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问题,估计很多人第一反应都是:这还不简单,靠打败各种竞争对手呗!先寻找对手的弱点,再超越竞争对手。
当初各大互联公司都在研发推广社交产品,比如小米的米聊,阿里的来往、网易的易信等……最终还是腾讯的微信一骑绝尘,将其他竞争对手斩于马下,不就是靠这个?
但答案这么简单么?其实,微信的成功,与其说是跟对手较劲,还不如说是跟自己死磕。就是说,它靠的不是打败对手,而是靠打败自己,快速更新迭代,淘汰旧产品推出新产品,以此获得竞争优势。
在管理学上,有个口味很重的专有名词,叫做“自吃幼崽效应”,就是说:与其过分关注对手,不如聚焦自己,不断根据市场环境更新自己的产品,努力最先开发出新一代产品,在市场上占据主导地位。
那么,为什么“自吃幼崽效应”有用呢?主要原因有三个:首先,竞争是永不停止的,对手无穷无尽,逐一打败对手的策略,基本上是根本无法实施的,那还不如聚焦自己;其次,竞争具有不确定性,有时你都不知道对手是谁;最后,立足市场进行自我更新和迭代,动力更为强大。
刚才说的都是理论,可能您听着有点晦涩,那接下来我就以微信发展历史为例,详细给您解释一下上述三个原因。
第一点,竞争是永无止境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要知道,微信刚开发时,在国内只有一个同类型的竞争对手,那就是雷军的米聊。不过,米聊当时在服务器和硬件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所以慢慢就落后了。在米聊之后,很快又出现了来往、易信等大量的即时通信APP。微信在发展的道路上,始终面临着各种对手的竞争,太多了,不可能每个对手都关注,所以还不如立足于自身。
第二,有时候你都不知道竞争对手在哪,甚至,你做一了一个决策,本来和你无关的人,成了你的竞争对手了。你看,微信开了朋友圈,微博就成了竞争对手,微信链接微店,淘宝和京东就成了竞争对手。甚至有人说,微信帮助警察消灭了小偷,因为有了微信支付人们都不带现金了。所以在这种急剧变化的市场环境中,你无法判断竞争对手在哪。现代市场竞争很多时候不是两军对垒,而是一场大乱斗。当你连对手是谁都不知道,你又如何研究对手超越对手呢?你还得立足于自身。
最后,比起关注对手,立足市场进行自我更新和迭代,这样动力才会更足。哪怕在今天,微信把很多对手都打败了,可还是不停地更新换代,动不动就推出一个有趣的功能。多数人总在想着如何超越对手,实际上企业的价值往往是在市场中体现的,用户才是你的价值所在。只有立足自身,根据用户需求来更新迭代,才会有源源不断的动力。把眼睛只放在超越对手身上,你进步的后劲可能会不足。而腾讯,正是用这种死磕自己的竞争策略、用不断的自我超越、和自我淘汰,代替了被别人超越或淘汰。
接下来,再讲讲“自吃幼崽效应”如何具体应用呢?三个步骤:首先要感知市场需求;其次要进行核心突破;最后是快速更新换代。
首先,你要感知市场需求。感知市场需求,就是说你要思考市场对你或者你的产品,最急迫的需要是什么。例如早期的微信,只能发送文本信息,类似于免费的手机短信。但是那个时候人们手机包月的套餐一般会送上百条短信,所以没多少人用。没关系,微信的产品研发团队,敏锐地识别到了人们对语音、图片等一些富媒体的沟通需求,所以,他们很快的就把这些图片和语音功能,也加入了微信。用户们一开始对免费短信不感冒,但后来一看,微信不止是发短信不要钱,发彩信打电话也不要钱,马上就兴奋起来了。微信用户也因此猛涨。感知需求,可以帮助你迅速找到明确的改进方向,确保自己的努力不会白费。
其次,你需要进行核心突破。所谓核心突破,就是要拿出自己所能调度的资源和力量,全力解决需求问题,让产品更符合市场导向。例如微信最开始要解决的是沟通效率的问题,所以开发团队通过图片、声音等丰富了很多沟通形式。效率问题解决后,微信开始考虑如何扩大沟通的范围,所以后来加入了漂流瓶,朋友圈等社交功能。等到用户们沟通效率高了,沟通面大了,形成了社交网络,微信又开始通过沟通创造价值,引入电商、生活服务、公众号等内容。可以说,微信从诞生开始一直在围绕“沟通”做文章。正是这种瞄准核心,集中突破的战略,使得微信能不断挖掘用户需求,创造新的价值。
最后就是快速更新迭代。只有速度快才能抓住更多机会,争取更多试错空间。微信在上线的第一年中,每个月都迭代一次,而一般APP,半年到一年才迭代一次。在高速的迭代过程中,微信既出现了抢红包、公众号等实用又有趣的“神功能”,也淘汰了很多类似语音对讲机、漂流瓶等不符合市场需求的功能。贴合市场的快速迭代,让微信成了世界上增速最快的即时通信息工具。同样是积攒1亿用户,QQ花了10年,Facebook花了5年半,而微信只用了 14个月。对市场来说,每一次更新换代,都意味着超脱了前一个竞争阶段。当你更新换代速度远超其他人,就意味着你将总是那个占据市场主导的人。
而面对无穷无尽地竞争,我们要学会“自吃幼崽”,就必须聚焦自身,感知市场需求,然后集中精力解决需求问题,用快速的自我更新和迭代来保持竞争优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