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9中国茂名浪漫海岸国际诗歌周主题发言
方舟
方舟是我的笔名。
虽然此方舟非彼方舟,但我和方舟同文同名。
对方舟的命名是人类有史以来最深刻的一次隐喻。我百度过,也耳闻目睹,几乎所有美好的事物都习惯和方舟联系一起,方舟文学社、方舟旅行社、方舟教育、方舟广告、方舟制造、方舟船舶、方舟药业、方舟评论,等等,不一而足。我很佩服我读高中时读了一本中青社出的圣经的故事后毫不犹豫地取了这个笔名,从此开始了漫长的诗歌之旅。很多人都在把在旅行中见过的有关方舟的名物拍成照片发给我,感觉我是开过最多公司和机构的人,很多人见面时也会说,方舟这名字很熟,好像在哪里见过。我知道,其实他并没有读过我的诗,但一看这名字就感到很亲切,就会通电,这就是词语的魅力,这个词语是有源头的,是原词,它让我们看见了我们流浪的始发地,我们的流浪的理由。
方舟和大海的关系是被注定的。如果说方舟是一种神谕的使命,那大海就是完成这种使命的道路和险阻。如果说这一片汪洋是人类的必经之地,那么方舟就是人类选择不二的庇护所。
说到庇护,它就是诗意的,方舟之路是人类最伟大的一次旅行,是悲壮的拯救之旅,也是渴望有彼岸或者说浪漫海岸的希望之旅。说到庇护,前天我和卫平异口同声地说到,刚启幕的“诗歌殿堂”的外观就像一座庇护所或掩体,很形象,也很本质。
我再说一下我的诗歌。我的诗歌大凡都是和旅行和大海有关的,仿佛我一直在想像大海,一直在寻找大海,一直行走在自己的海域,没有上岸。
我80年代在大学时写的第一首诗就叫《旅人》,第一本由学院院报编辑部给我编的大学生自选诗集名也叫《旅人》。我90年来广东,92年出的第一本诗集就叫《一片汪洋》,第二本诗集叫《海边的心跳》,获奖的作品也是和有水和海有关,像《水的断章》《海边的心跳》。我90年代在东莞和诗友们搞了一个诗社叫海平面诗社,我们出的网络诗刊就叫《海平面诗刊》,我主编的一份报纸副刊就叫《海平面副刊》,我在东莞办过一个书店也叫“海平面书店”.我新世纪之初和东莞朋友们办过一个诗歌民刊就叫《行吟诗人》。我给《行吟诗人》写过一个卷首语:行吟是诗人相对于辽阔天地的一种仪式。
我前几年出的两本诗集都是和行走有关的,最近的一本诗集就是《在东莞的民间行走》——但它不是走向远方,而是回溯到地方志书写的缝隙中,生物地方主义写作的在地自然,一句话——在身边的地理里行走,所谓的“微旅行”。
我之所以替自己广告一番,实在是我太相信命运,人一直都在领受一种命运,像领受自己的名字一样——就像我将自己命名为方舟,我依然不相信这是一种自觉,它是万千启示之一种。
最后,我要感谢茂名,感谢浪漫海岸,感谢诗歌万里行,它让我突然发觉,我身上潜伏了一片大海,并看见了自己身影和可以栖息的彼岸。前两天晚上经过这一片海滩,我看见了很多渔船,而两船并置的大船的正是我们古汉语“方舟”一词的本意,我仿佛看见了自己的兄弟,那些经过重洋与风浪击打的生命的伴侣。我们都从人生的大海里归来,我们将方舟搁浅,就是要开启一个新世界,一个浪漫的海岸,但我们会偶尔回望一下大海,唱一首《大海啊,我的故乡》或者用诗歌写下新大陆上正在发生的爱与深情。
谢谢。
2019年10月19日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