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大学有两个很要好的朋友,就叫她们小A和小B吧。小A人长得很漂亮,也有很多人追,大学毕业以后呢就嫁人了,在家做起了全职太太。
小B呢是属于事业型的人,毕业以后凭着自己的努力,升职加薪,现在已经在二线城市买房买车了。
前几天和她们两个聚会,聊起了各自现在的生活。
小A一脸抱怨地说:“我现在过得好没有存在感啊,每天在家像个仆人一样,真的后悔一毕业没有出来工作了。”
“要知道我们当初最羡慕的就数你了,年纪轻轻就嫁给了有钱人,在家当全职太太,不像我们要自己出来打拼,这些年吃的苦你是没有看到。”小B说完这句话的时候脸上还带着惊讶的表情。
我也和小B一样,对小A现在所处的境遇感到很吃惊。
要知道曾经的我,总是羡慕那些嫁了个好男人在家舒舒服服做全职太太的女人,不但不需要出去工作,还能任性随意地买买买。
直到最近,在《干法》这本书中,读到稻盛和夫说的一句话,重新改变了我对于工作的认知。
他说:“工作能够锻炼人性、磨砺心智,工作是人生最珍贵、最重要、最有价值的行为。”
稻盛和夫是一位传奇人物,他的身上有三个标签:科学家、企业家、哲学家。从27岁时开始创业,40年间创建了京瓷和KDDI两家世界500强企业。《干法》这本书从字面上看,似乎是讲述如何有效工作的方法,但是其实这本书论述了人生观中的“工作观”。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1057/20dba3b46cb55aca.png)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工作带给我们的价值不仅仅是金钱,还能磨砺心志、锻炼人性,坚持努力工作的人可以决定自己未来人生的幸福。
一、为什么要工作?
现在很多学生年纪轻轻就不想读书,却想成为明星、网红,快速获得人气和流量。一些职场人士工作没有目标,每天浑浑噩噩在公司混日子,还要求老板升职加薪。甚至一些有着体制内稳定工作的人,都想分分钟辞职不干。
前段时间“不想上班”这个话题上了热搜,到目前为止阅读量已经达到2.7亿,评论也有100万。身边很多人似乎得了上班恐惧症一样,上班的唯一目的也就是为了钱。
为什么不把努力工作当做是一场磨砺心性的修行呢?不仅仅是为了钱,更是为了内心的充盈与富足。把工作当做一种甜蜜的“负担”。相信只要你努力工作,就一定会带来不可思议的好运。
就像稻盛先生所说:“冬天越寒冷,樱花就开的越烂漫。人也是一样,不体验痛苦和烦恼,就很难有大的发展,就不会抓住真正的幸福。”
二、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
职场上,有些人特别有干劲,也特别有想法,每天都是鸡血满满的在工作,当然也是取得了不菲的工作成就。
而有些人呢,每天浑浑噩噩、死气沉沉,自己不努力工作不说还拖别人的后腿,看到别人取得成就以后还在那边说风凉话。
还有一些人呢,看到努力奋斗的同事,也就一起跟着努力奋斗,努力提高业绩。
这三种人就是稻盛和夫在《干法》这本书中提到的:“自燃型”人、“不燃型”人和“可燃型”人。
“自燃型”的人在职场上不会等到领导吩咐活了才去干,而是会提前为自己的工作做铺垫和规划,因此也更加容易成功。
如果做不到成为一个“自燃型”的人,那就努力做到成为一个“可燃型”人,靠近“自燃型”的人,一起释放能量。
千万不要成为一个“不燃型”的人,但是自己还没有意识到,所以需要时刻反审自己,为工作发挥自己的光和热。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1057/ae1903e1b112406d.png)
三、持续就是力量
在人的一生中,知识是一瞬间,一瞬间持续积累的。每一秒钟积累成为今天这一天;每一天的积累成为一周,一年乃至人一生。伟大的事业都是朴实,枯燥工作的累计而成的。
正如托马斯·爱迪生所言,成功中“天分”所占的比例不过只有1%,剩下的努力都是99%的勤奋和汗水。
古老而又神秘的金字塔,凝结了无数人的汗水、时间和精力。金字塔上的一砖一瓦都是无数劳动人民靠双手运过来、砌上去的。
就像稻盛和夫说的:“看起来平凡的、不起眼的工作,却能坚韧不拔地去做,坚持不懈的去做,这种“持续的力量”才是事业成功最重要的基石,才体现了人生的价值,才是真正的“能力”。
日常的工作虽然琐碎又重复,但是最重要的是你能够一直坚持做下去,从中悟出道理,优化创新,把工作做得高效质佳,一定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
四、做一个工作上的完美主义者
记得我刚刚工作的时候,我的主管是一个特别抠细节的人,不允许手下的人在项目中犯一点点的小错误。
小错误在主管的眼中就是大错误。记得他还给我们讲过一个一匹马少了一颗钉子的故事。
这个故事其实来自古英格兰的一首著名名谣:“少了一枚铁钉,掉了一只马掌,掉了一只马掌,丢了一匹战马,丢了一匹战马,败了一场战役,败了一场战役,丢了一个国家。”
慢慢地我在工作上养成了注重细节的好习惯,不仅帮我赢得了客户的信任,还帮我大大地提高了工作的效率,简直是事半功倍啊。
![](https://img.haomeiwen.com/i1811057/cb458e09d7a56dd0.png)
稻盛和夫在《干法》中讲到:无论何时何事,“错了改改就行”的想法绝对不能允许。平时就要用心做到“有意注意”,不允许发生任何差错。贯彻这种“完美主义”才能提高工作质量,同时提升人自身的素质。
我们在对待工作的时候,不能抱着一种如果有错误等后期来弥补就好了的想法,有些事情并没有退路,不可以改正,错了的结果甚至会遗憾终生,所以不论生活还是工作中,都应该认真对待每一件事情,做一个真正的完美主义者。
结语
《后汉书》曾写到:“人生在勤,不索何获。”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我们生而为人,从出生的那一刻,就没有统一的起跑线。普通人想要在日后的竞争中,缩短彼此的距离,过上幸福的生活,是通过努力坚持工作来实现的。
-END-
我是夏天,90后文艺女青年,梦想拥有一套海边的大房子,过着春暖花开的日子。
欢迎来撩,私人微信号:sl1076063124。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