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礼仪习俗

作者: 笑笑学生 | 来源:发表于2018-03-25 18:03 被阅读421次

    前言

    "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最喜庆、最热闹的传统佳节,也是最能体现炎黄.子孙精神气质与文化认同的盛大节日。作为文明古国、礼仪之邦,我们很早就有在新春佳节之际敬天祭祖、走亲访友、贴春联、吃年饭、迎财神、赏花灯等一系列风俗习惯,形成了灿烂悠久的春节礼俗文化,留下了珍贵丰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在辞别丁酉客岁,迎来戊戌新年之际,我们特别举办本次展览,以期在洞达春节礼俗之内涵,会意华夏文明之精髓的同时,弘扬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共聚中国力量,同圈中国梦想!

    祝愿狗年岁月静好、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吉祥如意!


    春节溯源

    春节古称元日、岁首、岁旦、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年”的最初涵义并不是时间概念,而是来自农业生产。《说文解字》称: "年,谷熟也。"《尔雅》亦有:"年者取禾一熟也。”一般认为,春节起源于我国上古时期,由一年农事后“围猎祭神”的活动而来,通常起于腊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

    春节”一词最早出自《后汉书·杨震传》:"又冬无宿雪,春节未雨,百僚娥(jido)心。”但古代的“春节”指整个春季,也有的指二十四节气之首立春。直到清末,一些地方才将夏历正月初一称为“春节” 。


    春节之礼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 《春秋左传正义》载:“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春节是我国最隆重的传统佳节,围绕着春节的礼俗尤为丰富。

    春节礼俗可分为吉礼与嘉礼两部分。吉礼是祭祀天地人神的典礼,如腊八、祭灶、祭祖、迎财神等。嘉礼是按照“人心之所善者”制定的礼俗,涉及宴.庆贺等多方面内容,如贴春联、守岁、放爆竹、拜年、走亲戚、赏花灯等。


    腊八节:

    腊八节起源于腊祭。古时人们在岁末猎取野禽、野兽用于祭祀祖先神灵,以祈求来年五谷丰登,家人平安,称为“腊祭",南北朝时期,腊祭被固定到每年的腊月初八举行,至宋代又盛行腊祭食粥风俗,《武林旧事》就记载用胡桃、松子、乳蕈(xun)、柿、栗之类作粥,谓之“腊八粥”。传至今日,每逢腊月初八,家家户户都要熬煮腊八粥。腊八粥又称八宝粥,寓吉样、平安、健康之意。

    腊八蒜
    腊八蒜的“蒜”和“算”字同音,旧时各家商号通常在腊月初八这天拢帐,把一年的收支算出来,厘清盈亏,称为“腊八算"。人们脆制腊八蒜,大概由此而来。

    腊八粥
    据佛教典籍载,腊月初八为佛祖释迎牟尼成道日。传说释迦牟尼出家后,六年苦修,幸遇牧女献糜,在普提树下静坐七天七夜,终于修道成佛。后来各地佛寺便效仿“牧女献糜”之说,于腊月初八取香谷及果实等以弗供佛,并馈四方善男信女,称为“佛粥”,“腊八弗”,“福德粥",以示纪念。


    祭灶

    古代民间认为,灶君是家庭的保护神,因此在过年前夕,家家都要祭灶,反映了劳动人民迎样纳福的美好愿望。

    祭灶也叫过小年,北方多在腊月二十三,南方多在腊月二十四。古时富户人家常用黄羊祭灶,延至近世,形成了送灶神和吃灶糖的民间风俗。因为灶糖又黏又甜,传说可以封住灶君的口,防止他向玉皇大帝说坏话而隆罪,故有“灶君封住口,四季无灾忧"之说。

    灶神,俗称灶君、灶王爷,其身份有炎帝、祝融、黄帝等多种说法,传说是玉皇大帝派至人间监察善恶的司命之神。每年腊月二十三(一说腊月二十四) ,灶神向玉帝汇报各家一年来的情况,玉帝再根据灶神的汇报决定各家来年的吉凶祸福。民间为求灶神多言好事,带回吉祥,故设祭送行。


    贴春联

    民间传说,桃木有镇鬼的功能,因《山海经》一书中曾记载神荼(shen,shu)、郁垒(yu,lv)兄弟二人能吃百鬼,可以祛除不祥,所以古人便在桃木板上写下“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悬于门首,以辟邪护宅。五代时,蜀国君主孟昶(chang)在桃符上题写联语“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代替二神的名字,后世春联即发轫于此。如今,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张贴门神与春联已成为最重要的年俗之一。此外,民间还盛行贴福字,窗花、年画等,以祈福纳祥、增添吉庆气氛。

    春联

    春联也称门对,北宋称为春帖子,南宋称为门帖子,广东俗称为挥春,是用长条红纸书写吉祥语,春节时贴在门上,故而得名。旧俗多以朱砂染笺作为春联用纸,考究一些的称之为万年红。

    门神

    在民间信仰中,门神是家宅平安的吉祥保护神,受到普遍尊崇。古人有祭祀门神的风俗,以求祛邪辟恶、祈福纳吉。门神通常分为武门神和文门神两种,武门神即武官形象,手握刀枪、威风凛凛,功用是镇宅护室;文门神以文官朝臣入画,寓意为招财进宝、福禄双全。


    祭祖

    祭祖源于中华民族“百善孝为先”和“慎终追远”的传统观念,藉以表达对祖宗先辈的缅怀之意和敬仰之情,春节祭祖多在腊月二十八至除夕举行,有上坟祭拜、宗庙祠堂祭拜、焚黄祭拜等,形式多种多样。一些家庭将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上厅,陈列供品,然后按长幼顺序依次烧香叩拜,祭礼即告完成。

    五间正殿前,悬一块闹龙填青,写道是“慎终追远”。旁边一副对联,,写道是:“已后儿孙承福德,至今黎庶念荣宁。”俱是御笔。里边灯烛辉煌,锦幢绣幕。虽列着些神主,却看不真。只见贾府诸人分了昭穆排班立定。贾敬主祭,贾赦陪条,贾珍献爵,贾琏、贾琼献帛,宝玉捧香,贾菖、贾菱屏拜垫,守焚池。青衣乐奏、三献爵,兴、拜毕,焚帛,奠酒。礼毕乐止,退出。
    ---(清)曹雪芹/《红楼梦》


    守岁

    守岁之俗,古已有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宋都沐梁(今河南开封):“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士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除夕之夜,四处灯火通明,合家团团围坐夜话,通宵不眠辞旧岁,迎新年,既有对岁月惜别留恋之情,又有对来临的新年寄以美好希望之意。

            守岁
           宋·苏轼
    欲知垂尽岁,有似赴壑蛇。
    修鳞半已没,去意谁能遮。
    况欲系其尾,虽勤知奈何。
    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晨鸡且勿唱,更鼓畏添挝。
    坐久灯烬落,起看北斗斜。
    明年岂无年,心事恐瑳豌。
    努力尽今夕,少年犹可夸。
    

    除夕晚上的年夜饭又称“团圆饭”,“合家欢”,是阖家一年中最重要的一顿饭。年夜饭通常自掌灯时分入席,全家老少欢聚酣饮,回顾旧岁,憧憬新年。古往今来,除夕晚上吃年夜饭已成为最重要的年俗活动。

    年夜饭通常以饺子、年糕为主食。饺子又称“扁食” “煮饽饽” ,一般在除夕夜里包好,待子时食用,取其“更岁交子”之意,故称为“饺子”。为讨吉利,有些家庭会在个别饺子里包上硬币或花生,据说吃到这种饺子,一年到头都会吉星高照走好运。年糕谐音“年年高”,含有期望生活一年比一年更好之意。


    放爆竹

    古时人们守岁,又有燃“岁火"的习俗。南北朝时期的荆楚地区“爆竹、燃草”用来驱避山鬼,发展到隋唐,则“燎火"以示兴盛。明清时期,各家都要"烧松盆”,用松柏枝与柴木烧于庭院,祈福驱凶。“岁火"越旺越好,预兆新的一年五谷丰登、人丁兴旺。如今,人们在大年夜通常是燃放烟花燥竹,点亮全部灯盆,辞旧迎新,接祥纳福。

                元日
                宋·王安石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拜年

    正月初一拜年,也称贺年、贺岁、贺正、拜节等。史书记载: “孟春元日,鸡鸣,男女盛服,列拜上下神祇,祭祖先,拜尊长及族党。邻里往来数日以相贺。通常拜年是指向长辈叩拜,贺年则是平辈相互道贺。随着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贺年卡、电子邮件、电话、短信、微信等新的拜年方式层出不穷,丰富和扩大了人与人之间的社会交流活动。

    初一特别起得早,梳小辫儿,换新衣裳,大棉袄加上一件新蓝布罩袍、黑马褂、灰鼠绒绿鼻脸儿的靴子。见人就得请安,口说: “新喜”。日上三竿,骡子轿车已经套好,跟班的捧着拜匣,奉命到几家最亲近的人家拜年去也。如果运气好,人家“挡驾”,最好不过,递进一张帖子,掉头就走。否则一声“请”,便得升堂入室,至少要朝上磕三个头,才算礼成。
    ---梁实秋《过年》

    压岁钱

    压岁钱古称厌胜钱、压崇钱、押岁钱。《燕京岁时记》 : “以彩绳穿钱,编作龙形,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之“压岁钱。”古人认为,压岁钱可以驱邪除凶,保佑平安。每到除夕夜或正月初一,晚辈要给长辈拜年,长辈也要给晚辈压岁钱。压岁钱可以在除夕夜孩子睡着后悄悄放置于孩子的枕头下,亦可在晚辈拜年后当众赏给。

    长幼度岁,互以糕果、朱提相赉(lai)献,谓之“压岁盘” 。长者贻小儿以朱绳缀百钱,谓之“压岁钱”;置橘、荔诸果于枕畔,谓之“压岁果子”。
    ---(清)顾禄《清素录》

    压岁演变

    压岁钱因时代不同所用钱币各异,使用铜板一百文寓意“长命百岁”;使用大洋一枚表示“一本万利”;使用连号新钞票表示 “连连高升”。随着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很多家庭过年时开始送给孩子“压岁言”或“压岁物”。

    叩拜

    “拜年”一词的原义,是晚辈为长者拜贺新年,包括向长者叩头施礼、祝贺新年如意、问候生活安好等内容。通常在初一早晨起床后,要先拜年,晚辈给长辈跪拜磕头,祝福长辈长寿,万事如意。

    初一,我们一早就穿起新衣,对父母亲和长辈磕头拜年,也拿到了包着红纸的压岁钱,里面是锂亮的一块墨西哥“站人”银元!
    ---冰心《漫淡过年》

    作揖

    古时平辈间贺年时行作揖礼,行礼时两手抱拳高拱,身子略弯,但不与对方身体接触,表示向人敬礼。时至当今,作揖依然用于新春贺年及日常交际。贺年时,作揖的正确手势应该是:第一,右手握拳,左手成掌,对右拳或包或盖,这样的作握手势是“吉祥";第二,两个拇指要并齐,不能相互叠压;第三,拜年时手晃三下即可。

    万福

    中国传统历来男女有别,作揖为男子平辈间贺年礼,而女子则行万福礼。行礼时,遵循“男左女右”,右手覆左手,附于右侧腰肋间双膝微微下蹲,边行礼,边口称“万福” 。

    贺帖

    春节拜年时,往往因坊邻亲朋较多而无法亲往,亦或虽亲往拜年,但家主不在的情况,于是便产生了贺帖。贺帖又称飞帖,最早起源于宋代,用梅花笺纸裁成,上书受贺人姓名、住址和恭贺话语。当时大户人家门前通常贴一红纸袋,上写“接福”两字,即为承放贺帖之用。到了清代,改用大红硬纸制作,更添喜庆气氛。

            元日书事效刘村
                    明·文徵明
    不求见面惟通谒,明纸朝来满敝庐。
    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
    

    走亲戚

    通常自正月初二起,人们开始走亲戚,互相拜访,宴饮酬酢(zuo)。走亲戚,旧时称“拜节”,“甥婿辈各携束脯往拜其长,日拜节” 。按照血缘和宗族关系的亲疏远近,一般是正月初二外甥走舅家,女儿女婿回娘家;正月初三走姨家和姑家。也有一些地方的探亲顺序为先舅家,次姑家,再岳父母家。

    回娘家

    回娘家又称归宁,指出嫁的女儿回门省亲。过去观念认为, 已逝的祖先年底要回家享受供奉,如果看到家里有“外人” ,不愿进家门了。“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出嫁的女儿过去被认为是“外人”,要等到祖先享用供奉后,在正月初二才可以回娘家,有些地区也有正月初三回娘家的习俗。


    迎财神

    又称“请财神”,通常在正月初四或初五举行仪式,俗称“接五路"。各店铺从初四下午起,张灯结彩,举办隆重的祭祀仪式,准备迎接五路财神,五路财神一般是指:东路招财、西路进宝、南路利市、北路财神、中路玄坛。

    迎财神仪式中,供桌上的供品也有着特殊的寓意,果品多以广橘、福橘、蜜橘为主,取生意广聚、福星高照、生活甜蜜之意;糕点以年糕、蜜饯为主,取年年高、甜蜜蜜 之意;三牲供以猪头、全鸡、全鸭等,含有振兴、进宝之意。


    赏花灯

    正月十五是我国传统节日“元宵节” ,又称“上元节” “灯节” 。赏花灯是元宵节最为普遍的礼俗,在古代,无论王公贵族还是平常百姓,都会在这一天上街赏灯。人们要在自家门口、并沿、石唐等处送灯,各地还会举办各种灯会、正月十五通常也被视为庆祝,春节的最后一天。

    习俗沿袭

    元节贯花灯的习俗始于汉代,唐代发展到盛况空前的灯市游乐,唐诗中对元背节张灯盛况和游人赏灯情景多有描述。贯灯之仪,宋时最盛,并出现了灯谜游戏,灯市往往是观者如云,通肖达旦。明代元宵节张灯时间最长,从正月初八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七,共赏“十夜灯”。清代更注重张灯,以赏灯、看戏、猜灯谜、放烟火等娱乐为主。近代以来,十五赏灯多以庙会的形式进行,这一天,各庙会张灯结彩,热闹非凡。


    文化之魂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意识形态领域主导权和话语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继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为人民提供精神指引。
    ——习近平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春节礼仪习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ck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