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小文,聊了至圣先师和亚圣对“孝”与“孝顺”的不同态度。这次,我们聊一聊“孝”。
翻过字典,可以发现,“孝”这个字,最早见于商代的金文,其字形,是一个小孩儿(“子”)在老人的手下,搀扶着老人走路的形状。这应该就是,古代国人用扶侍老人来表达“孝”的原意。
据《说文解字》所说,“孝”的本义,是“善事父母”,包括对父母尽心尽力的奉养,从内心中尊敬,从日常关心等方面。
孝的内涵,不仅包括物质上的供养,还包括了精神上的尊敬和关爱。而《论语》曰:“入则孝,出则悌,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则将孝的外延,推及到爱一切人的思想观念,成为古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准则,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精神。
孝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个人精神支柱和社会伦理的基础。孝的核心意义,在于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鼓励尊敬父母、尽孝于亲人,并通过孝行来传承家族道德风范。推而广之,孝还被认为是家庭和谐、社会稳定的基石,同时也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推动力。这也就是《论语》中,有子言语的理论基础:“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古代察孝廉、举秀才,“忠臣必出孝子之门”这一论述的根据,也正基于此。
那么怎样做,才算是孝,或者说,如何孝?!
最简单的“孝”,只需达成《围炉夜话》(清·王永彬)的一句话,即可:百善孝为先,论行不论迹,论迹寒门无孝子。
而极其困难,除尽力,更需尽心,方能做到的“孝”,圣人指出,为“色难”——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
但作为儒家文化的代表,至圣先师与亚圣对“孝”的解读,并非人子的单方面义务,更非后世附会出的二十四孝故事,而是彼此之间,是平等的——上有上的责任,下有下的职责;彼此对待,是相互的——汝赠我以笑颜,我还你玫瑰。
出自于《论语·颜渊第十二》,所谓儒家的上下规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正是这一解读的贯彻。“君君臣臣”,指的是君主应当履行自己的职责;臣子则应忠实地为君主服务。“父父子子”,意味着父亲应当承担起父亲的义务和责任;作为子女,则应尊重父母,孝敬父母。
儒家经典四书五经中,《大学》记载道:“为人之君止于仁,为人之臣止于忠。为人之子父止于慈,为人之子止于孝”。用通俗的言语,便是“君仁臣忠,父慈子孝”。
那么反过来看,君如果不仁,父若是不慈,那又该怎么办呢?!
儒家经典同样有现成答案——“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三纲五常》)。”当然,亚圣的回答,更加激烈,这也正是明初,他被朱洪武“赶出孔庙”的缘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