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月的6号,得到上的王立铭老师都会带来一份生命科学领域的《巡山报告》。今天,我想和你分享的是王老师9月份的巡山成果。在这份报告中,他详细解析了生命科学界发生的3件大事。
说是大事,真的不夸张,其中一项关于人类味觉的研究,王老师认为可能会在近几年获得诺贝尔奖。而另外两项关于脂肪肝以及脑瘤的研究,王老师认为很可能会引发这两个疾病领域的“范式转移”。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听听王立铭老师对这三项研究的解读。
你好,我是王立铭。
2019年10月6日,第八期《巡山报告》又和你见面了。
在过去的这个月,生命科学领域有这么三件大事,我认为你需要知道。
1. “酸味感受器被发现”
2019年9月19日,两篇同时发表的学术论文宣称:人类终于确认了哺乳动物舌尖负责感受酸味的感受器。
至此,所有五种基本味道——酸、甜、苦、咸、鲜的神经感受器全部被发现,人类科学家们苦苦追寻了20多年的味觉拼图终于完成。
这两篇学术论文分别发表于国际学术期刊《细胞》和《当代生物学》,两支研究团队的领导者是两位美国科学家——哥伦比亚大学的查尔斯·祖克(Charles Zuker)和南加州大学的艾米丽·利曼(Emily Liman)。
我们先来看看这项研究的内容具体是什么。
简单来说,这两个团队发现:
在小鼠舌尖负责感知酸味的细胞里,有一种名叫OTOP1的蛋白质让小鼠的舌头能够灵敏的尝出酸味。如果人为的破坏掉小鼠基因组里的OTOP1基因,小鼠的舌头就再也无法感知柠檬和醋这样的酸东西了。
这个OTOP1蛋白是怎么感知酸味的呢?
说起来有意思。人们早就知道,所谓的酸味,其实就是氢离子的“味道”。溶液里面氢离子多,溶液的酸碱度(pH值)就低,我们尝起来就会觉得“酸不拉唧”的。
而这个OTOP1蛋白,其实就是一个氢离子感受器,它密布在小鼠舌尖负责感知酸味的细胞表面。当小鼠的舌头碰到酸水以后,高浓度的氢离子就会穿过OTOP1蛋白质中央的一个小孔,进入味觉感受细胞,让这些细胞产生电信号。这种信号传入大脑,小鼠就会产生酸味的感觉。
当然,我得补充一句:酸味这种感觉,可不光是来自舌头。
你不妨做一个小实验,喝上那么一点点醋或者柠檬汁,细细体会一下嘴里的感觉。你肯定会发现,除了舌头上感觉酸酸的,整个口腔也会感觉到酸涩的刺激。没错,除了舌头上的OTOP1蛋白质,整个口腔里密密麻麻分布的痛觉神经细胞,也能通过其他途径感受酸味。换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