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生命只有一次,愿我们都懂得珍惜!

生命只有一次,愿我们都懂得珍惜!

作者: 仕琝 | 来源:发表于2018-08-15 09:40 被阅读220次

    仕琝:医学博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关注女性成长,喜欢简单自由。热爱心理学,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成长。

    1. 斯人已逝

    前几天下班的时候突然听闻朋友蓉走了,以一种非常惨烈的方式——在儿子生日这一天,从父母所在小区的楼上一跃而下。留下老公和两个年幼的孩子——大儿子八岁,小女儿一岁多。回家路上,我禁不住潸然泪下,脑海中一直都浮现着她生前笑颜如花的样子。

    在孩子们上小学前,我们住在同一个小区。她的大儿子比我女儿大两个月,两个孩子从小青梅竹马一起长大。另外,因为她老公是我高中同一届的校友,所以我们两家有事总是互相照应。她是全职妈妈,脾气温和、乐于助人,对孩子非常有耐心。我女儿小时候,白天是由我妈照顾,她就经常带着我妈和两个孩子一起出去玩。我妈和我都是急脾气,有时候我们出现矛盾时,她常常开导我妈,以至于后来我妈遇到问题(比如说不会使用智能手机)都不找我而是找她。后来因为孩子要上小学,我们择校到其他区,就搬走了。去年5月我女儿过生日时,我们还约着一起在永旺做蛋糕开“生日趴”。当时他们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我家先生还羡慕他们家“儿女双全”,想动员我生二胎。谁知此次相见,竟成为永别。

    她的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在一个典型的“重男轻女” 的家庭中长大——她是家中长女,有一个弟弟。前几年,她父亲因为结肠癌做了手术并接受放化疗治疗,身体不是很好。目前老两口都过了退休年龄,每月可以从社保领一些退休金。虽然不多,但也足够老两口生活。但是她弟弟却是让父母不省心,上班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弟媳也没有工作,家里还有十岁左右的孩子。因此,她父亲只能靠着晚上帮别人看大门,母亲则做着在附近做着钟点工来补贴家用,还把辛苦赚的每一分钱都毫无保留地给儿子买房买车。每每说到这些的时候,她都表现出对弟弟的责备以及对父母的心疼。

    因为父母“重男轻女”,她从小只能通过乖巧、懂事这种委屈自己讨好他人的方式来获得父母的疼爱和关注。但父母的心永远在弟弟身上,她无论做得多好,父母都不会满意。那天发生了什么,我不得而知。我想她选择在父母住的小区结束自己的生命,除了因为情绪上长期的压抑、家庭中的矛盾和纠纷,可能还带着一份对父母的失望……可是,她以这种决绝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除了给活着的人留下愧疚和痛苦,还能留下什么呢?她这一走,两个孩子幼无所依,内心的创伤决定了他们的未来将比别的孩子更加多舛!她这一走,将烂摊子丢给老公,这个男人除了要承受丧妻之痛,还要面临双方父母的指责,他将情何以堪?她这一走,年迈的父母将终日以泪洗面,余生估计只能在愧疚中度过!

    庄子说:“人之生也,与忧俱生。”蓉当时的忧与苦,我无法感同身受,也无法想象究竟一个人绝望到什么程度,才能够连死都不怕呢?但她这种毁灭性的做法,我不敢苟同。然而世间之事,从无对错,唯有选择。在为一条生命惋惜与哀悼的同时,我只能在内心感叹:生死真的就在一念之间。有时候,当你以为自己已经承受到极限,快撑不下去的时候,只要不轻言放弃,下一秒就可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请一定要相信,上天为你关上一扇门的时候,就会同时为你打开一扇窗。在这当中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一个字——“熬”。

    2.我的悲伤来自哪里?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说起来很简单,但我那几天一直都不能释怀,沉浸在悲伤中。一想起她,我就忍不住泪流满面。我也不知道自己怎么了,因为以前从来没有一个人的离去让我如此悲伤。

    在我妈打电话求证蓉是否真的不在人世的时候,被我女儿听见了。有天晚上,她躺在床上问我:“妈妈,瑞瑞妈妈死了吗?”我说:“是啊,瑞瑞哥哥和豆豆妹妹没有了妈妈,是不是很可怜!我们抽个时间去看看他们好不好?”她说:“好啊!我也想他们了!妈妈,什么是死呢?”我说:“死就是我们再也看不见这个人了!”她赶紧抱紧我说:“妈妈,那我不要你死!”我赶紧安慰她说:“妈妈现在还不会死,妈妈还要看着你长大呢!”“那人死后去哪里呢?”我一时竟然不知道怎么回答她。我们的传统教育总是让人对死亡讳莫如深,我确实不知道怎么跟一个八岁的孩子讨论“死亡”的话题,因为连我自己也没搞清楚。

    冥冥之中,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正好那个周六本尚书院晚上有骆霞老师《寻找家庭幸福的钥匙》的公益沙龙。骆霞老师在心理界极负盛名,许多粉丝专程过来看她。沙龙因为现场爆满,不得进行分组,由每组学员讨论自己困惑的问题集中后派一个代表上去分享,由骆老师现场解答。我在的这个组很多都是追随骆老师多年的粉丝,他们都非常爱学习,一直走在自我成长的路上,工作学习中没有太多棘手的问题。当我说出我的悲伤并表示想代表我们组上去分享时,他们都非常大爱地把这个机会让给我。

    不得不感叹心理学的强大以及骆霞老师的功力深厚。就蓉去世的这个问题,我向骆霞老师求助:我的悲伤来自哪里?骆老师现场给我做了个案,让我觉察到:蓉有她自己的使命,她已经完成此生的使命,她以这种方式走是她的选择。而我更多深层的悲伤,可能源于我自己生女儿时的生死经历:女儿出生时,我因为胎盘上某个部位粘连导致大出血差点丧命,之后将粘连的胎盘组织送去做病理检查,几经周折最后被诊断为“侵蚀性葡萄胎”。这是一种恶性滋养细胞肿瘤,当时肺部CT显示肿瘤已转移至肺部,所幸经过半年的手术及化疗治疗,疾病痊愈。回想起来,那半年的时间全家都笼罩在悲伤之中。我当时就想:如果我真的就这样走了,我刚出生的女儿该怎么办?但是生命中的逆境,都有它的使命。那段煎熬也是我人生的转折点,让我在人生的道路上逐渐慢下来,有时间思考生命的意义。朱迪·泰德邦说过:“悲伤是需要关注才能治愈的伤口。要想对治和超越悲伤,就必须公开而诚实地面对我们的感觉,把它充分表达和释放出来。……没有表达出来的悲伤,才会是永远持续的悲伤。”我想借着蓉的离去,我将压抑在内心的悲伤表达了出来。

    接近死亡,可以带来真正的觉醒和生命观的改变。然而人性的弱点之一,就是“好了伤疤忘了疼”。蓉的离去,让我再次看到生命的脆弱,顿悟到生命的可贵,再一次提醒我:活着的时候,要珍惜生命,好好爱自己!

    毕竟这世上除了生死,其他都不是事儿!

    3.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活着?

    我们的传统教育总是让人对死讳莫如深。面对死亡,我们总有无限的痛苦、迷惘和恐惧。因为蓉的离去,最近我一直都在思考: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活着?

    四十年弹指一挥间,蓦然回首,却发现自己前半生如梦幻泡影。平凡如我,按照世间大多数人的模式活着:读书、考大学、工作、继续专业深造(读硕士)、结婚、买房买车、继续专业深造(读博士)、生女、继续买房买车、继续追求事业的成功……最后的结局,无外乎就是退休。但新的一轮循环已经从我女儿这一代继续开始,就这样一代一代不断循环……生命,似乎就是一个不断的轮回。

    轮回中的我们,觉得生活总是充满各种困难与挑战,很多时候都举步维艰貌似别无选择。我们常常自私而短视,以为拥有才能获得快乐,所以拼命追求物质上的享受。除了赚钱,我们的生活似乎毫无目标。而一旦放下,我们就会觉得自己内心空虚、一无所有。然而,物质的享受或许能带来暂时的愉悦与满足,却始终触及不到我们的灵魂深处。我们每天都陷在当下琐碎、单调、重复的事情中,不知道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是什么,似乎也没有时间想到死亡。

    但有生,自然有死。世间每个人每一样东西每时每刻都在步入死亡,这是宇宙的真理。反省死亡,就是为了在内心深处做一番真正的改变,认清我们到底该如何对待生命、如何不虚度此生。

    去年11月上映的《寻梦环游记》,就是一部对死亡做出了一些阐释与探讨的动画片。故事的前半段,我们都会心系主人公米格能否实现音乐梦想,然而在影片后半段峰回路转中,我们与米格一样,顿悟到生命中真正重要的是什么。其实,一切的矛盾和冲突,都是因为我们心中始终有份与家人难以割舍的感情,那就是“爱”!这个故事告诉我们:死亡不是永久的告别,忘却才是;这世间唯有爱,会永存。

    最近,为了探讨死亡这个话题,一直在读索甲仁波切著的《西藏生死书》。书非常经典,让我这个凡夫俗子也了悟了一些关于生死的智慧:面对死亡,我们总有无限的痛苦和迷惘,是因为我们总是忽视生命无常的真相。无常就是——这世间一切都是变化的、无常的,没有任何持久、稳定和本自具足的存在。“生者必死,聚者必散,积者必竭,立者必倒,高者必堕”,这是宇宙的真理。每个人来到世间都必然带着他的使命,有着有他此生需要学习和完成的功课。在一生之中,你所做的每一件事都会被宇宙记录下来,即使当时不经意地擦身而过,后来还是会出现。因此这世间每一件事物都是紧密相关的,因果循环、善恶有报。

    我想,生而为人,虽然每个人此生的功课不同,但其实我们成长的方向是一致的。我们终将要学会的是,每天对自己所说、所做、所想的一切负责,学会爱自己、爱他人、爱这个世界。唯有这样,我们才能内心充满爱与慈悲,才能真正与这个世界和平相处!

    如此,当我们面对死亡的时候,才能真正做到生-死-无悔!

    生命只有一次,愿我们都懂得珍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命只有一次,愿我们都懂得珍惜!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glq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