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聊聊“孝”

聊聊“孝”

作者: 龙_隆 | 来源:发表于2024-01-22 11:20 被阅读0次

前篇小文,聊了至圣先师和亚圣对“孝”与“孝顺”的不同态度。这次,我们聊一聊“孝”。

翻过字典,可以发现,“孝”这个字,最早见于商代的金文,其字形,是一个小孩儿(“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这应该就是,古代国人用扶侍老人来表达“孝”的原意。

据《说文解字》所说,“孝”的本义,是“善事父母”,包括对父母尽心尽力的奉养,从内心中尊敬,从日常关心等方面。

孝的内涵,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供养,还包括了精神上的尊敬和关爱。而《论语》曰:“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则将孝的外延,推及到爱一切人的思想观念,成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

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支柱和社会伦理的基础。孝的核心意义,在于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鼓励尊敬父母、尽孝于亲人,并通过孝行来传承家族道德风范。推而广之,孝还被认为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石,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力。这也就是《论语》中,有子言语的理论基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古代察孝廉、举秀才,“忠臣必出孝子之门”这一论述的根据,也正基于此。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孝,或者说,如何孝?!

最简单的“孝”,只需达成《围炉夜话》(清·王永彬)的一句话,即可:百善孝为先,论行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而极其困难,除尽力,更需尽心,方能做到的“孝”,圣人指出,为“色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但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至圣先师与亚圣对“孝”的解读,并非人子的单方面义务,更非后世附会出的二十四孝故事,而是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上有上的责任,下有下的职责;彼此对待,是相互的——汝赠我以笑颜,我还你玫瑰。

出自于《论语·颜渊第十二》,所谓儒家的上下规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这一解读的贯彻。“君君臣臣”,指的是君主应当履行自己的职责;臣子则应忠实地为君主服务。“父父子子”,意味着父亲应当承担起父亲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子女,则应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大学》记载道:“为人之君止于仁,为人之臣止于忠。为人之子父止于慈,为人之子止于孝”。用通俗的言语,便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那么反过来看,君如果不仁,父若是不慈,那又该怎么办呢?!

儒家经典同样有现成答案——“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三纲五常》)。”当然,亚圣的回答,更加激烈,这也正是明初,他被朱洪武“赶出孔庙”的缘由。

相关文章

  • 何谓“孝”

    大家好,我是雄英,今天和大家聊聊“孝”的话题。 看我面相,不是恶人是吧! 孝:对父母尽心奉养。我一直时...

  • 孝?孝?孝?

  • 聊聊亲子沟通

    聊聊亲子沟通 文|张爱敏 春节激情消退,假期接近尾声,子孝母慈悄然退场,话说作业即将上演。 不说学习,气氛和谐,其...

  • 感恩泛滥是怎样一种体验?

    接近年底,公司年会筹备中。 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便是感恩。 今天,我也想聊聊感恩。 在感恩之前,我想先说说“孝”。“...

  • 孝?孝!

    孝是中华几千年的传统美德,也几乎都有着统一的标准。古今全国的孝都是一样的,不孝却是千百样的。 有一个朋友小A整天对...

  • 聊聊二十多岁的秦孝公

    去年去西安招聘的时候,我和同事去了趟历史博物馆和兵马俑。那段时间我刚刚读完易中天关于春秋战国的书,而秦国崛起的这段...

  • 与父母的相处之道

    在外打拼,逢年过节,回家看看,陪着父母聊聊天,这是能做到的,无奈的,有限的孝。不能陪在父母身边,有许多无奈;能陪在...

  • 孝子

    天地孝当先, 一孝全家安。 为人孝父母, 孝亲如敬天。 子能孝父母, 孝儿照样还。 如何把亲孝, 不止在吃穿。 不...

  • 孝道是有灵气的

    小孝孝于身(陪伴)为家庭,中孝孝于心(传承)为家族,大孝孝于智(超越)为民族,至孝孝于觉悟!为国家!先有祖母才有你...

  • 孝道持家

    谨以此文送给我已长大成年的女儿,唯愿女儿一生幸福吉祥! 亲爱的女儿: 今天,妈妈跟你聊聊我们家的关于“孝”...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聊聊“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wt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