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面我们讲到,公子光凭借着刺杀吴王僚登上了君位。而他的叔叔,季札也没有反对意见。
据《吴太伯世家》记载
复命,哭僚墓,复位而待。吴公子烛庸、盖馀二人将兵遇围于楚者,闻公子光弑王僚自立,乃以其兵降楚,楚封之于舒。
季札复命以后,在吴王僚前大哭不已。而吴王僚的两个儿子,听说公子光即位,于是投降楚国。
但是吴王僚还有一个儿子在外面。是当时吴王僚派遣他去往卫国,这就是庆忌。
庆忌也算是大名鼎鼎,在《战国策》有个名篇,叫做《唐雎不辱使命》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其中就提到,要离刺杀庆忌。但是很奇怪《史记 刺客列传》并没有记载。原因,当我们知道了这个刺杀过程,就知道了。
要离刺杀庆忌这个故事,最早在《吕氏春秋》就有提及,说明在战国时期,这个故事已经家喻户晓。但是一直到《吴越春秋》(东汉时期成书),才有了完整的故事情节。
二年,吴王前既杀王僚,又忧庆忌之在邻国,恐合诸侯来伐。问子胥曰:“昔专诸之事,于寡人厚矣。今闻公子庆忌有计于诸侯,吾食不甘味,卧不安席,以付于子。”
吴王阖闾,杀了吴王僚,但是他的儿子庆忌在邻国,所以吴王阖闾日夜忧虑。因为庆忌此人,力大无穷,是为勇士。阖闾害怕庆忌在外和诸侯联合,故而食不甘味,卧不安席。
于是他就问伍子胥,说:能否为寡人除去这份心病。
伍子胥说:现在吴王僚已经除去,还要除去他的儿子,恐怕做不到。
阖闾说:当年武王伐纣,又杀死武庚(商纣王的儿子),人民并没有怨言,怎么会做不到呢?
伍子胥说:既然如此,我就推荐一人,此人叫做要离。
说起要离,要说第二个人,叫做椒丘欣。
椒丘欣是东海边上的人,为齐国出使吴国,过淮河。
他要过淮河的时候,管理渡口的人说:望壮士切切不可过河。
椒丘欣问:为什么啊。
官吏说:河中有河神,看到马就会杀害马,所以千万不要让马喝水。
椒丘欣说:不必着急,这河神的传言,恐怕是捕风捉影之语,况且即使是真的,壮士所持有的马,哪个神敢于冒犯?
于是让马去河边喝水,果然此时狂风大作,马就卷入河中。
椒丘欣看到后,十分愤怒,于是脱下上衣,手持宝剑,跳进河中,与河神决战,那是决战了三天三夜。
椒丘欣出来的时候,一只眼睛已经瞎了。
椒丘欣就来到了吴国,有一天在丧事的宴席上,和朋友喝酒的时候。酒桌之上,他就开始吹嘘和河神搏斗一事。
语气中有傲慢,欺侮他人的神色。
此时要离在旁坐着,听他的吹嘘,他实在忍不住,腾就站起来。
对他说:我听说勇士的决斗,和时间竞争不去移动标杆做手脚。和神灵决斗时,不转过脚跟往后退。和人作战,不发出声音多囔囔。就是活着前去,也要死着回来。现在你和河神搏斗,丢了马,车夫,还瞎了一只眼,你还有脸回来?这是勇士感到耻辱的事情,现在你不以为耻,还在酒宴之上大肆吹嘘,真不感到耻辱吗?
只见椒丘欣已经怒发冲冠,青筋暴起。
要离在宴席完毕后,回到家里。和妻子说:今天我在宴会之上得罪了一个人,此人必定过来报仇,你千万不要关门。
到了天黑,椒丘欣果然来了。
看到要离的门没有关好,于是他走入门中,再进入卧室。
看到要离在卧室中,于是他拿起利剑,对着要离。
对他说:你的过错有三,你知道吗?
要离说:不知道。
椒丘欣说:
其一、你当着这么多人面,折辱我,这是罪一
其二、回到家里不关好门,这是罪二
其三、睡觉而不防备,这是罪三
现在你有三条过错,看来你死了,你也不会怨恨我了。
要离哈哈大笑,说:你说我有三条过错,我说你才有三条无能的表现呢?
其一、我在众人面前折辱你,你却不敢当场发作,此是无能
其二、进门不敢吭声,如同盗贼一般,这还是无能
其三、到了卧室,只有拿出利剑,顶住我的头,才敢出声,这还是无能。
你又这三个无能表现,却在我面前耀武扬威,你不觉得耻辱吗?
要离说完这番话,椒丘欣丢下了利剑。
说道:我原以为我很勇敢,没有人敢小瞧我,没想到要离竟然凌驾于我头上,可见要离是壮士啊。
吴王阖闾听完伍子胥所说的这番话以后,说道:希望我有空闲的时候,接见他。
于是伍子胥引荐要离。
阖闾一看到要离,就疑惑不解。为什么呢?因为要离实在太瘦小了。
吴王阖闾问:你是干什么的?
要离说:我本是打鱼为生,但是我瘦小无力,顺着风,就会向后倒下。逆着风,就会向前倒下。但是如果大王有命令,我一定尽心竭力做好。
阖闾听完这番话,就沉默不语。
要离知道,阖闾产生了怀疑,就说:大王担心庆忌吗?我能杀死他。
阖闾说:庆忌的勇猛,人所共知,他能追上奔跑的野兽,抓住飞翔的鸟,一下子能跑上几百里。而你......
要离说:如果大王要用我,我一定能杀死他。
阖闾说:庆忌是个明智之人,他虽然困厄,但是他必然会起疑心。
要离说:
臣闻安其妻子之乐,不尽事君之义,非忠也;怀家室之爱,而不除君之患者,非义也。臣诈以负罪出奔,愿王戮臣妻子,断臣右手,庆忌必信臣矣
要离说了什么呢?他说,希望阖闾杀死自己的妻子和孩子,断除自己的右手,这样庆忌必然能够信任自己。
要离因为这句话,遗臭万年。也可能是《史记》不记载他的事情的原因所在吧。
于是要离便假装出逃,阖闾抓住他的妻子和儿女,在闹市杀死,并且在街头示众。
要离于是到各个国家,都散播怨言。于是到了卫国,见到了庆忌。
对庆忌说:阖闾暴虐无道,杀死我的妻子和儿女,他们实在无罪,所以我希望依靠公子的勇力,铲除阖庐。
这样一来,庆忌就相信了他所说。
三个月后,庆忌挑选训练了士兵,就要到吴国。
将要渡过长江,而在江中之时,要离因为瘦弱,不堪风力,于是坐在庆忌的上风。靠风力用矛勾掉了庆忌的帽子。
突然之间,他拿起利剑刺入庆忌身体。
庆忌回过头来,揪住了要离,按入水中。可能因为要离力气太小,没有当场刺死。
说道:真是天下的勇士,竟然敢用兵器刺杀我。
庆忌的侍卫要杀死要离,庆忌阻止了他们。
说道:怎么能在一天之内杀死两个天下的勇士。
于是吩咐侍卫放了要离,让他回国。
要离渡过了长江,他说道:杀了我的妻子和儿女来侍奉君王,这是不仁。为了新君杀死旧君的儿子,这是不义。受了人家的恩惠,而苟活于世。这是不符合道义。我有这三种丑恶的行为,何以能够活于世间。
于是他纵身跳入长江。
他的侍卫抓住他的身体,说道:您暂且不要死,以便吴王赏给你爵位俸禄。
要离于是斩断自己手脚,自杀而死。
要离为什么要死?这就从要离为什么要刺杀庆忌说起。
如果说要离刺杀,为的是钱财,荣华富贵。说不过去,因为他把妻子和儿女都丢弃了。而自己刺杀,又不一定会成功。这个荣华富贵,有什么可得呢?
如果是为名。到了战国时代,吴起杀妻,还受到很多人指责,如此有什么名可得呢?
最有可能的就是吴王阖闾对于他的轻视。所以他愤而接受了这个使命。
但是这个故事,到底可信度有多少呢?
《左传》记载
吴公子庆忌骤谏吴子曰,不改必亡,弗听,出居于艾,遂适楚,闻越将伐吴,冬,请归平越,遂归欲除不忠者以说于越,吴人杀之。(《哀公二十年》)
我们发现在阖闾死后以后,又出现了一位公子庆忌。那么这位庆忌是谁呢?
一般认为,这个故事只是小说家言,并不可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