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是奶格玛的形象,除此之外,她的法器也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她的右手拿着手鼓,她一旦摇动手鼓,无数无量的空行母就会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聚集在她周围,听候她调遣。换句话说,手鼓是召唤空行母的法器,很像道教的“急急如律令”,代表了权威和今天人们常说的执行力。她的左手拖着盛满魔血的头颅钵,顾名思义,那头颅钵由人的头盖骨做成,而魔血则代表了五种甘露,是献给诸fo的贡品。
她的左边手臂夹一法杖,法杖上端有一个降魔的金刚杵,其下是三个不同颜色的人头,依次是白色、蓝色、红色,它们既代表人的左脉、中脉、右脉,也代表fo的法身、报身、化身。人头下面,是一个宝瓶,那里盛放着观修者所有吃掉的、用过的、消费了的东西,并以此供养诸佛。同时,法杖上还绕着哗哗的闪电,它代表诸行无常。
以上是以奶格玛为本尊的部分观想,你如果明白每个细节的含义,不仅会更容易观出这些形象和神态,也能更深地理解传承的法脉。在观想时,还要注意方式技巧。因为观想与人的形象思维能力有很大的关系。我们知道,人的思维有两种:一种是形象思维;一种是逻辑思维。逻辑思维相当于数学之类的推理,而形象思维则代表着想象力,也就是观想力。有的人形象思维比较发达,所以他观修起来非常容易;但有的人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差,所以观修的时候会比较吃力,甚至连一般颜色都没法观清楚。形象思维能力比较差的人,就需要慢慢训练,循序渐进。
你可以先从单个部位开始,像攻克堡垒一样,一个细节一个细节地慢慢观想,最后,再将它们整合起来。比如,观想手鼓时,你就专注于手鼓;观想头颅钵时,你就专注头颅钵。等这些图像稳固清晰了,再观想其他部分。观想脸部也是如此,你甚至可以细化到眉毛、眼睛,再将范围扩大到整个脸庞。对于初学者来说,先局部后整体地观修,会比较容易做到。
或者,你也可以先大致地观出本尊的整个形象,即使不清晰,甚至非常模糊,也不要紧,你可以逐渐推进,由陌生到熟悉,由模糊到清晰。你还可以在观修之前,将本尊上师的法像置于自己面前,观的时候,凝视法像,融入其中,专注而修。在你一心不乱、全神贯注地观想时,本尊和上师的形象会慢慢印在你的脑海中,虽然一开始你难以记牢,常常会顾此失彼,脑海中的形象也总是四分五裂,但只要坚持下去,它就会融入你的潜意识,在你心中扎下根来。
(摘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