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见到不少有关苏轼的书,比如朱刚教授的《苏轼十讲》,李一冰的《苏东坡新传》。从个人阅读体会上来讲,《苏轼十讲》是集十年功力盛开的一朵花。朱刚先生的老师王水照也是研究苏轼的名家,著有《苏轼评传》一书。
读了《苏轼十讲》,才知道原来“乌台诗案”留有档案资料的。“乌台诗案”发起时,苏轼正在湖州任上,从东京来的中使和大理寺官人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将苏轼锁拿的。可能那时,苏轼还不清楚自己到底犯了什么罪。苏轼作为朝廷命官,送京治罪。案子前后审了三个月。“死到临头”这种感觉,苏轼没有做过多的说明。但是这三个月,苏轼自己都感觉熬不过去。
仔细想想“乌台诗案”的后续影响会是什么呢?应该是是鸦雀无声吧!后来的读书人谈论苏轼时,是一遍又一遍地从“乌台诗案”开始谈起的。表面上看是政见之争,实质上是文字之争。启蒙、认字、写字、读书、背诗、诵文、写诗、作文,这是一个人识文断字的路径,但这条路径往往是通向监狱的。苏轼就是例证。后世的人之所以爱苏轼,恐怕在心中是另有隐情的。
从更为恢宏的角度来看,苏轼也是明知道头上悬了把刀,却不停写的人啊!这不能怪他,怪只怪这世界太美丽,怪只怪东坡太多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