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北上》之运河儿女

《北上》之运河儿女

作者: 醉眠芳草间 | 来源:发表于2022-10-26 05:42 被阅读0次

    小波罗去世不久,即1901年七月,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运河的实质性衰落由此开始……百年后的2014年,中国各界重新展开了对于运河功能与价值的文化讨论。

    谢平遥的后人谢望和,在电视媒体工作,敏锐的嗅觉和骨子里的冲动让他突发灵感,准备以大运河为素材,做一档访谈类节目,栏目的名称拟定为《大河谭》。

    京杭大运河济宁段已经干涸的河床出土了沉船和一系列文物,申遗项目有了实质性进展。谢平遥一度陷入资金困境的《大河谭》节目柳暗花明,重获支持。

    他在筹划准备素材之时,南下淮安等地,竟与陪同小波罗一起由杭州北上者的后代,阴差阳错重新相聚。

    这些人物包括:挑夫兼厨师邵常来的后人邵秉义和他的儿子,孙过程的后人孙宴临,马福德的后人胡念之,夏老大徒弟小轮子的后人周海阔等等。

    看似巧合,实则潜意识里,他们都从祖先那里继承下对运河不能割舍的情感,他们能够走到一起,是历史的必然,也是命运的安排。

    邵秉义执意要给儿子在运河上操办水上婚礼,孙过临拿起相机,把镜头对准用语言和船上生活表达对运河深情的邵秉义;谢望和从她这些照片中,发现了他迫切需要的故事,有了他以后与孙宴临的邂逅与相爱;周海阔创办“小博物馆”,刻意搜集珍藏的宝贝,收集到老罗盘与费德尔的手写信。

    《北上》写作中,几条故事线徐徐展开,开篇就很抓人,越听故事越精彩。到了中部,几条故事线慢慢有了交集,这些跨越时空的相遇绝非偶然。所有在1900年出场的人物,他们的后代,齐齐汇集在一起,共同参与完成了这几代人自己的《大河谭》。

    由此,各个运河人之间原来孤立的故事片段,最终装祯成为一部完整的叙事长卷。

    《北上》题材宏大,更因为运河人的生活而更显情节饱满,语言链接坚韧而紧密,艺术修辞让人领略了什么是文字之美:

    “船只经过,划开水面,听得见锋利细小的裂帛之声,随后水面平复。绸缎又无尽地铺展出去。”

    “夜幕低垂,人声沉入水底,涛声跃出河面……”

    “村庄低矮破败,几十户人家零散地伏卧在黑夜里。没有灯光,听不见人声,只有梦游般的几声狗叫,薄薄地浮在黑暗的表面。”

    《北上》最后一章节听完,却余音绕耳,久久不肯散去。我的眼前又出现那一幕:一艘客船,航行在空阔的运河之上,岁月浩荡,大水汤汤,胡念之的先祖小波罗用他意大利式的微笑看着大家,边品着香茶,边和大家聊天;邵常来或挑着行李或转动着灶边的炊具,嘴里哼唱着欢快的歌,歌声悠悠,穿透了岁月,藏进了那块古老的罗盘。行船开出了一条水路,前方又至浅滩,孙过程站在船头,随时去召集纤夫。谢平遥则不时地向大家翻译小波罗的意大利文,一起倾听着的还有那个手拿小波罗牛皮日记本的周家先祖小轮子……

    《北上》合卷,接下来继续欣赏徐则臣以运河为背景的其他作品:《耶路撒冷》《如果大雪封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北上》之运河儿女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lzqg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