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协和护士跳楼”的新闻不胫而走。
同专业出身的我,起初在看了澎湃新闻的短视频后,震惊之余平添心痛:
她挺过2-5月的武汉新冠,却永远定格在了心坎那一刻;
独身子女,白发人送黑发人,父母膝下再无人承欢;
宝宝才1岁多,从此缺失母爱;
在协和工作不满5年,前路漫漫然可期。
无论曾经开过多么绚烂的花朵,从有到无,生命的逝去只在一瞬间。似熊熊燃起过的篝火,末了火星四溅,云烟缭绕升腾,化为虚无。
什么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是待完善的医疗体系,是护理部主任或护士长,还是她自己?截止目前,真相未明。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带给我更多的是对活着的思考。
01
作家余华的长篇小说《活着》讲述了一个历尽人世沧桑和磨难老人一生的故事,该书被张艺谋翻拍成电影版《活着》。书籍于2004年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简述下书籍内容:
在历史动荡的背景下(内战、三反五反、大跃进、“文革”、改革开放等),地主少爷徐福贵年少时又嫖又赌,后在龙二设计的赌局上输光家产,一贫如洗。
父亲因此被气死,母亲则染上重病。在为母求药的路上,他被国民党抓去当壮丁,后被解放军所俘虏。
几番周折回到家中,才知道母亲早已去世。妻子家珍含辛茹苦地养大两个儿女,而女儿凤霞因病不幸成了哑巴。
出乎意料的悲剧接踵而来,让人喘不过气。儿子和女儿分别在献血、生孩子大出血中去世,妻子难以承受失去的痛苦,有一天也长睡不起,最后就连跟着他一起生活的外孙苦根也因吃豆子被撑死了,只剩一头年迈的老牛和他相依为命。
尽管如此,以前经历过的浪荡潇洒、富裕、被爱、儿女双全的好日子,让他对这个世界依旧保持着乐观与友好,依然顽强地活着。
在看这种浓缩历史时代背景的作品时,我常常会想:人生有这么多的忍受和苦难,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呢?
想想这一生,无论贫穷还是富贵,过得平平淡淡还是轰轰烈烈,我们终究有一天要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可是,活着本身就充满了力量。这种力量不是来自于奔跑呐喊、放纵自己、攻击别人,而是来自于工作、亲人乃至自己赋予自己的责任和意义,让我们甘愿接受现实生活带来的各种幸福、苦难、平庸和无聊……
活着本身可能没有意义,但当珍贵的生命被赋予责任或意义时,活着才有了期望与价值。
02
2009年1月在韩国上映的真实纪录片《牛铃之声》,累计观看人数超过300多万,荣获不少奖项,被誉为“在冷冻里看见绿色的温暖胶片”。
整部电影里没有华丽的场景和高人气的明星,有的只是一对耄耋农村老夫妇和一头相伴30多年被兽医预估只能活一年的老牛。
该片投资者原本计划拍摄时间为一年,直到老牛去世。然而,在老人悉心照料和习惯性劳作下,老牛却奇迹般地活过了3年(牛普遍年龄是15~35岁。老人的菜地从不打农药,牛吃得很健康,活过了40岁)。
拍摄时长的增加让制作成本暴增,一度吓跑了投资者和摄影师,导演李忠烈也差点想放弃,但还是一人身兼数职完成了拍摄,并浓缩剪辑成仅75分钟的纪录片。
在拍这部记录片之前,李忠烈曾因为事业失败,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想自杀。拍完之后,他说:“老爷爷和牛,像药一样治愈了我的自杀倾向。”
记录片结尾有这样一句话:“谨以此片献给所有牛只,和为养育儿女受尽苦难的父亲。”
感动于默默陪伴他们耕耘的老牛、固执的老头、温情守护陪伴老头至死的老太太。
活着,是从别人的人生中窥见自己的人生,真实感受一番人世间的悲欢离合、爱恨情仇,然后遇到问题时能活得更加通透、从容、豁达,直至不留遗憾平静地离去。
03
这两部电影,总让我想起外婆外公。他们经历过历史的至暗时刻,一生勤劳节俭,养育5个孩子。妈妈小的时候,外婆白天在地里劳作,晚上挑灯为孩子们缝制新衣,寒来暑往,从不停歇。
年轻时由于长时间弯腰种地、做重活,以至她的背佝偻弯曲得像只背着厚壳的乌龟,落下手术无法治愈的疼痛。
年老患上高血压,听不住儿女劝诫,每年依旧坚持种地,逢年过节总为他们准备些丰收得来的蔬菜、红薯、粮食、油……
这些年,顽固的他们只听进去了一句话:要活着,看着孙子孙女们结婚生子。
我想外婆坚持种地,原因有三:
一是过惯种地生活的人闲不下来,一旦休息会浑身不舒坦。
二是他们年纪虽大,但心不服老。不想让人觉得年纪一大把活着好像什么也干不了,活着没用。
正如前文那头通人性、只剩一年寿命的老牛一样。老头知道它体力不行,但仍旧每天拉去田里,简单动一动,啃啃新鲜草,精神也会好些,也许还能让老牛觉得它活着还是有用处的,慢慢地,寿命超过了3年多。
三是他们不想成为子女的负担,不想活得没有尊严。他们想的是只要还有一口气,就要干活自己养活自己,劳动的价值能延续对子女的爱。
不同时代的人都刻下了不同历史的烙印,外婆那个年代认为劳动就是活着最大的意义。
04
活着还是死亡,一念之差。
生,心脏在跳动,热血在流动,细胞在雀跃,而你在呼吸中挣扎与思考;
死,父母在哭泣,宝宝想妈妈,同事在喟叹,而你或许在遗憾与伤心。
不管如何选择,人类都有感知和放大自身痛苦的能力,所以苦难无可避免,一代接一代。
但活着,还能寻找各种解决办法和出口,追求想要的生活方式;而死亡,只能落得一场空悲切。
活着,除了要赤诚,要善良,要坚强,更要受得住各种压力。
活着的意义在于忍受苦难,寻找出口,承担责任,不留遗憾。
-END-
“ 我相信每个人都有独特的闪光点,
愿你有所得”
作者:木鱼儿,偶尔忧郁、一直乐观的90后文艺女青年,愿伴你成长。
(注:文章均首发于公众号——木鱼儿life,且已授权维权骑士网为文章维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