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现在学习书法有两个任务“一是去掉不合书法要求的方法和习惯,二是从头学会书法艺术所要求的法则和技巧。要完成这两个任务,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临习前人优秀的碑帖法书。
古话说:”取法乎上,得乎其中;取法乎中,得乎其下。
王羲之的《兰亭序》、欧阳询的《九成宫》,颜真卿的《颜勤礼碑》都是素为人们推崇的好帖
欧阳询的《九成宫》,通过仔细观察和分析就能发现:它在结字方面具有方正平和、横画右上斜的角度小、两旁有竖画的字多取相背之势(即成“八”形)等特点用笔方面具有长横多取前轻后重,并用圆笔结收,长竖多用垂露而极少用悬针,“乙”划多带隶书波磔等特点。
柳体字结构严密而富于骨力,是医治松散乏力的一剂良药。
有病服药,喜不喜欢是不能顾忌太多的。
开始描摹,主要是摹仿帖上的各种用笔,因此不管用哪种方法,都要反复琢磨点画起笔、运行、结收的门道,逐步做到一笔下去正好合辙,与帖上的点画形态相似,不能将笔在一个点画上来回涂抹。在比较熟悉之后,就不仅要注意用笔,还要注意字的间架了。摹帖除了以上三种方法可取外,现在还有一种更好的办法,就是用透明纸蒙在帖上,先用铅笔画出每一点画的中心线(即用铅笔作映格描摹一遍),再用毛笔沿着铅笔的轨迹写出帖上的点画形态来。
临帖,分为对临和背临两种。对临,是把帖放在正前方或左边,照着帖上的字写,开始是看一笔写一笔,看一字写一字,渐渐写得熟了,可进而看一句两句再写。对临的时间长了,帖上每个字的模样都深深地印在了自己的脑海里,这时可以不看帖,光凭印象就能把字临写出来,这就叫作背临.
临帖可分为务求形似,神形兼顾和得意忘形等三个阶段,三种境界。
初学临帖,在结体和用笔方面都要务得其形。一点一画,必求肖合。一字一行,务追酷似。只有这样才能学到前人法度。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入帖”。
我国书法史上先后出现的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等种种书体。
楷书也叫正书、真书,是由隶书演变形成的、十分端庄工整的一种书体。产生于后汉,盛行于魏晋南北朝,一直通行到现在。
从王羲之到米芾,他们的书法风格尽管各异,但行笔的轨道却大体相同,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而是道本同根,规律所范。我们虽不必拘泥于“无一字无出处”,但总应该“翰不虚动,下必有由”,遵循其一般的规律吧。
隶书多变为外拓开放结构,即便是“全包围”的字,如“固”“国”之类,隶书也要采取单扩一端,独骏一角的手段来打破篆书的圆润均衡。所以,一取内聚均称之严谨,一取外拓参差之放逸,就构成了篆书与隶书追求的结构美的根本区别。
隶书的特点 外拓参差之放逸,独愤一笔,是指在一个字中特意突出某一笔道,其形态主要是波磔和长掠,将它写得格外雄健超拔。外散其形,内聚其力。隶书以外拓取势,结字时笔道可以向四周伸张,有的独立的点画甚至可以布置在离字的中心很远的地方。但这些点画实际上是形散神不散。点画与点画之间,局部与局部之间,或相向,或相背,或相随,或相互接纳,或相互承受,彼此呼应,互相关联,共同拱奉一个中心,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具有很强的内聚力。
隶书一般的横画和竖画,几乎全继承了小篆等粗线条的笔法。写时逆锋下笔,中锋行笔,藏锋收笔。在一个字里,波磔只允许有一个,不能有两个,前人称之为”燕不双飞“,这是写隶书一条很重要的原则。
楷书结体讲求的“四面八方俱拱中心,正是对隶书这一特点的继承和发展。
所谓章法,是指对一幅作品作整体布局和统筹安排的方法,它包括对每个字结体和用笔的设计,对字群的调度,对行款的处理,对印章的施用等等。
要使字的重心不偏离垂直线,就得”意在笔先“,在下笔之前设计好这个字的重心落点。
学书,是写好单个字容易,连缀单字成行成幅难。
汉字的形体的演变大体上划分为六个阶段。这六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的名称分别是:商代的甲骨文,周代的金文(钟鼎文),春秋战国时代的金石竹帛文(或统称战国文字),秦代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至今的楷书。
战国文字品式多样,风格不一,其中艺术性最高,对后世影响也最大的是石鼓文。秦始皇统一六国文字时,是以石鼓文这一派的正统文字作基础的。
网友评论