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中国文学史》概论——近古期

《中国文学史》概论——近古期

作者: 绿叶垂芳 | 来源:发表于2023-12-19 00:59 被阅读0次

绿叶青山香满路,垂芳玉桂才情疏                【日更1354天】

明嘉靖以后文学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有:

一是文人的市民化和文学创作的商品化成为一种新的趋势,反映市民生活和思想趣味的文学占据了重要地位。《金瓶梅》的出现就是这种现象的综合反映。

二是在王学左派的影响下,创作主体个性张扬,在文学作品中对人的情欲有了肯定地描述,对理学禁欲主义进行了强烈地冲击,从而为被禁锢的人生打开了一扇窗户。

三是诗文等传统文体,虽然仍有发展,但是已经翻出了很多花样,通俗的文体显得生机勃勃,其中以小说最富有生命力。

01、近古期第一段

从明嘉靖出到鸦片战争是近古期的第1一段。明清易代是一个巨大的变化,特别是对那些汉族士人的震动极其强烈。

这一阶段文学集团和派别的大量涌现,以及他们之间的论争,是一种值得注意的现象。在流派的相互激荡中涌现出了一些杰出的作家,汤显祖的《牡丹亭》,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桃花扇》,共同达到传奇的顶峰。

这一阶段也是白话长篇小说的丰收期,吴承恩的《西游记》,兰陵笑笑生的《金瓶梅》,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曹雪芹的《红楼梦》,是这一时期的巅峰之作。蒲松龄的聊斋之一,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座高峰。

02、近古期第二段

近古期第二段从鸦片战争开始,到“五四”结束。

鸦片战争的炮声,与明清易代相比,是更大的一次震动,从此中国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西方文化开始涌入,而中国许多有识之士在寻求富国强兵之路的同时,也寻求到新的文学灵感,成为了一批新的作家,龚自珍,梁启超是这一批新人的代表。

社会变化,文学也发生变化,救亡图存的意识和求新变异的观念成为这一时期文学的基调。随着外国翻译作品的逐渐增多,文学的叙事技巧也增多。报刊这种新的媒体也出现了。“五四运动”作为一次新文化运动,不仅在社会史上开启了一个新时期,也在文学史上开启了一个新的时期。“五四”之前属于古典文学的范畴。“五四运动”阖上了中国数千年古典文学的门,同时打开了文学的一片崭新的天地。

2023年度12月月度营第(3篇),计840字,共计2860字。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中国文学史》概论——近古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mahz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