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走出写作心理误区
7 .误区五:把自己与他人比较
“比较”在学术界无处不在。从幼儿园开始,老师们就给我们打分,多数人都擅长拿高分。我们一直期望凭借着努力,自己总会成为班上的第一名。
然后,我们读了研,发现周围全都是习惯了“第一”的尖子生。人生中等一次意识到自己不再是领头羊了。我们感觉自己没有达到标准,有了“望尘莫及”的感受——与X(某位特别出成果的同事)相比,我们落在了后面。
大多数写作神话都不是空穴来风。令人痛苦的事实是,你可能再也不是“领头羊”,或者“全班第一”了。不管你如何努力,你很可能还是在某些方面赶不上某些人。你可能发了很多文章,但不是最好的期刊。你可能发了最好的期刊,但数量少一些。你可能只出了一本书,而别人都出了好几本了。你可能也写了好几本,但出版社没有别人的有名。你可能已经在知名出版社出了十本书,但影响又没有某人的大。诸如此类。“望尘莫及”总会让我们感觉很糟糕。
应对这种破坏性的比较,第一步就是承认人外有人。“领头羊”岁月或许成了过去时。有的同事比你文采好,有的思想深刻,有的比你高产。唯一的解决办法就是接受这个事实,然后放弃执念。不管比出来的结果是好是坏,执着于排名比较是给自己上了枷锁。用想象中的写作不足来评判自己不会有好结果。
但是,因为自己比别人写得多而沾沾自喜也是一样。总是感觉“不如别人”的另一面就是想办法感觉“比别人强”。有些学者会憋着劲与某几位同事拼成果数量,拼影响因子,拼专著数量。写作成了抢分游戏,通过把别人踩在脚下,来维护我们曾经熟悉,但越来越难以获得的尖子生地位。整日攀比会让人格与写作同时扭曲。它把(真实的或想象的)外部评价当成了重点,而把做好学问放在了一边。是的,我们在不断受到评价,但我们并不需要把“天下第一”变成一种道德律令。我们如果要想保持平常心和写作的劲头,就需要聚焦于为领域做出有价值的贡献,而不是比其他人多发了几篇文章。
学术作品的价值没有单一的评判标准。入职、成为终身教职、成为委员会的一员对学术成果有要求,当然要认真对待;也必须考虑在专业评审过程中获得的对比性反馈。但是,不要把这种反馈内化,当成是对研究成果质量的精准评估,或者是对你这个人的实际价值的评判。
校内评估代表了某些同事对你的看法。然而,评价标准不清不楚,每个人对其理解也不一样,而且往往还含有私心。评估是一种信息,能够指导你正确判断自己在此时此地的学术成就。这当然会带来压力,但你也用不着因此而神经衰弱。坦荡地接受它。这种反馈包含的信息是,在这些制度规范下,在这些具体的人中间,你处于什么地位。不要让评估引发个人化的“望尘莫及”之感。
这个神话的破坏力非常大,因为它直击我们对学者身份的自我认知。我们想要卓尔不群,脱颖而出,获得殊荣。我们不是把学术研究当作一门技艺,而是用它来衡量自己的根本价值。于是,学术研究与无尽的攀比纠缠在了一起:与本专业、本系、本校、本国,乃至千里之外、百年之前的某些人比。我们把他们的辉煌巨作与自己的微小成绩进行比较,然后觉得望尘莫及。
这种对攀比的执念不利于出成果,甚至会让我们一事无成。它让我们总是盯着别人作品的优缺点,对自己的作品感到不安全、不自在。人与人的天赋、技能、教育都不一样,写作的“脾气”也不同。有的人喜欢动笔,觉得很轻松,也写得好。有些人不喜欢写作,但凭借娴熟的技能也能差强人意。还有些人痛恨“被逼着”写作,但最后还是想办法写出来了。既然人各有自己的脾气,强行比较就没什么用处。我们可以认清自己,适应自己,学习那些让人羡慕的“别人”可能早已掌握的技巧。
本书的一个前提就是,写作需要支持性的内外环境。我们应该发现阻碍这样的环境出现的问题,然后避免它们。作为一名写作教练,我帮助同事们发现、试验各种技巧和策略。目的是帮助他们成为自己的写作教练。
成功的教练会说你“比不上某人”“落在某人后面”“比某人慢太多了”吗?他会不断把别人的成就甩在你脸上,让你感觉自己是无可救药的失败者吗?当然不会,因为吓唬人带不来干劲。
成功的教练会尖刻地评论你优秀的同事,让你自我感觉良好吗?他会通过贬低别人来抬高你吗?当然不会,因为这种做法不会提高你的写作技能。
优秀的教练会因材施教,帮助你实现自己的目标。克服长期攀比的一个办法就是专注于提高自己,创造条件把研究尽可能做好。
在写作中,几乎每个人都会有疑惑、恐惧和受到障碍的时侯,哪怕是看起来轻轻松松就能写出巨著的人,同样也会如此。我跟写作不顺的同事谈过,与成果迭出的同事也谈过。他们讲述了同样的不安全感和焦虑感。区别在于,高产的同事采用了适合自己的技巧。我们对写作的期盼、恐惧和挣扎大同小异,但是有些人发现了对自己有效的写作技法:专注于把研究做好,而不是跟别人比较。
凯文参加了另一所大学的写作工作坊。他给我讲了一个例子:只换了标点,就摆脱了攀比的束缚。他说,我们总是在考虑自己的作品够不够好。但是,如果我们知道自己的作品够好了呢?为了说明自己的观点,他先写了一句话:“真的够好?”然后把问号擦掉,加了两个句号,就变成了:“真的,够好。”事情因此发生了转变。
若想抵消攀比的负面影响,你就要正心诚意,拿出全部的本事,投入到自己的研究中。对能够与本系、本校、本领域,乃至这个世界上优秀的“其他学者”共事,你应该感到欣喜,甚至感恩。向他们学习经验、获取灵感,但绝不能脱离自己的写作。你要记住,自己的文章只能自己做。忘掉“某同事”吧,专注于自己的写作项目,好好写,这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