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在高中几乎没有人不努力,个个都学习熬夜到凌晨1点,最早睡的也就12点,大家都在为高考奋斗着。且不管中国教育制度是否合理,学生是否该为高考拼命读书,单单说学习上,努力的感觉还是很充实的。
而到了大学,反而很少见到那样奋斗的人了,智能手机代替书本,大家各忙各的,各看各的关注内容。
身边有很多“享受型”的人:专业书几乎不看,无论上什么课都在低着头玩手机,下课窝在宿舍里拿着iPad看电视剧,平时最大的爱好就是买买买,一个月生活费2000块依然过得紧巴巴。这种日子过起来确实是舒服,钱不用自己挣,学习也不学,工作也可以不找,一点压力也没有,可是却舒服的没有安全感。但人家过得倒也心安理得,只在一次次考试挂课之后才知道什么是焦虑,焦虑归焦虑,事后仍然不去改变。
这种人的享受就泡青蛙的温水,只怕人觉悟了逃不出来。我们常说迷茫,即使迷茫也比浑浑噩噩度日的好,因为前者至少思考方向了,而后者始终在原地打转。
有人把时间花在享乐上,也有人愿意花在学习,实践上,看过不少年轻人创业的故事,都是下了一番苦功夫才成功的。学校里有一个学长,大一就开始在周末去辅导班给学生上课,一天要讲6,7个小时,一周去两天,连暑假都在那里上课,很辛苦。但也挣到不少钱,生活费再没跟家里要过。干了两年后,他决定自己办一家补习班,招学校里的学生当老师,初期忙活得很累,现在办的已经有声有色了。如果当时他只是在宿舍打打游戏,睡睡懒觉,就不可能是今天的自己了。
20岁时的享受是给将来挖下的坑,一个人如果想改变自己的命运,就只能靠不停地努力来实现。当以后回忆起现在,至少可以说:我奋斗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