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个中秋,四十次月圆,有时阴,有时晴,一轮满月始终挂在心里,那是家乡的月亮。
小时候,中秋节要走亲戚,走亲戚就有肉吃,中秋节的地位跟过年不相上下。
中秋节还有月饼。买两包月饼,走亲戚带上,会有一包做为回礼。有亲戚来家,也会留下一包,让亲戚带回一包。就这样来来回回,直到中秋节晚上,把月饼拿出来吃掉,这可是一件期盼已久的大事。
1987年,父母多买了一包月饼,于是不必等到走完亲戚就能吃到满口的香甜。那时的月饼只有什锦馅的,要把里面的青红丝一根一根的挑出来,留到最后慢慢品尝,把对美味的感受尽量延长一点。
1997年,值得记住的事太多。年初邓小平去世,7月1日香港回归。从电视上看到谭善爱虎目圆睁一声吼,真真切切感受到一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气魄。这一年夏天,我成了村里第一个大学生,第一次离家远行。这个中秋夜,我第一次抽烟,在宿舍楼顶抽掉了半包,感受到一种酷酷的忧伤。
2004年中秋,在南海执行任务,那是真正的海上升明月,无比寥阔,又无比忧伤。我站在甲板上,写了一首打油诗。
碧海万里连天,
半轮红日西悬。
向来笙歌庆团圆,
忽然泪湿衣衫。
离家三月未久,
天涯咫尺相连。
明月升时人未还,
皆为义胆忠肝。
初中时我在院子里种下的那棵银杏树,如今已是根深叶茂,我很羡慕它,二十多年了,它一直在同一片土地中汲取营养。
后来,辞家在外已成常态,只是每年中秋都在心里暗自发誓,明年中秋一定回家。
人生倏忽过半,转业时把户口落在了工作地,我成了家乡的客人。
只是那轮满月依然高挂,照着那间土屋、那个小院、那方池塘,像先祖的目光,看着我辈老去,看着后辈成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