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头儿子,小头爸爸,一对好朋友,快乐父子俩……”相信大家都知道这是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的主题曲,因为以前经常陪女儿看,觉得是一部很值得父母和孩子一起观看的动画片,所以认为用这首歌来诠释孩子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最恰当不过了。
俗话说养孩子是一个慢工出细活儿的过程,越急越没有效果。因此处理好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是教育孩子过程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相信每一位家长最头疼的事情莫过于自己每天不停地絮叨,应该这样应该那样,可是孩子貌似根本就没有听进去,依旧我行我素。这就牵扯到孩子与父母的关系问题,就像歌词里写的一样,我认为孩子与父母首先应该是家长与晚辈的关系,这是一种不对等的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为什么家长絮叨的越多,孩子反而越不听话?轻则无动于衷,重则哭闹反抗,让家长束手无策。心理学上有一个名词,叫超限效应,关于它的解释是这样的:指刺激过多、过强或作用时间过久,从而引起心理极不耐烦或逆反心理现象。说白点儿就是“要想说出的话有力量,就别絮叨。”
为什么再刺儿头的孩子,到了部队里都是服服帖帖?因为部队教官的指令坚决干脆,从不拖泥带水。只能绝对服从,否则就会受到严厉的处罚。因此小学阶段家庭教育中就可以效仿这种模式,父母每天给孩子下达指令时要言简意赅,可以由做什么,什么时间做完以及做不完的后果三部分组成。举例说明:每天晚上八点半之前完成作业,否则周末不许看动画片(讨价还价,加罚两周)。只要家长第一次坚决按照既定原则来执行,无需过多言语,孩子就会明白,妈妈说到做到,不会再心存侥幸,慢慢养成一个良好有序的学习生活习惯。
其次,孩子和父母又可以是一种对等的朋友关系。俞洪敏曾大力推荐过一本叫《改变孩子先改变自己》的书,作者是一位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但却是一位“糟糕透顶的爸爸”。我从中得到的启示是,父母作为长辈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应该起到指引教育的作用,但更多的是应该陪伴孩子一同成长,抛弃传统上“我是老子,说得对的要执行,说得不对的也要执行”的错误观念,和孩子像朋友一样的交流,尤其在面对自己做错的时候,更要敢于承认错误,跟孩子道歉,为什么错了,以后应该怎么做,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是非观。
多位教育专家都曾明确指出,孩子长大后的性格与其原生家庭的一切息息相关。所以对待孩子的问题,多找找自身原因:孩子沉迷网络不爱看书,是不是自己也存在同样的问题;孩子脾气大有暴力倾向,是不是因为平时自己就是这么对待孩子的;孩子犯错总推卸责任,不想承担后果,是不是自己的言传身教影响了孩子等等。
作为父母,我们想要教育好孩子,让他们听得进去我们的建议,就得学会耐下性子来调整心态,寻求有效的切入点和表达方式,最后大手牵小手,和孩子一起共同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