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界感

作者: 燊燊公子 | 来源:发表于2024-05-23 23:22 被阅读0次

今天的学生确实不好管,他们缺乏对老师和课堂的敬畏,但我们会发现,仍然有一些班级被管理得井井有条,秩序良好,学习氛围浓厚。

但凡是这样的班级,班主任绝对下过苦功夫,功不可没。因为学生对于课堂的边界感,实际上是一个慢慢建立的过程——可是,既然可以慢慢建立,也就意味着可以慢慢丢失。

有很多新老师、新班主任走上讲台,最开始往往想建立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比如和学生做朋友,然后很快发现学生变得无法无天,一点也不尊重他这位“朋友”。于是很多老师又转向另一个极端,开始靠吼、发火、批评来加强管束。学生觉得上一秒你还想和我做朋友,这一秒你又来吼我,果然你也不是什么靠得住的“朋友”,于是师生之间的隔阂、嫌隙也就产生了,后期管理的难度也就直线上升。

一个经验老道的班主任,首先他自己心中有条理,遇事不乱。哪怕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学校和课堂,但他仍然能够帮学生抵挡住课堂以外的纷纷扰扰,努力帮学生构建起课堂的边界感。这种边界感可能来自很多细小的方面:上课前要拿出课本,做好准备;上课时桌面要干净,只摆放必要的教材和学习工具;上课的坐姿要尽量端正,举手发言的姿势要尽可能标准;课上的发言要自信,落落大方;下课要等待老师的指令,说完“老师再见”才能结束等等。

其实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我们都渴望在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中建立起课堂的边界感。家长渴望自己的孩子能被老师关注、理解,老师则希望自己能够顾及到每个学生,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走向两个极端——要么简单粗暴,要么放任不管。

说到底,我们的教育就和我们的国情一样,并不能一味照搬西方发达国家成功的经验——西方那种小班教学下的开放、民主、自由,确实让人向往,但显然不符合我们现在班大班额的情况。

我们也可以尝试新方法,在班级管理的“民主”与“集权”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与学生建立起一种“亦师亦友”“严而有爱”的新型关系。

这挑战很大,但是一旦建立成功,对于学生的积极影响将会是终生的。当然,最让人担忧的是,我们现在很多的班级,是既破坏了旧的关系,又没有建立起学生新的、有效的课堂边界感。那么学生只能无所适从,得过且过,这是班级越来越难管理,背后的本质。

希望每个老师都能根据学情,建立起自己班级的边界感,让班风随着班主任的要求一点点趋于理想。

相关文章

  • 听心理边界感课程

    总结要点 1.心理边界感指对边界的判定或重视的程度。 2.一个人的边界感决定每个人的幸福指数。边界感就是让内心善良...

  • 边界感,有事说事

  • 守住边界感,关系处到刚刚好

    对于人与人之间的边界感,你了解多少,你是一个很有边界感,能自觉的不侵犯别人的边界,同时,能巧妙地守住自己边界的人吗...

  • 你是否会为得到某些东西而将手伸入别人的禁区?边界感认识一下

    昨晚看了刘润老师的一篇文章——没有边界感,即使长大以后,仍然是个“巨婴”,非常有感触。 什么是边界感?边界感的本质...

  • 边界感

    再亲密的关系也需要边界感,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要有尊重别人独立性的觉知。

  • 边界感

    跟着孩子休暑假,最开心不过了。假期回老家和亲戚一起玩了几天,聚了几次,又一次享受到了亲情的温暖。但是也有些不太开心...

  • 边界感

    生活中太多的矛盾,冲突,不理解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无边界感 父母仗着父母的身份随意替孩子做决定,决定他的吃,穿,住,行...

  • 边界感

    周末学心理咨询的时候,我摆了两次沙盘,一次个人,一次团体。同事根据我摆的沙盘说我是一个边界感强的人,她说的似乎也有...

  • 边界感

    刚刚花了一点时间翻看了一个朋友的朋友圈。感觉她吐槽的东西都好有趣啊。虽然有些事实在我听起来就理所当然,但从她口中说...

  • 边界感

    情绪失落,回家的地铁上泪流不止。哭完了以后感觉跟喝了点酒似的,高兴坏了。 晚上安妮姐姐做我的教练,随便聊聊。有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边界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fx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