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冬实
似乎三月是个适合干点什么的日子。三年前的三月,我写下了第一篇文章。 到今天,竟也写了三年。这三年时间里。有时是一周一篇,有时一周两篇,有时一月一篇。不管怎样,每天都会有一些文字从手下心里流出。
三年一共写了16万多字,算着并不多,但手机备忘录里已经删掉的或许不止这个数字的文字。
这些文字记录下一些生活点滴和内心轨迹,这中间有焦虑、矛盾、疼痛以及因此得到的成长和小喜悦。而我,也养成了随时可以拿出手机来写点东西的习惯。竟然也会有三天不写就手痒痒的感觉。
三年时间,适合做个小结,发生在身上的一些小变化。
一、学习能力。
看了一篇关于阿尔茨海默病(老年痴呆)的文章,美国教授大卫.斯诺登对几百名修女进行了研究,这其中有两名20岁出头的修女,玛利亚和迪罗斯。
两人同岁,有着相似的家庭背景和教育,她们过着忙碌而相仿的修女生活,但后来两人的差异却越来越大。
迪罗斯喜欢求知,她假期时自己修课,45岁时拿到教育硕士,47岁开始担任教授,55岁时又拿到了地理博士,66岁时还到非洲宣教……她的一生一直保持着随时进入新知识领域的姿态。
而另一个修女玛利亚经历则有着不同的轨迹,她曾得过抑郁症,生过几次病,因抑郁症提前退休,生活空闲了许多。一段时间后,经检测,十八个字中她只记得四个字。80岁,临死前,她已经完全失忆,连半个字都无法说出。而迪罗斯那时还是一名天主教大学的教授。
研究者发现那些没患老年痴呆的修女基本有着相同的特质:她们有信仰,运动规律、心态乐观,时刻保持着对世界的好奇、求知。
时刻学习是从她们的故事中得到的一个启示。学习是一件不易看到效益,却又一辈子受益的事。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学习途径,一般来说,大家比较认可的途径是:书本和生活。
阅读,能扩大一个人的认知范围。认可一个作者的观点,经过强化,精神内核也可以内化成读者的血肉中。
最初的阅读,过于碎片和散乱,有大块的时间才想起来翻翻书,而且需要一段时间的酝酿才能进入阅读状态。因为写作需要输入更多的东西,就要不断地去阅读。逐渐由开始的不自觉阅读到自觉阅读,再到离不开,阅读速度也有相应的提高。现在只要坐下来,哪怕有十分钟也可以很快进入阅读的状态。
阅读的时候会观察作者写作的技巧和心理,从里面汲取一些写作的养分。但让我产生更浓厚兴趣的是一篇文章或一本书的背后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写作者,他平时是怎样的状态以及是如何学习的,学习些什么。有时会发出原来如此的会心一笑,或者找到与其差异,继续写下去。
除了阅读,优秀的人,好的电影也像一本书,会给人启发。
另一方面的学习,是来自生活中。生活,恐怕比任何一本书都要生动。
书本当中的经验是别人的,有时经历过,却不自知,会有醍醐灌顶的启示,也有可能是读者不曾经历过的,作者当时的心境并不一定适合每一个人。
所以,不同的生活经历和阅读一起就形成了不一样的经验和知识体系。
二、修正能力。
写作,是与世界的对话,也是对自己内心的凝视。
对于我来说,修正即治愈力,这是写作中很重要的一点。
对于任何一个坚持下来的写作者来说,写作不会亏待他。
写作的缘故,觉得会对自己有更多的观察和感知。比如焦虑时,会反观自己的这种情绪来源。告诉自己要去的地方,可能会有多条路通往,不至于被挡住就停下止步。
一旦意识到问题,管理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就有了一个方向,会不断地向自己指示向的方向去发展。反复训练修正能力,具体在生活中就会更加敞开自己,积极多于消极,接纳比拒绝多,主动代替被动,勇气战胜胆怯。
三、自律能力。
不写作的时候,经常会想这一天我该去怎样过才能获得安静,是通过游戏,浏览朋友圈,或者是刷刷剧集?我还是更加愿意把时间放在写作中。有了这方面的因由,会越来越知道时间该如何去分配。
比如:更有更规律或者有计划的生活。
在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时,就会觉得状态很好,很安心。
四、思考和记忆能力。
黑泽明在《蛤蟆的油》中写下了一段话,大意是:创作源自记忆,任何灵感都来自大量的阅读和经历,更不要妄想一下写完所有,那时不可能的。
当拿起手机来记录下来生活中的一些想法或事件,这个过程就是回忆和再加工的过程。所以,就要比别人多看一眼,多记一点,多想一些。 也会引发去独立思考。独立的思考像从吃别人咀嚼过的东西到自己咀嚼一样,让思想得到更多的养分。
当然,时间一长,会有太多的理由使我停下来,比如惰性、安逸,有时看到文章的阅读量很少会觉得沮丧,这样的想法总是有的。不过,很快会被新的写作欲望取代。
在写作这件小事上,我的成长速度或许并不快,但无论大小之事的发展都不是一条直线的。我愿意和时间做朋友,将时间注入其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