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资常识
1.1 《价值》(作者高瓴资本张磊)
真正的投资,有且只有一条标准,那就是是否在创造真正的价值,这个价值是否有益于社会的整体繁荣。
这是判断一个企业是否值得投资的关键参考。
1.2 《Portfolio Selection: Efficient Diversification of Investment》(作者:1957年诺奖得主Harry Markowitz)
多个投资对象的科学组合,可以同时实现更高的收益和更低的风险。而桥水基金的《Principles》指出的投资的圣杯(The Holy Grail of Investment)是不少于15个的独立不相关的盈利的投资对象的组合。这些投资组合间的相关性越弱,则效果越好。
1.3《共同基金常识》(作者:Vanguard 基金创始人John Bogle)
通过大量详实的数据证明:对于长期投资而言,包含大量股票和债券的充分分散的投资组合,特别是指数型共同基金,是绝大多数投资者的最合理有效的分散投资方式。并进一步指出基金的投资原则是long term(长期),low cost(低成本)。
- 长期投资。指数型基金在任一指定年份里只能跑赢60%的基金,但在更长的期限里可以跑赢80%乃至更多。
- 低成本。主动基金投资是一场“负和博弈”,主动基金管理人创造了低于市场平均收益率水平的业绩。二者之差等于交易成本和基金费用。(当前中国或许还有散户可被猎杀,但长期也将被改变)
- 再平衡(Rebalancing)。再平衡策略极端重要!再平衡策略可以不断将当下的盈利买成低估的资产,从而在长期获得更好的收益。
均值回归。绝大多数基金(包括主动和被动基金),长期的收益将趋近于市场平均收益。耶鲁大学基金会David Swenson的研究表明:在“多如蚂蚁”的基金中,只有约4%的基金在过去20年中扣除税收和费用之后能够跑赢市场,而且平均起来也只是比市场多了0.6%而已;而96%的基金跑输大市,而且输得很厉害,平均每年输4.8%。
同时,主动型基金持仓的“不透明”,还导致了“老鼠仓”和“抬轿子”等利益输送,极大地损坏了基金投资者的利益。越是不透明的,利益输送就会不可避免。
结论表明,对于绝大多数投资者,选择成本尽可能低的持仓公开的指数型股票基金和债券基金是其最优投资组合。
2 全天候组合分析
桥水基金的全天候投资组合(All-Weather Portfolio)可适用于任何经济场景,
包含了55%的债券,30%股票,7.5%大宗商品和7.5%黄金。该组合在1997年至今的25年间的年化收益率为7.8%,仅2008年金融危机时回撤达到了12%,其他年份均低于7%。
![](https://img.haomeiwen.com/i5276958/86469e9f9057c63a.png)
根据1957年诺奖得主Harry Markowitz的组合理论和桥水基金的投资圣杯要求分析,全天候组合的基础逻辑是股票和债券的对冲,从而在整体逻辑上实现了2个不相关投资对象的组合。进而,在股票内部引入了美国市场、欧洲市场和新兴市场上的权重股、中小股等的组合,实现了股票板块内部的6组相关但相对独立的投资对象的组合(三个市场由于发展阶段和经济周期的不同,虽然相关,但相关性不强。特别是对个人投资者,采用指数型基金赚取权重股板块市场或中小股板块市场的平均收益时,则更满足相关性弱的6项盈利流(Earning Stream))。大宗商品和黄金的引入则在股票和债券的基础上再增加1项弱相关投资对象,而充分分散的大宗商品和黄金的组合,则在大宗商品内部增加了2项弱相关的投资对象。因此,桥水的全天候投资组合至少包含了11项弱相关的盈利投资对象,从而实现了长期投资下的盈利和低风险。
3 2022年的投资组合
鉴于桥水按照增长率、折现率
而当下的经济模式明显是滞胀阶段,而全天候组合中适合对抗通胀的最优产品是大宗商品。因此,我将55%的债券换成55%的抗通胀属性更好的大宗商品,将30%的股票替换为被动投资为主的指数基金(赚取市场平均水平的被动收益),将15%的大宗占比替换为15%的债券和稳定经营高分红的基金或股票。
其中
55%的大宗将包括40%的紫金矿业(其铜-金组合自带了对冲属性,加之其卓越的经营能力)、5%华宏科技(环保低碳概念。即即将到来的汽车拆解需求 + 稀土氧化物回收的低碳)
30%的股票将以被动投资为主,按照各1/3的模式配置MSCI等指数、国内指数基金(沪深300、中证500和港股)和兴全基金等其他主动型基金的基金组合。
15%的债券将由纯债基金和高分红长期稳定经营的分红型基金(如目前低估的银行指数基金)或股票(如长江电力)组成。
长期来看,中小盘收益更好。但中小盘风险也大,因此,务必采用全中小盘市场的被动指数基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