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斯嘉丽
//////////
![](https://img.haomeiwen.com/i1586847/b200b100e82995bd.jpg)
2020已经过去五个月了,出门工作回家,不论走到什么地方,每一天,人们口中讨论的话题似乎已经无法脱离“疫情”二字。这似乎已经变成了和天气、吃饭一样平凡的问题,成为了我们日常的一部分。
这样的日常会持续到哪一天我并不确定,但我可以意识到的一点是,这场漫长的战争给我带来的影响是绵长的,而发生在我身上的很多改变也许会一直延续在我未来的人生里。
在我总是不自觉地抱怨疫情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时,我不得不承认,也是因为这场疫情,不知不觉中很多正面积极的改变正在我身上发生着。甚至有些改变是让我欣喜的。
如果整个世界都停摆了,当所有人都必须减速配合的话,你不妨也停下深呼一口气吧。眼下的生活或许看起来很糟糕,但或许是上帝换了一个方式给你赏赐了一份礼物。
我们无法改变2020的长度,那就把这一年变成更有厚度的一年吧。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在过去的五个月里,我所感受到的疫情发生后我的改变与收获吧。
规律而健康的生活方式
我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非常喜欢熬夜和睡懒觉的人,结果一场疫情过后,这两个坏毛病同时都改掉了。
二月居家办公的那段时间,一开始我还不太习惯,每天都是很懒散的状态,工作效率也很低。
但慢慢的我发现,这种不规律的作息除了会影响我的身体健康,同时,我的情绪也会因为浑浑噩噩的生活状态而受到影响。
我容易变得烦躁,对很多事情失去耐心。遇到问题的时候容易焦虑但并不想去解决,然后暴饮暴食。
而这些,很容易恶性循环。因为疫情的原因,生活里的很多计划被打乱了,在家里待的时间越久,我对生活的态度开始变得越来越消极。
在某一天晚上崩溃大哭了一场后,第二天醒来我突然觉得自己不该再这样矫情的消沉下去。
于是我给自己重新严格制定了每天的作息时间表,让自己慢慢找回一个健康的生活状态。
比如,每天早晨起床后,我会先做10-15分钟的晨间运动,然后读20分钟的书。洗漱和早餐时间我会听一些ted演讲或是电台节目。
在我的身体和大脑都彻底清醒过来之后,一天的工作效率的确会提高很多。
我如果在睡前很不自觉的打开了一部电影或是一集电视剧,那么今晚注定是个不眠夜了。所以,我决定睡前一小时,不论有没有看完想看的剧集,都关掉手机ipad,看一会儿书就可以早早入睡了。
因为疫情的原因,我和阿呆也几乎不怎么点外卖了。虽然之前上班的时候也会自己做饭,但从来都是差不多可以吃就行了。
结果这段日子在家,我们尝试了各式各样的食谱,还买了面粉回来,中西面点也学了不少。倒不是说厨艺进步了多少,但认真做饭的确会让自己的身心收获到一份满足感。
资本积累永远都很重要
除了收获了一个健康而规律的生活状态,我另一个比较明显的变化,大概是真切的感受到了理财的重要性。
步入职场的这一年多,我没有仔细思考过理财的重要性。因为工作性质的原因,我每个月拿的工资不太一样,拿得多的时候我花的会多一些,拿的少的时候就少花一些。也会想着要存一些钱,但是没有给自己严格规定过,所以一年下来也没有太多存款。
而疫情到来后我突然意识到,没有存款是一件让我非常没有安全感的事情。因为危机随时会到来,而存款是面对突如其来的危机时的底气。
于是,我开始仔细分配我的工资和存款。一部分作为我的生活流动资金,一部分存进余额宝,剩下的一部分买理财产品。这样的划分变相的强迫我减去了生活中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我并不适应这样的花钱方式,但在保持了一段时间的规划和记账习惯之后,我发现我反而获得了更多的财务自由以及因此带来的快乐。
比如我以前买东西总是很容易冲动,买完后要不了多久觉得这件东西很多余。而现在我会先做更多的思考与衡量,我是否在短时间内真的必须得到这样东西,时间久了,家里无用的杂七杂八的东西会少很多。
我想起之前在电视剧里让我印象深刻的一段话:“20代的时候,大家都没钱,为什么会花大钱买名牌包?因为拥有的越多,就越要藏着,拥有的越少,就越要炫耀。你没有职级,也没有工作经历,这时候就得让自己变得强壮一些。我也不希望这个世界就是这样的,不过这个世界就是如此。如果不能战斗,就只能妥协。”
有人喜欢买名牌包,有人为了未来的房子努力存钱,有人喜欢投资相机和镜头,有人喜欢购置最先进的电子产品,也会有人喜欢收藏数不尽的黑胶唱片,还有人也许把大多数积蓄都用在了无数个下一段旅程里。
每一个人的物质欲都是在不同的领域里铺开的,别人喜欢的需要的,当下流行的热门的未必你都有必要收入囊中。
整理好你有限的资产,把他们投资在你内心真正认为值得的地方,一定程度的低耗与积累会让你更有底气面对随时到来的危机。
学习是永不亏本的投资
在资本有限的情况下,有一个让我更加明确的想法就是——学习是永远不亏本的投资。
世界运转的齿轮突然减速,太多事物都缓缓前进。我想这一年也许是给我们所有人的最完美的Gap Year。学习永远不会多余,知识也从来不会背弃你。
于是,我开始整理好自己喜欢或是想要深入了解研究的领域板块,分别制定了一个短期和长期的学习计划,尽量让自己用业余时间按部就班的摄取一些我喜欢并渴望获得的知识。
自我学习因为没有太多deadline的约束,所以很容易半途而废或效率低下。我会选择通过子弹笔记的方式来督促我的学习进度。每周与每个月末的时候我会做一些复盘,根据自己的完成进度制定下一个阶段的学习计划。
我的一些朋友也在这段日子里开始报一些网课,有因为希望看剧更轻松学习小语种的,有学与自己工作内容相关的运营课程的,也有学习爬虫这一类的技能型课程的。
在信息爆炸知识付费的今天,我们很容易会陷入一种知识焦虑的怪圈。在今天,比起无处求学更难的是到底该学些什么。我们会不自觉地担心自己在某一领域知识的缺失而造成在未来的某一时刻被淘汰。
在疫情的这段时光里,我或是身边的很多朋友们都多了更多的时间自我审视与反思,也更加了解自己想要选择和坚持的道路方向。
学会利用现有的平台和你熟知的渠道,沉下心来学一些之前想学却来不及学习的领域,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你会有一些意外的收获。
不要放弃生活的仪式感
关于仪式感,前些天听影评电台的时候,听到过一段比较认同的描述。
在今天,电影院的存在某种程度上就是在满足人们对于仪式感的需求。
电影本身其实就是一个长度尴尬的视频。长一些的变成了网剧,短一些的成为了短视频。而电影之所以为两小时长,就是为了让你觉得走进电影院既不会觉得来一趟太亏,又不会坐得太久而疲惫。
而在科技迅猛发达的21世纪,电影院战胜了dvd、电视、互联网,依然常青的原因,我想就是人们潜移默化中对于仪式感的追求吧。
我是一个非常喜欢进出影院剧院音乐厅看现场表演的人,我喜欢这种和一群人沉浸在一场表演里的现场感。
我一直觉得仪式感已经成为了我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是习惯坐在咖啡厅里写文章,周六的下午要拉上窗帘点着香薰蜡烛看电影,新的一周要为家里换一束应季的鲜花,看完电影或是音乐剧后会定期记手账,节日的时候给自己买一份小礼物哪怕只是一盒糖等等。
仪式感是听上去很无用而矫情的存在,但当这些细微的改变渗透到你的日常生活中时,你也许会无形中感觉到,它们让你的生活慢慢拥有属于你自己的节奏感,你对每一天的生活也会找到属于你自己的那份期待。
而当期待的事物真正来到时,你也会收获加倍的幸福感,并且是属于你独一无二的幸福感。
疫情到来的这段日子里,点蜡烛和买鲜花成了我生活里必不可少的两个环节。我还在家里买了些绿植养起来。香气,绿色,阳光和一切有生命力的东西,的确会让人在压抑的生活里感受到希望。
一颗小小的在冬日里眼看要死去的植物,却在春天重新发了芽在初夏结了果,万物生命力顽强,你也要相信未来呀。
感激生活的赐予不贪心
这句话大概是疫情期间我和自己说过的最多的一句话。这是一句听上去很容易做到的事情,但也是这半年里我最有效的强心剂。
当生活开始慢慢变得糟糕起来的时候,人反而容易贪心。
为什么倒霉的人总是我?为什么明明付出的多的是我,但失去的多的也是我?为什么我费尽周折得到的东西却突然没了意义?
得到的不是自己想要的,想要的可能永远无法得到,这似乎是一个恶性循环,会不停地折磨着你的内心。
在这段时光里,也会不停地有朋友和我说着他们不安的遭遇。于是聊天常常会变成相互比惨,但说着说着又会发现,每个人都有各自的难处,在自己身上微不足道的事情,也许在另一个人身上,确是关乎未来的大事。
慢慢的,大家又会开始重新安慰彼此,帮彼此发现各自身上已经拥有的东西,帮助彼此找回生活的盼头与信念。
我们永远无法生活在自己预判的生活里,也不会有百分百周全的未来。无论生活把我们推向了何处,努力发现并珍惜我们所已经拥有的,心存感激和善意生活。
未来不会太糟糕的,因为我们手里永远握着一束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