心之状态!看到了的同时也即提升了,应当为之高兴,而非陷入纠结!所以忠孝不是做给别人看的,是由自觉到自然而然,发于内而行于外!其提升的过程当为扩心的过程,提升的结果不仅仅是形成习惯,而是在理上通达,在能量上提升。仁是能量通达的基础。仁智勇而为三达德!所以忠孝修的是仁心,仁是社会和谐的基础。心彻底地“仁”即通达无障,大肚能容了!

    薛逸然:嗯,不是做给人看的[强]。内心之仁的外在展示。

    不过,开始做给人看也没什么不好[微笑]。

    做的过程中注意本末就好。

    2022年2月24日

    论语新解

    领读人:王福明 刘飞

    原文: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道千乘之国:道,领导义,犹言治。乘,兵车。能出兵车千乘,为当时一大国。

    敬事而信:敬,谨慎专一意。于事能谨慎专一,又能有信,即不欺诈。

    节用而爱人:损节财用,以爱人为念。

    使民以时:时指农时。使民当以农隙,不妨其作业。

    本章孔子论政,就在上者之心地言。敬于事,不骄肆,不欺诈,自守以信。不奢侈,节财用,存心爱人。遇有使于民,亦求不妨其生业。所言虽浅近,然政治不外于仁道,故惟具此仁心,乃可在上位,领导群伦。此亦通义,古今不殊。若昧忽于此,而专言法理权术,则非治道。

    白话试译:

    先生说:“领导一个能出千乘兵车的大国,临事该谨慎专一,又要能守信。该节省财用,以爱人为念。使用民力,要顾及他们的生产时间。”

    魏雅凡:领导一个大的国家 首先要严谨认真的做好每一件事 以尊敬的心对待百姓时刻以百姓心为心想百姓之所想 做百姓之所盼范仲淹说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要真诚的心取得百姓的信任承诺给百姓的就要想尽千方百计的去兑现承诺,实行节俭以身作则 像当下习主席倡导简约冬奥 习主席提出中央要过紧日子 教导我们百姓吃饭的光盘计划 我每次吃完饭基本上都是把每个饭粒都吃掉 实在蒸的米饭太干沾在碗边的硬米扒拉不下来的才放弃然后再给儿子看一下。以身作则儿子有时的确吃不下去了 也会很不好意思的说爸爸我真的吃不下去了 。国家这样诚恳的为百姓着想 又以身作则 我觉得这就是行仁吧!我们百姓孰敢不箪食壶浆以待习主席乎?怎么可能不拥护这样的领导人 。朱子论语译注第一篇就说孟子也这样说亲亲而仁民 这都是连贯性的 现在学习了这几篇看来 论语的篇章排序是有一定的连贯性的爱亲人就会爱他人爱他人就会仁爱百姓,还要教百姓怎样发家致富过上好日子

    贾跃胜:“”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乃足,复归于朴“”。我的理解:俭才能回归于朴!  “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俭”实在是“爱惜万物”的基本素养!我与万物同体,天下同源是高级修炼心法,都以“俭”这种心态为基础吧!俭的极致是爱这个世界!俭朴的对面是奢华,奢华者必心高气傲,欲望无穷。还有一层意思:小不俭,终有大患!特别是社会地位高的人更是如此!

    靳婷:@山西——贾跃胜只要一旦有了那颗追求奢华的心,就已经把自己从普罗大众中摘出来了,想要彰显自己的那一刻,恰恰映射出内在的匮乏,需要用外在填满对吧

    王玉军:我理解啊,中华十六字心法和弗洛伊德的理论有相似的地方,人心是本我,道心是超我,完整的人格不是没有本我,不是全是超我,而是要能不让二者冲突的不可调解,自己不接受自己。世上无圣人,王阳明也有奢华的生活,也有隐秘的感情。狠批私字一闪念的尽头是精神病院。

    贾跃胜:我认为,弗洛伊德理论是个陷井,使人永远陷入矛盾的冲突中,无休无止!如里弗洛伊德理论能够解决人的心理心灵问题就不需要学习中国圣人智慧了!

    王玉军:阴阳五行,相生相克,道者,反之动也。老祖宗的智慧也是在矛盾中平衡。

    贾跃胜:关键问题是弗洛伊德没有解决矛盾的调和问题,从社会层面上来讲,你自私我自私则矛盾冲突必然不断,痛苦也因此而生。相反你仁我仁,你为公我为公,人事和谐。从自我修持的目的来看,只有无私方能成其私,只有无我才能无患!无私无我才能养我浩然之气,从在获得内心的安宁和自在和谐及能量,力量。

    薛逸然:1.5。这是论语第一次讲到为政治国。

    孔门修身并非只修自己。修己以安人。仁心扩张自然会关心社会国家。

    此句有两个重点字“爱”与“敬”。

    《孝经》子曰:“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爱敬尽于事亲,而德教加于百姓,邢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

    治国,不管在什么时代,用什么制度。管理者爱敬的状态不能变。这种状态的培养从孝开始。孝之本在仁。

    仁者,人心也。

    制度可以损益,随时代变化。但是无论怎么变。好与坏,其实就在于是否立于人性仁心上。只有有了对仁心的追求和修养,法律才会有价值和作用。

    就以最近影响很大的丰县人口拐卖事件为例。

    相关法律一直都有,但是20多年无人问津。

    不小心被曝光,从村镇县市,一级级的不是要解决问题,而是互相推诿。

    最后中央关注,江苏省成立了专门调查组,第五次通报才算是给出了一个勉强还算满意的结果。

    就像江苏省讲的,在之前的各个环节中。只要有一个官员能为民做事。就不应该出现这种结果。

    大家可以想,这是法律问题吗?也是。但更重要的是人心问题。这是人心良知的溃败。

    最后彻查,是因为法律问题吗?法律跟之前没有任何区别,只是面对滔天民愤,悠悠之口。一级一级的政府才开始重视,才开始成立调查组。

    民怨为什么沸腾,因为有良知在。

    这又可以算是仁心良知的胜利。

    是否能制定出好的法律制度,好的法律及制度是否真有用,还是看领导者与人民群众的良知觉醒程度。

    引一段习总书记去年在朱熹员的讲话。

    “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

    如果没有中华五千年文明,哪里有什么中国特色?如果不是中国特色,哪有我们今天这么成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我们要特别重视挖掘中华五千年文明中的精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立于2500年后的今天,社会发展天翻地覆的今天。再去看夫子这句话。去感受那种贯古通今的精神!

    王玉军:我曾经对朱熹有很多误解,认为就是他把儒家文化变成了奴才文化和灭欲文化,导致中华民族人格矮化。宋朝还是皇帝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到了清朝大臣都自称奴才。在深入了解后发现这并非朱熹的本意,但是他的理论的确被统治者一步步裁剪成了统治者奴役人民的工具。

    薛逸然:坏人也需要好的理论,恶行往往借口于正义。杀人犯曾经照过太阳,犯罪杀人又与太阳何关。

    薛逸然:研究结论

    善行的传播不是模仿,不是外界压力,不是名望,不是金钱等回报。而是对行善本质的共鸣。

    2022生2月25日

    学而篇第六 领读人 丁建英 曾美双 魏雅凡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俤,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谨而信:谨,谨慎。信,信实。弟子敦行,存心当如此。

    泛爱众:泛,广泛义。如物泛水上,无所系著。于众皆当泛爱,但当特亲其众中之仁者。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文,亦称文章,即以读书为学也。有余力始学文,乃谓以孝弟谨信爱众亲仁为本,以余力学文也。

    本章言弟子为学,当重德行。若一意于书籍文字,则有文灭其质之弊。但专重德行,不学于文求多闻博识,则心胸不开,志趣不高,仅一乡里自好之士,无以达深大之境。

    白话试译

    先生说:“弟子在家则讲孝道,出门则尽弟职,言行当谨慎信实,对人当泛爱,而亲其有仁德者。如此修行有余力,再向书本文字上用心。”

        魏雅凡: 学习感悟                                                                              这一章在弟子规上首句就讲到 弟子规圣人训 ……… 是清朝一个秀才刘毓秀写的 他就是把这一章做为了弟子规的大纲。

    这一章大意在家里要有孝敬的心出去要友爱同学 要言语谨慎 说话做事都要谨慎 三思而后行 也要慎始慎终 慎始慎终自然也是讲信 所谓(谋定而后动)就是谨慎。爱亲后而爱人以至爱万物要广泛的爱大众 最重要的是亲近有仁德的人 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  不久而不闻其香 即与之化矣。丹之所藏者赤 漆之所藏者黑 ,受熏陶的意思。儒家最高的思想就是天下平 让天下苍生都过上好日子。不轻易许诺 连看上一章这一章是修己的个人要守诺要算数什么是算数 就是要对得起头来 说出去的话要兑现(诺不轻许故我不负人)。 孔子教人先修德性 明德像一颗宝珠 修德就是把埋在土里的宝珠擦亮了良知即明 就要学习文章字义了 钱穆先生说要多学多识 想我一味的修德性 不能博学之就不能审问之 慎思之 更不能明辨之了 为啥呢 弟子薄比如文灭其质 我就不懂的是什么意思对这一章自然理解能力就不够了 所以学习文章知识也是不能少的步骤 只是弄清楚本末重点就O k了 。

    王福明:孝弟谨信仁爱,质也;文者,礼也!

    子曰:“绘事后素”,子贡曰:“礼后乎?”

    薛老师,此章是这个意思吗?

    薛逸然:有这一层意思。

    贾跃胜:每个人都自认为自己是正确的!常常几十年甚至终其一生也超越不了自己的固有思维!学经典也会把人学傻的![呲牙][呲牙]按经典所说去做,一做便错,还不自知!孔子讲仁也没给仁下定义,它是活的,其真意在文字和具体事情的背后!

     

    薛逸然:【论语1.6】孝,悌,谨,信,爱众,亲仁,前面几句都有所讲。此句算是一个总结。重点在讲学仁的次第,也就是本末先后。

    本末不等于先后。如果只是本先,末后,则先后两字属于废话。此点要注意。

    修身之法无有高低之分,只有合不合适。知在哪,行在哪,行在哪,知在哪。契合自身境界的功夫才是好功夫。夫子心正,可以随心所欲不逾矩,我们心未正,随心所欲则无忌惮。中庸自然高明。但是,君子中庸,君子时中,小人中庸,小人无忌惮也。

    儒家重礼的原因就在这里。我们看论语能够看到,夫子经常仁礼并谈。礼是什么?礼是仁的外显。如果落到修身上讲,礼就是修仁的具体行为。也就是我们讲的修身工夫。

    仁为本,只把持一个仁字,不要礼了可以吗?不行,我们绝大部分人都没有那个水平。那是生而知之者的事情,他不需要学习别人的路。对于普罗大众来讲没有那个水平。我们心性境界不够。我们需要具体的方法来指导心性提升,来接近仁心。而礼,就是儒家指出的这条通往仁的路。“礼以成之”,需要用礼来成就。下学才能上达。落在实处,细处。入门处,极窄,才能越走越宽,广博通达于万物。从至小到至大,中庸之道也。

    “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只是说力行为本,但不是说学文不重要。论语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要成就君子,文质缺一不可。何为文,文就是诗书礼乐,不是指那几本书,文章典籍。而是学仁的过程方法,用一个字概括,就是礼。就是先贤所传的具体的修身工夫。

    质是什么?质就是我们现在一般说的良心,或者说小孩子时的那种内心状态。很质朴,很纯真,很珍贵,也很美好。无论我们后天受多少习气的影响,总是还有质朴的良心在,只是多少的问题。先把那个找到,让我们的行为符合质朴之心,那就是入手处。

    但是那个不够,质朴之心不是通天道的仁心,最多算是一颗赤子之心。小孩子只是相比于大人更加天真一些,但那不是至善的状态。

    想要再往上走,心性想要再提高,需要学文,需要以礼来指导,才能进一步的成就。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以成其道。

        否则的话,只力行不学文。限于自身境界,又不参考圣贤之法,则难免失之偏颇。

    魏雅凡:是的 德性为先 学文为后 相辅相成  其实亦无先后 对于我这种初学者 知道本末 就可以了 对吗?薛老师

    薛老师:@怒放生命当然有先后

    魏雅凡:就是重点之分  像我必得分个先后 学习重点在哪 才有个下手处

    我先得学习德性 等到德性显现光明了 再学习文章字义 当然现在百度上可以查一些字义 比如我  您们说的话我就听不懂引用的那些话我读都没读过 那修德性 也没个下手处呀

    我只能选择日进一步 哪怕是小小的一小步 如春园之草 慢慢的始终都是在路上 尽力而为如此而已

    薛逸然:理应如此

    当我们习惯了知识的学习,就总是想有一些高级的理论来研究,来学习。以为高明的东西才能让自己学到更高水平。

    但是修身不是这样的。高明的内容只适合高明之人。其余人学了有害无益。一学就错,一用就偏。

    比如说道门,道的特点就是高明。我们以为高明好啊,高明才适合我们学啊。不是的,高明只适合有大智慧之人。道家没有教化天下的想法,道家之法就不是给普通人用的。历史上道家传承对徒弟悟性要求特别高,大家不熟悉历史可以想想西游记孙悟空学七十二变那一段。师父找徒弟,一代真传可能就一个或者没有。孔孟是传承,老庄可不是传承。真正的高明不需要传承。道家之人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师父专门教的徒弟。一种是由儒入道。儒可以让人从不高明走向高明。

    再说儒门,现在的人很多都喜欢学易经,讲中庸。觉得这是儒家高明处,要从高明处学起。

    但是,孔子不是这样教弟子的,孟子不是,朱子,阳明都不是。没有谁让弟子上来就照着易经学的。为什么?这不是藏私,而是就不应该这么教。《论语》是孔子教弟子的内容,纵观全文,夫子教弟子,诗书礼乐,不讲易,也不用中庸做要求。不只是论语,其余典籍都可以作为佐证。

    儒跟道的区别,在于儒有教化万民,平天下的想法,给了普通人一个机会。从低浅处如何一步步提升心性,到达高明处,到了高明处才能用高明的理来修。

    闻与听不一样,闻在先秦的意思是听懂,得之于心叫闻。性与天道,夫子很少讲那些。那就不是给众人讲的,众弟子的水平不够,听不懂。只适合学文章,学礼,通过这些学习,让自己的心性境界真正提升,提升上来之后,夫子才给你讲性与天道。那个时候讲了才有用,才能做指导。我们从考古出土文献中,看到孔子晚年跟子贡等人探讨易的记载。通过多年的学习,子贡终于到了能听懂夫子性与天道的境界。那时候夫子才给他讲。

    世俗之人看子贡非常厉害,也很崇拜子贡。觉得比孔子还厉害。子贡就感叹,夫子之高如天,如日月,你们感受不到那个高度。因为他深有体会,他当年也感受不到,理解不了。

    易经之类,应该是修养提升之后,印证己身所修用的。不是上来就照着学的。

    这些话,其实先贤们已经讲的很清楚了。

    如果不先存己意,不是把别家的话拿过来弥合,只是照着儒家先贤讲的去做去学,很多东西反而更容易体会,更容易理解。因为儒门所讲,本身就是圆融通透的。

    贾跃胜:逸然老师明见,的确,无真师、明师亲传,道法难成!即使幸得一脉真传,而人生关口、人心之障也要在经历中一一化去,可说是刀刀见血。我本不懂儒学,只因教学需要而学习,幸遇逸然老师,使我能别儒道之异,了解儒家实修功夫之真髓,十分感恩![抱拳][抱拳][抱拳]

    魏雅凡:我昨天反躬自省扪心自问 昨天与贾老师谈论 把佛学一切为心造 和阳明先生的心外无物 做为指引 进行讨论 这个是我的固有认知不免偏颇。前面也经过多次和诸位老师的探讨 经过讨论 我的短板一下就凸现出来了 文化底子薄 行武出身 读书少 只是这几年病了后才读了几本书 也就是走马观花似的看看而已 也没真正理解书中内涵 也没真正学到什么  去年在喜马拉雅听薛老师的大学 才有缘加入了读书会 认识了这么多优秀的 志同道合的大家 ,很幸运的能和你们一起学习讨论进步 多半年我学到了很多东西 感恩大家。

    我从大学的讲课中知道了人格的独立 践行了人格完整独立 知道了儒家弟子那种的铮铮铁骨不畏强权 不惧风暴 不为斗米折腰,一心只为天下苍生造福 我也想做个那样有胸襟有情怀博爱为公的人。奈何  读书少  底子实在太薄 ,有的时候自不量力 志大才疏 学问浅薄,唉!不过君子有所为有所不为 我依然相信自己在今年至明年夏季工作前一年多的的时间里还是能学的很多的 尽力而为嘛!能学多少学多少,也是不能强求的,再往后可以边学边工作嘛,在读书会学习的范围里熏陶着 早晚会学有所成的 天道酬勤。会多少就教多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智也。再一次感谢薛老师和大家。

    缪丹:[玫瑰][玫瑰][玫瑰]

    圣贤智慧的经典,我也是最近才开始真正系统的学习,经典智慧不是知识,越来越觉得只有把所学唯有躬身入局去用,去践行的过程中,才能深知起意[咖啡]

    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但课本上教了我们语数外理化生,却没有教我如何认识自己、改善自己,因此纵使学贯中西满腹经纶,却最终在生活的难题前感到迷茫与无助。

    幸而,“凡求的,就必得到。”那照顾万物生长的力量不仅给与了我们生命,她也给了你方法让得到更高的升进[玫瑰][愉快]

    王玉军:深以为然,如果是学知识,高深低浅都是知识;如果是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就要找到适合自己的。这就和我们为啥要从实现共产主义变成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样。

    薛逸然:学道之人容易碰到的问题。道太虚,(不是贬义,只是特点),学者往往不得其门而入,想往上走,天资,悟性,机缘,努力缺一不可。

    学儒容易遇到的问题。儒门实,路就在那,门告诉你了。但是自视甚高,好高骛远是人之通病。太浅的东西看不上。不肯踏实用功。

    所以历代学儒有成之人,反而是那些评价自己不那么高的人。肯踏实的人。

    比如曾参以鲁钝出名,反而能传孔子大道。

    颜回好学,颜回是什么状态?夫子步一步,颜回趋一趋。亦步亦趋,这是颜回学习的状态。

    大智如愚,谨慎自守,方可成其大。

    众多以困而学之自称的大儒暂且不说。

    就说那个十几岁就想做圣人的王阳明。

    五十岁生日的时候给弟子们说。我以前还有些乡愿的意思在,近些年良知功夫日深,如今才做得个狂者的胸次。

    狂者尚未到中庸者。之前连这都不如。

    对比如今动辄谈中庸,能行中道之人。

    阳明先生谦虚自守之态,很清楚了。

    @怒放生命读书少,底子薄从来不是学儒的问题,再薄也薄不过子路。那是真的野人,刚见孔子时,头上插鸡毛,身上披狐狸尾巴。

    自视甚高,不肯踏实用功才是最常见的问题。

    讲学习次第,本末先后,这次说的比较多,也是希望大家能看懂,能重视。

    共勉吧[抱拳][抱拳][抱拳]

    2022年2月28日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夏:卜商字子夏,亦孔子晚年弟子。

    贤贤易色,下贤字指贤人有才德者,上贤字作动词用,尊敬义,易字有两读:一读改易,谓以尊贤心改好色心,一语平易,谓尊贤心平于好色心。今从前读,或说此四字专指夫妇一伦言,谓为夫者能敬妻之贤德而略其色貌。

    致其身“致'送达义,“致其身,如致命,致廪饩,谓纳身于职守“事父母能竭其力为孝,事君能致其身为忠“四句分言夫妇,父子,君臣,朋友四伦。

    虽曰未学,其人或自谦未学,我必谓之既学矣。

    上章孔子言学,先德行,次及文,故论语编者次以子夏此章“或谓此章语气轻重太过其弊将至于废学,然孔门论学,本以成德为重,后人分德行与学问而二之,则失此二章之义

    白话翻译:

    子夏说:“一个人,能好人之贤德胜过其好色之心,奉事父母能尽力,事君上能奉身尽职,交朋友能有信,这样的人,纵使他自谦说未经学问,我必说他已有学问了。

    王彬:当一个人具备好德 孝心 敬畏 诚信之心,已可称有学问之人了,如此之人在我看来可称君子了。

    这让我想起一句话:有的人有知识没文化。

    重在如何做?察其言观其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是知道与做到之间,时刻觉察自己生活中是否将所学运用?

    做不好的改之,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靳婷:@王彬—青岛西海岸感谢同伴的分享,越学越觉得自己浅,现在少了之前的傲娇心,多了虔诚和往低处去的力量,翻看前面这几天薛老师的带领和大家的跟随,以前学习的心态和方向有不少误区啊[合十]

    魏雅凡:这一章讲的是五伦里的四伦 夫妇 父子 君臣 朋友五伦还有个兄弟。第一句讲要尊重有贤德的妻子不看中她的容貌 第二句讲 对父母要竭尽全力 三句讲 对君王要尽其身 身者 我认为 就是身家性命全部交给国家 可谓是赴汤蹈火 如果是对待老板或者是上司就要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上去凡事都以公司或单位为公为大 自己为私为小 四句讲对朋友讲信誉 说的话要算数说到就要做到。能做到这几点的人纵使他自谦的说没有学过我也当他是学过了这个“学”连着上几句看好像是实践过的意思 。但是我觉得子夏这句话有失偏颇 朱熹译注钱穆新解都说子夏语气轻重太过会误导大家废去学习朱注说要练上一章看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薛老师昨天也说到行是诗书礼乐射 就是先贤传给我们的具体修身功夫,想要再往上走,心性想要再提高,需要学文,需要以礼来指导,才能进一步的成就。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以成其道。儒家重视知行合一薛老师也说 知到那 行到那 行到那 就知到那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事父母能竭其力 我个人觉得只要自己问心无愧就是孝,我记得后篇章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三年治孝时间太长了 孔子问他那你觉得要几年呢 他说一年足够了 孔子说那你就一年吧,我这现在的能力认为 你问心无愧就好了 。这大概就是孝吧 。我和父母在一起住难免会有些言语冲突 一味去哄父母也缺少真的存在 试问大家有和父母在一起长住而没有一点矛盾的吗? 若有那么我就得好好向你学习了,我现在的修身齐家的功夫是做不到,但是能竭尽全力的去沟通有时也去哄哄他们 我以前没有病时就绝不会有这样的问题 好几天见不到 见到了亲都亲不过来 都是嘘寒问暖 那会有时间言语冲突呢? 比如我要明年去工作 父亲就不支持沟通交流很多次了 嘴上应允了 一到具体事情上就开始以固有的老思想不同意了 真的是让我哭笑不得 现在好了母亲支持我了 母亲倒是跟上这个时代步伐 ,其实真正的矛盾也没有 他也是为了我好 不过是自以为了我好 ,价值观不在一条线上的问题。但是我竭尽全力让他们高兴 尽力说服他们 ,改变他们舍小我以得大我的私心变成公心。也许这太难了 就像贾老师说过 家是个大道场 你愿意或不愿意都得面对他 。我现阶段的认为竭尽全力了 ,这就是尽孝道 ,如果我不去工作那便是愚孝。这是我这个阶段对这句话的感悟。不对之处请大家指正。

    薛逸然:【论语1.7】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这句话接着上句,讲与各种人交往时状态。关注的重点应在如何做。

    至于虽曰未学一句,子夏讲这句话没什么问题。后人有理解偏的,我们不要犯同样错误就好。

    子夏是什么样的人?

    子夏比孔子小44岁,是孔子晚年的杰出弟子。孔门十哲中文学科的代表。

    六艺经传皆由子夏传承下来的。

    另外,子夏政事表现也很强,子夏为帝王师。孔子去世后,子夏守丧三年后去魏国。

    魏文侯聘其为师。魏国也因此成为诸侯中最强之国。

    子夏名声很大,影响很广。文学政事成就这么高。慕名而来的众弟子中自然偏重在这方面多。

    了解了这些之后,再看子夏说的,虽曰未学(文),吾必亦谓之学矣。

    弟子容易偏,子夏要拉回来。

    当年夫子也是这样教导子夏的。子谓子夏曰:‘汝为君子儒,无为小人儒’

    跟刚刚说的一个意思。

    可以参看上面讲的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子夏年轻的时候也偏文,孔子告诫他不要陷在里面。

    魏雅凡:@王彬—青岛西海岸我去工作实为公 无私意 要说私就是 这工资在我们这地方也不是低的了 对我个人以后还款大有用处 。但这不是主要的,重要是我以后工作后能把我所学的正能量传播给学生  那怕是一生只教了一个人 那怕只把他教育成了一个好人 也无愧于心了 ,这就是我的情怀。是我坚持工作的动力和原因。虽千万人吾往矣!

    2022年3月1日

    论语新解

    1~8

    领读人:景彤彤  张子武

    原文: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

    不重则不威:重,厚重。威,威严。人不厚重,则失威严,不为人敬。

    学则不固:此句有两解。

    一,固者坚固义,人厚重,则所学不能固守勿失,承上文言。

    二,固者固陋义,人能向学,斯不固陋,四字自成一句。今按本章五句分指五事,似当从后解。若依前解,当云学而不固,或虽学不固,始是。

    主忠信:此亦两解。一,行事以忠信为主。

    二,主,亲义。如人作客,以其所投遇之家为主。与下文友字对照,谓当亲忠信之人。

    今按:当从前解。后解乃偶然事,分量与其它四事不相称。

    无友不如己者:无,通毋,禁止辞。与不如己者为友,无益有损。或说:人若各求胜己者为友,则胜于我者亦将不与我为友,是不然。师友皆所以辅仁进德,故择友如择师,必择其胜我者。能具此心,自知见贤思齐,择善固执,虚己向学,谦恭自守,贤者亦必乐与我友矣。或说:此如字,当作似字解。胜己者上于己,不如己者下于己,如己者似己,与己相齐。窃谓此章决非教人计量所友之高下优劣,而定择交之条件。孔子之教,多直指人心。苟我心常能见人之胜己而友之,既易得友,又能获友道之益。人有喜与不如己者为友之心,此则大可戒。说《论语》者多异解,学者当自知审择,从异解中善求胜义,则见识自可旧进。

    过则勿惮改:惮,畏难义。过则当勇改,不可畏难苟安。

    白话试译

    先生说:“一个君子,不厚重,便不威严。能向学,可不固陋。行事当以忠信为主。莫和不如己的人交友。有了过失,不要怕改。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论语新解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rxr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