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大概念教学:设计建构元素

大概念教学:设计建构元素

作者: 连俊艳 | 来源:发表于2022-10-19 20:37 被阅读0次

    大概念教学过程设计四个元素,准备、建构、应用和反思。

    建构是大概念教学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在准备阶段中,学生已经明确了学习的方向,同时唤起了已有的经验;在建构阶段,学生则要充分经历具体与抽象之间的协同思维,理解大概念。

    1.两种建构的路向:归纳式和演绎式

    归纳式:属于上位学习,先不给大概念,而是为学生提供案例,鼓励他们自己归纳出大概念,即“后告诉”。

    演绎式:属于下位学习,演绎式教学就是先为学生提供大概念,然后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案例来理解,即“先告诉”。

    误区:将“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和“机械学习与意义学习”相混淆,把“接受学习和机械学习”画等号,把“发现学习和意义学习”画等号。在奥苏贝尔看来,意义学习大部分是接受学习,把“讲授”视为“灌输”,把接受当作“稻草人”,实际上接受学习也有意义接受学习和机械接受学习之分。

    发现学习的弊端:一学生通过学习发现学习获得的理论往往比较粗糙和低阶,纳入认知结构的意义不大;二发展学习耗时太多,不能作为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三发现学习也会变形,

    如果只是按照实验方案进行菜谱式操作,那么很有可能会做,但完全不理解。

    2.建构的四种方法序列

    扶放有度的教学模式:有目的的教师,示证、教师辅导、同伴协作、独立表现。在这个过程中,认知负荷逐渐从教师身上转移到学生身上,最后学生能独立运用所学去解决问题,学习便真正发生了。

    以教师为主的方法群:教师示证不是讲述专家结论,而是阐释专家思维,这也是“示证”和“灌输”的最大区别。“专家盲点”现象,是指一个人对某个领域的知识非常熟悉时,很难记起当初自己是如何学习的。其表现为教师很习惯的按照学科的内在结构来展开教学,而不是从初学者的角度去考虑。

    大概念教学展现专家思维过程的策略:

    (1)介绍相关的“史”。通过探究学科发展的历史过程,帮助学生理解专家的思维。

    (2)暴露教师自己的思维过程,包括学习理解。建议教师使用第一人称“我”来展现自己的思维过程,比如:当我第一次学习吞噬细胞时,真的觉得很难很抽象,因为我无法理解他们究竟在做什么。但是后来我的生物学教授告诉我,吞噬细胞意味着一个会吃东西的细胞,这就帮助我理解了一些……现在我可以把它联系到之前学过的一个概念,吞噬作用。

    (3)隐喻或类比。隐喻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日常概念,日常概念在生活中不断强化,因此会牢固的印刻在学生的头脑中,通过演绎学生很容易勾连并理解新的知识和概念。

    以学生为主的方法群:大概念教学会更强调实践应用,形式也更加多样化。

    建构的四种方法序列:演绎——教师为主型,演绎——学生为主型,归纳——教师为主型,归纳——学生为主题。

    3.建构中案例的选择和收集

    (1)案例的选择标准:真实性、典型性、多样性。

    (2)案例的收集渠道:人、物、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大概念教学:设计建构元素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yzu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