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下乡、资本下乡与农户再合作———基于村社自主性的视角》
框架:
一、研究背景及相关文献回顾
(一)研究背景
(二)相关文献回顾
二、F村的简单介绍及所在市的城乡一体化措施
(一)F村的简单介绍
(二)JY市的城乡一体化措施
三、村社自主性:部门下乡和资本下乡的意外结果
(一)有关村社自主性的概念
(二)F村自主性的获取
(三)调动和整合全村资源做好项目配套的前期准备工作
(四)村民议事制度,一种难能可贵的草根民主
四、农户在合作:F村自主性的外部表现
(一)土地的重新集中
(二)村社结构的再次激活
(三)村庄公共产品的提供
五、结论和讨论
心得感想:
1.研究背景:1.“汲取”型政权向“悬浮”型政权的转变2.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新发展阶段3.新农村建设的开展,部门下乡出现4.农业市场化加快,资本下乡出现
2.作者在论文第一部分主要采取了周飞舟、仝志辉、温铁军、折晓叶学者的一些观点。仝和温注意到影响农民合作两种力量:官场和市场。官场就是部门下乡市场就是资本下乡,部门和资本同时下乡很容易导致资本对部门的腐蚀和部门对资本的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就是他们的产物,他们联合套取国家资源,形成“大农吃小农”的形势。他们二人的研究拘泥于结构分析的路径,村庄和农户基本上是完全受制于资本和部门。这晓叶的研究是站在底层和村庄视角他重点关注不同层级政府与村庄的关系,但是忽略村庄如何与不同部门打交道和对市场研究,而且调研你主要集中在东部发达地区。
3.JY市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措施:加大财政奖补力度;推进新农村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4.“反馈型”国家政权在反馈过程中原则:项目大而全;反馈资源通过科层体系原有的条线输送到村庄中去;反馈资源被称为项目;项目制蕴涵着政府更深的动机;伴随着部门下乡存在资本下乡的现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