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06702/60b8377829c4e721.jpg)
(一)
奎妮是谁?
《一个人的朝圣2·奎妮的情书》的主人公。
2017年,我看过的最感人的故事是《一个人的朝圣》。老人哈罗德接到一封一位旧日女同事奎妮的信,信从一个临终关怀疗养院寄来,奎妮得了癌症,很快不久于世。那个疗养院远在这个国家的另外一边,不善言词的哈罗德写了寥寥几句话回信,却觉得那几个词不足以表达自己的心情,于是他不可思议地临时起意,穿越了整个国家,步行去看一位将死的女人。
朝圣2说什么呢?作者别出心裁,站在癌症患者奎妮的立场,来重新叙说一遍哈罗德徒步的起因,去追忆自己的一生,去描述自己的爱与恨,去铺排开朝圣1背后的故事。
(二)
怎么去描述奎妮呢?
我在看的过程中一直苦恼着,一位难以言说的女性,一位非常规的女性,我们难以用幸福或不幸福去评价她。可是如果不用这样的词,我们又该说什么?
奎妮来自一个奇怪组合的家庭,父母不和谐,语言上隔阂造成沟通永远不够。但是奎妮对于童年的记忆大多时候是幸福的。这种幸福感觉几乎和父母的冷冰冰的婚姻没什么关系。
奎妮长大后,她奔向了永无止境的逃离之旅。逃离家庭,去牛津读古典文学。毕业后,没有正经的职业,在爱人和被伤害之间不停反复,她的生活看起来不过是体验,她的生命像是在不停地流浪。体验一切,流浪永远未知的远方。
像哈罗德那样去体验长途跋涉?
四十岁,她又一次逃离,来到小镇,遇到哈罗德,并且爱上他。朝圣2的副标题是——奎妮的情歌,奎妮的情歌没有声音,是自己写给自己的文字,是涌动在地心的轰鸣,是沉默如磐石般的暗恋,是永远不开口地奉献,是不惜一切代价的牺牲,是默默的温柔的陪伴,一晃多年!
照顾哈罗德的恶魔儿子戴维,也是深爱哈罗德的表现。哪怕这种挚爱,换来最后的永别。
永别也是为了爱,苦行僧般地在大海边孤独地生活了二十多年,这份爱也没有丝毫减弱。她在和什么抗争?还是早就妥协?
然后,六十岁上下,孤独的奎妮得了绝症,无法言语无法表达,生命之花日见枯萎,还是这花朵从来就没有开放?
她在临终关怀疗养院,用纸笔追忆自己的一生,没有太多痛苦,也无法平静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
(三)
面对奎妮式的一生,我无法坦然,无法说服自己。
这样的一生,作者对她公平吗?让她承受这么多虚妄和痛苦,公平吗?对哈罗德的爱如此真挚难得,哈罗德却没有同样的情感对待她,公平吗?她把对无法照料哈罗德的情感转移到儿子戴维身上,却总是被欺骗和被利用,甚至后半辈子都没有打蛋器打蛋,这,公平吗?
一个人心中有深如大海般的爱,是充实愉悦?还是因无法被看见,无法被反应,而郁结成死能量?堆积成黑色生命力?
她如何面对无法被爱的巨大空洞和空虚?她用什么来填补如此短暂生命?
奎妮能说是幸福的吗?心中有爱应该觉得幸福吗?
幸福是不是人生应该有的标准?如果没有这些标准,生命是不是更加没有意义?
如果说,无论能不能寿终正寝,无论生命中有过什么,死亡如此毫无二致地摆在我们面前,那么,生命的意义何在?追寻生命意义又有何意义?
(四)
感谢作者蕾秋,显然,朝圣2轻易成为了2018年最让我感动的小说。
读完此书,我决心翻出朝圣1,去找寻关于生命意义的答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